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政策工具ppt课件

货币政策工具ppt课件


我国常用政策工具
定义 作用机制
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
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 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融缴存中央银行, 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局限性
缺乏弹性;存在固定化倾向;容易“一刀切”
.
我国常用政策工具
定义
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
金融机构1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调整时间
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2004.10.29 2006.04.28 2007.03.18 2007.05.19 2007.07.21 2007.08.22 2007.09.15 2007.12.21 2008.09.16 2008.10.09 2008.10.30 2008.11.27 2008.12.23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增大,央行加大利率 杠杆的调控作用,先后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8年9月以后,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经济增长面临困难明显增加等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为落实湿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先后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 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4.14%下调至2.25%,累计下调1.89个百分 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47%下调至5.31%,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
• 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良好势头,2006年4 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基准率上调0.27个 百分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8月19日再次上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
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 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 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 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 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
创新型政策工具背景
(二) 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渠道趋于枯竭
货货币币政政策策之工工具具篇概述
.
货币政策工具概念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 段。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 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 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 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 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一般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
工具分类
补充工具 “创新性工具”

.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一般性工具
• 公开市场业 务
• 存款准备金 制度
• 再贴现政策
选择性工具
• 消费者信用 控制
• 证券市场控 制
• 不动产市场 信用控制
• 优惠利率
• 特种利率
.
补充工具 • 直接信用控
制 • 流动性比率 • 利率限制 • 特种贷款
1.98
5.31
2.25
5.85
2.79
6.39
3.06
6.57
3.33
6.84
3.60
7.02
3.87
7.29
4.14
7.47
4.14
7.20
3.87
6.93
3.60
6.66
2.52
5.58
2.25
5.31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
最新快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
.
货币政策工具新常态
常备借贷便利(SLF) 中期借贷便利(MLF)
“新常态”
短期流动性调节(SLO) 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抵押补充贷款(PSL)
.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
创新政策工具背景
(一) 国内经济持续低迷
2014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2.1%;10月工业增加 值累计同比增长8%,各项经济数据已 经连续两年在低位徘徊,且并未见好转 趋势。此外,PPI增速已连续33个月为 负,且有继续恶化趋势,显然,我国经 济正处于复苏艰难,通缩风险加大时期, 这给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和必要性。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
•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 0.27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 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05年3月27日央行宣布金融机构的超额 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存款准备进率保持不变。
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 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作用机制
局限性
易使央行陷入被动:不能改变利率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缺乏弹性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
2003年以来,国内需求上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企 业利润、对外贸易和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投资需求膨胀快, 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过快,整个金融体 系流动性出现过剩,为防止金融机构的贷款增加过快,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运用利率 政策进行调整,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常用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政策
利率政策
.
我国常用政策工具
定义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
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供应量的活动。
作用机制
局限性
中央银行只能在储备变化的方向上而不能在数量上准确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并且,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储备需要时间,它不能立即生效,而要通过 银行体系共同的一系列买卖活动才能实现。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是证券市场必须高度发达,并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等特征。同时,中 央银行必须拥有相当的库存.证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