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某机电工程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探讨

对某机电工程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探讨

对某机电工程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标准格式;管线平衡技术;分析协调;施工质量
前言
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机电专业系统繁多,各专业图纸相互独立,整个工程管线错综复杂,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也为数众多,且各之为政。

因此,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线之间的冲突,返工现象时常发生,既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延误了工期。

那么,怎样做好各系统管线安装的平衡工作呢?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避免专业施工阶段管线交叉、衔接不当,减少因拆改带来的损失,最大可能将返工率降低至零点,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的技术。

现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进行论述。

某国际大酒店,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房,地上21层,为综合场所及客房。

机电安装工程有电气、给排水、消防、中央空调及通风、防排烟、弱电(电视、通讯、监控、广播、自动报警、计算机网络)等十几个系统。

工程的质量要求高、系统复杂、工期紧,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应用管线布置综合
平衡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1·1管线布置
1·1·1绘图格式
绘图格式是最能直接体现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在制订标准时要尽量结合原设计图纸绘图格式,避免在综合图上有过多的调整格式的工作;出图时严格参照标准格式,保证图面的整体效果。

1)图幅、打印比例、标题栏
图幅和打印比例选择既要便于阅图,又要便于配备的打印设备出图,绘图按照1∶1绘制,通过打印比例缩放。

本工程图幅与打印比例选择如表1所示。

表1图幅与打印比例
标题栏的设置除了标识图纸一些必备的信息外,还要体现会签的作用,体现图纸版本及状态。

版本按“部位+序号/出图时间”设置,状态按有效性分“正常”和“作废”,为手填或盖章。

2)图层、线型、颜色、标注、文本格式
在平面图中为避免交叉修改误操作,便于各专业的单独修改与出图,每个专业只出现2个图层并用中文命名。

如“喷淋管线”、“喷淋说明”,管线层中包含管线、设备及附件等,说明层是指所有的标注、文字说明。

剖面图管线不分层。

参照原设计图纸统一规定各
系统管线线型、颜色、标注及文本格式,以期图面的清晰、协调且重点突出。

具体选择在此不赘述。

1·1·2管线布置基本构架
认真细致阅读各专业图纸,包括所有各机电专业、结构专业、建筑装饰专业的施工图,按照各专业图纸的要求,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综合布置,规划出各区域管线的平面定位、标高、交叉避让的基本框架。

对某些管线因空间不够而需要改变走向的,应在原施工图中注明,即做到施工图与综合图互相对应,便于施工和检查。

1)平面定位管线平面定位要考虑管线外形尺寸、保温厚度、支架尺寸、管线规范要求间距、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空间等诸多因素。

本工程管线平面定位基本构架如表2所示。

表2管线平面构架
平面定位时,先要确定好部件的位置,再布置管线。

例如,走廊天花上的筒灯、喷淋头、消防喇叭、风口等,不允许错位,否则整个天花就很不美观,然而,这些部件又有一定的高度,故要先确定好它们的位置,管线要避开这些部位,否则标高无法达到要求。

另外,象阀门这些需要操作和检修的部件,要留足检修空间。

2)标高布置基本原则:先布置不允许翻弯的管道(如排水管)及大管,后布置小管。

对于标高紧张的区域尽量只布置占空间最大的管线层,其它管线通过水平调整来避让或翻弯。

本工程管线标高
基本构架如表3所示。

表3管线标高构架
注:‘面’指上表面标高位置,其余均指管道中心标高位置。

确定标高时,对于存在排水管的区域,因排水管不允许翻弯,且有坡度要求,所以要先根据设计坡度,计算出最高点及最低点的高差,将管道紧贴梁底,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其他管道。

3)交叉翻弯通过综合布置,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

管线交叉翻弯一般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冷水管让热水管”等原则,也就是符合技术要求和经济性。

技术要求主要是考虑规范要求、施工便利等;经济分析是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道让翻弯造价高的管道”。

管道跨翻时,应注意:被跨翻的管线应留有操作及检修空间,如桥架及线槽的上盖应能揭起;同一部位各种管线的起翻点与翻回点应对齐、角度应一致、立面应垂直,保持美观;管线尽量不要下翻,翻弯角度禁止采用90度。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

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原图管线情况,结合功能要求、现场状况、施工工序、技术规范等来进行,同时,也要做好经济分析,细化平衡。

如地下车库无吊顶,喷淋主管贴梁上层安装便于上设喷头,而在走廊有吊顶,让其底层布置便于下设喷头,这样既便于施
工,又比较经济。

1·2难点的处理
满足净空要求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难点,管线排布时必须通过不断调整才能满足标高要求。

在本工程中,走廊梁下与控制标高之间仅存在400mm空间,管线综合排布时首先就要让占空间最多的风管单层能满足净空要求,即风管高度不得超过300mm,下部不得再布置其它管线,某些部位还需通过压缩风管高度才能满足标高要求。

图1为难点处理流程。

图1不能满足标高时处理流程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建立在科学的态度之上的,在应用中要有2个共识:
1)通过科学计算和必要的沟通,设计图纸上的某些技术参数、管线规格是可以调整的(前提是得到设计许可)。

如本工程就有减少风管高度、缩少排水管规格的做法。

2)达不到标高要求时可以要求建筑功能变化,甚至降低标高要求,不可一味为了满足标高要求而违背工程的客观规律。

在本工程中同样有调整卫生间位置、降低电梯前室标高的做法。

1·3总承包管理
综合平衡技术一定要有总承包管理思路,不实行统一管理,就没有综合平衡可言。

总承包单位要将业主独立发包的分部工程纳入
其综合平衡的范畴,做到统一管理、协调施工、成果共享。

1·4技术文件的修改与发布
基于原专业图纸设计变更的需要、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等原因,综合布置必须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也必须将调整信息及时进行发布,防止信息滞后或混乱造成对施工现场的错误引导。

2技术的实施
为保证技术成果的准确实施,必须要有相配套的保证措施。

在施工现场应进行综合布置图纸施工情况检查,每种管线基本上都必须按综合布置图安装在各自的位置范围内,检查时发现偏离要及时纠正;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必要时召开分析协调会,共同解决;建立奖罚制度;等等。

3应用效果
本工程利用cad及3d软件设计:综合平面布置图、区域平面图、剖面图、节点处理图、设备机房综合大样图(3d效果图)等内容。

最大限度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实施效果如下:
1)在管线综合平衡中考虑了各个子系统的施工空间和质量,统一部署,使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2)本工程工期紧,管线大面积展开施工后,最大限度减少了窝工、返工现象,保证了工程的工期。

3)走廊要求净空2.3m,而梁底标高仅为2.7m,应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将大量管线都布置在0.4m的空间内,很好地满足了净空
的要求。

4结束语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与施工产品之间的衔接,统筹布置各类管线,使其不但满足设计与规范的技术要求,而且更好地符合使用功能、经济效益和审美标准。

通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不仅可以控制专业施工工序,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