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 19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本部分有25小题。

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B.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2H ,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C. 大力开发和应用太阳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 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2MgCl 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2. 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Robert Ettinger )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The Prospect Of Immortality )一书。

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

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

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A. 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B. 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C. 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D.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3. 按照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①苏打水 ②鲜橙汁 ③食醋 ④肥皂液,其中呈酸性的是A. ②③B. ①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 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2CO 、O H 2、2N 等能够实现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如下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 化学能B. 热能C. 生物能D. 电能5.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 电解稀42SO H 制2H 、2O 时铜做阳极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22Fe e Fe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H e O H O 44222C. 破损后的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耐腐蚀D. 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铁,钢铁作原电池的负极7.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8. 水的电离过程为,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14100.1)25(-⨯=℃K W ,14101.2)35(-⨯=℃K W 。

则下列关于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H c 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B. 在35℃时,)()(-+>OH c H cC. 2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35℃时水的电离程度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9.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促进了水的电离的是A. 4NaHSOB. HClOC. NaClD. 4CuSO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B.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 将3NaHCO 溶液蒸干后并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发生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仍为3NaHCO11. 已知在722O Cr K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为橙色的是A. 氨水B. 硫酸C. 亚硫酸钠D. 水12.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3NH 生成的速率和3NH 分解的速率相等B. 2N 、2H 、3NH 的浓度相等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 ,同时生成23H mol nD. 2N 、2H 、3NH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13.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一定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增大C.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14. 下列有关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醋酸钠溶液中,)()(-+<OH c H cB. 实验室保存2FeCl 溶液时常加入Fe 粉C. 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D. 用4TiCl 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2TiO15. 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其中X 、Y 为两种不同的金属。

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活动性顺序:X>YB.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Y X →→外电路C. 随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 减小D. 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6. 下图表示的是某物质所发生的A. 置换反应B. 水解反应C. 中和反应D. 电离过程17. 某同学按照教材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 的盐酸与50mL 0.55mol/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 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 ,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18. 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其原理表示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测得0.1mol/L 氨水的pH 为11:B. 将2CO 通入水中,所得水溶液呈酸性:C. 用2H 、2O 进行氢氧燃料电池实验,产生电流:O H O H 22222点燃+D.恒温恒容时,的平衡体系中,通人)(2g I ,平衡正向移动:通入)(2g I 后,体系中)()()(222I c H c HI c ⋅的值小于平衡常数K 19. 25℃时,关于浓度相同的32CO Na 和3NaHCO 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粒子种类不相同B. )(-OH c 前者大于后者C. 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D. 分别加入NaOH 固体,)(23-CO c 均增大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各物质的电导率数据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3CaCO 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 与①、②对比,可说明③中3CaCO 发生了电离C. ⑤、⑥等体积混合后过滤,推测滤液的电导率一定大于13D. 将①中固体加入④中,发生反应:)()()()(234243aq CO s CaSO aq SO s CaCO --+===+21.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C.D.22.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23. 对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反应的0>∆H B. 图②可表示压强(p )对反应的影响C. 图③可表示向醋酸溶液通入氨气时,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D. 根据图④,除去4CuSO 溶液中的+3Fe ,可加入CuO 调节pH 至3-524.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1Pt 电极的反应式为--+↑=+OH H e O H 22222C. 盐酸除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Cl 参与电极反应D. 理论上每得到0.1mol 乙二酸,将有+H mol 2.0从右室迁移到左室25. 已知2NO 和42O N 可以相互转化: 0<∆H 。

现将一定量2NO 和42O N 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 的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进行至25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42O NB. a 、b 、c 、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 和dC. 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 和Y ,其中曲线X 表示2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 若要达到与d 相同的状态,在25min 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本部分包括26—30题,共5题。

共50分。

26. (8分)阅读以下信息:①向盛有10mL 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2SOCl 液体,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中含有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2SO ;②蒸干3AlCl 溶液不能得到无水3AlCl ,使2SOCl 与O H AlCl 236 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3AlCl请回答:(1)将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3AlCl 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_________。

(3)试解释②中可得到无水3AlCl 的原因:_________。

27. (6分)关于化学反应的理论是一个经过简化的概念模型,合理简化的概念模型是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提出: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1)图I 是HI 分解反应中HI 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__(填“a ”“b ”或“c ”)。

(2)过渡态理论是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根据图Ⅱ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请在图Ⅱ中画出..该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仅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28. (12分)合成氨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已知:,请回答:(1)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采用较高压强(MPa MPa 50~20)c. 采用较高温度(500℃左右)d. 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2)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1molN 和23molH 并发生反应。

①若容器容积恒定,达到平衡时,2N 的转化率%251=a ,此时,反应放热_________kJ ,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开始时气体压强之比是________。

②若容器压强恒定,则达到平衡时,容器中2N 的转化率2α__________1α(填“>”“<”或“=”)。

(3)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希腊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 陶瓷(能传递+H )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图)。

钯电极A 为_________极(填“阴”或“阳”),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