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病历记录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
第2页首次病程记录
2013-5-319:30
姓名:张存享性别:男年龄:55岁入院日期:2013-5-31
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5天。
患者诉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
呕吐
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非喷射状。
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无发热、
咳嗽,给予处理,疗效不佳﹙药物不详﹚,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泌尿系结
石”收入院治疗。
入院证见:夜寐欠佳,稍感倦怠,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一般,
大小便正常,体重体力无明显变化。
既往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心脏病病史,否认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
有泌尿系结石病史多年。
体格检查
T 36.5℃、P 64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
一般,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表情稍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叶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
病历记录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及明显包块,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肠鸣音4次/分,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无侧弯,四肢活动可,前后二阴未查,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
专科检查: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辅助检查:B超:右输尿管末端结石﹙广水中医院,2013-5-31﹚。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四诊合参,结合病史,患者因“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5天”为主证入院,中医病属“石淋”范畴,多因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沙石而成。
证属“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张存享,男,55岁,已婚;
2、因“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5天”入院;
3、既往诉体健;
4、专科检查: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5、辅助检查:B超:右输尿管末端结石﹙广水中医院,2013-5-31﹚。
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与“肠痈”相鉴别。
多因嗜食膏粱厚味或生冷,寒湿失调而成,可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后者多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胃肠
第3页
病历记录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道反应等表现,可鉴别。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
诊疗计划:
1、按外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禁辛辣及豆类食物
2、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电图等;
3、予耳穴压豆取穴(肾脏、输尿管、三焦等穴)以减轻痛苦;
4、拟行碎石治疗;
5、中医清热利湿,予排石汤加减,处方如下:
金钱草30 g 鸡内金30 g 海金沙30 g 石伟15g
牛膝15 g 滑石15g 白芍15 g 益母草10 g
瞿麦10 g 生甘草6 g 栀子6 g
用法:日一剂加水1200ml水煎取汁750ml一日分三次口服,
方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石伟、牛膝、滑石均为通淋排石,瞿麦利尿,益母草活血化瘀。
6、请示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诊疗。
主治医师:孙华
第4页
病历记录
姓名:张存享 住院号:39126
第5页
2013-1-28 8:00 夏遵华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因“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3小时”入院。
既往诉有泌尿
系结石病史多年。
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辅助
检查:CT :右肾结石、右输尿管结石﹙广水中医院2013-1-28﹚。
夏遵华副主任医师查看病人后指出: 一、诊断: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第3页
广 水 市 中 医 医 院
病历记录
姓名:张
运
潮
住院号:35907
西医诊断:1、右侧输尿管结石;2、右肾结石。
二、诊断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四诊合参,结合病史,患者因“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2天”为主证入院,中医病属“石淋”范畴,多因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尿
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沙石而成。
证属“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依据:
病历记录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
1、患者,张运潮,男,55岁,已婚;
2、因“右侧腰腹部间断胀痛不适3小时”入院;
3、既往诉有泌尿系结石病史多年;
4、专科检查: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5、辅助检查:CT:右肾结石、右输尿管结石﹙广水中医院2013-1-28﹚。
三、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与“肠痈”相鉴别。
多因嗜食膏粱厚味或生冷,寒湿失调而成,可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后者多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胃肠道
反应等表现,可鉴别。
四、诊疗计划:
1、按外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禁豆类食物;
2、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3、继予抗炎等对症治疗;
第4页
广水市中医医院
病历记录
第6页
病历记录
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姓名:张运潮住院号:35907
4、予耳穴压豆取穴(肾脏、输尿管、三焦等穴)以减轻痛苦
5、中医内治清热利湿,予排石汤加减,处方如下:
金钱草30 g 鸡内金30 g 海金沙30 g 石伟15g
牛膝15 g 滑石15g 泽兰10 g 益母草10 g
瞿麦10 g 生甘草6 g 栀子6 g 大黄(后下)3g
用法:日一剂加水1200ml水煎取汁750ml一日分三次温服,
方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石伟、牛膝、滑石均为通淋排石,瞿麦利尿,
益母草活血化瘀,加用大黄清热行泻。
五、预后:较好
记录者:孙华
第7页
病历记录姓名:张存享住院号:39126
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