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简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避免施工阶段各专业管线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 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
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
综合平衡技术一定要有总承包管理思路,对业主指定分包系统管线和预留扩容管线要做好统筹布置。
分包单位进场后要将其设计人员纳入部门统一管理,机电部门相关技术人员要了解和指导机电分包单位进行管线综合平衡布置。
做到统一管理、共同设计、协调施工、成果共享。
在施工总承包的模式下一般深化设计仅指管线综合平衡布置,在工程总承包的承包模式下,深化设计的范围更为广泛。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特点:1、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减少返工损失,减少事故隐患。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在施工管理方面体现在:工序管理:先通风工程、其次消防工程、再次是强弱电工程管理:各专业分包召开施工协调会,集思广义,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制定奖罚制度,做好管线的设计变更等信息发布,变更文件注意时效保工期,合理安排劳力,最大限度减少窝工返工。
综合管线布置意义:解决设计中不合理问题避免无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否则会造成很多的返工,延缓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影响美观,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步骤: 1、 成立深化设计小组:组长,各专业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2、 编制图纸深化设计计划:明确深化设计深度和广度,要求的完成时间, 设计设计步骤3、 收集深化设计资料:机电、建筑、结构、精装修图纸及变更资料,最好 是能收集到电子版,这样能减轻后续 CAD 绘图的工作量。
综合机电专业管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给排水系统:给水管道、污废水管道、雨水管道、排水管道、热水及动力管道、中水管道等通风空调系统: 各类风管、空调冷冻水管、 冷却水管道、冷凝水管道等;弱电系统:消防广播、电话、楼宇自动化、电视、网络等管线桥架。
其中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很重要:包括:各种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各 种设计规范、制图标准、内部编写的实施方案、标准化文件、工作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专题会议记录、图纸过程设计资料、现场施工反馈情况、 图纸变更记录、综合布置资料等工程信息。
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有的资料在应用过程中持续改进和调整, 这需要在信息管理中不断更新,保证及时通报修改信息,确保综合布置 图的有效性,避免信息滞后出现无效工作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4、熟悉图纸:各专业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和要达到的使用功能,以及 (2) 消防水系统:各类消防水管道、气体灭火管道等;(3) (4) 供配电系统:动力管线、照明管线、母线、桥架等;(5)对相关专业(建筑、结构、机电图纸) 、标准图及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多与 设计沟通, 了解图纸中不能完全体现的设计意图; 审图发现设计中不合理的 地方;熟悉各个系统管线的走向,管径大小,图纸设计标高、现场的建筑和 结构情况、装修图纸要求等内容。
首先应该了解结构专业各平面的梁位、 梁高、板厚等问题;其次是了解建筑天花的控制高度及天花的结构形式。
找出深化设计的范围和重点:管线交叉影响和密集部位作为重点、装饰 平面和立面)上的末端设备综合排布满足精装修要求;要根据结构的梁位、梁高和建筑层高及安装后的高度要求,在管线密集交叉较多或管线安装高度有困难的地方画安装剖面图, 同时调整各管道的 位置和安装高度,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调整一些管道的截面尺寸 (如风管 截面)。
为了尽可能减少交叉点,有时须调整管道的水平位置,管道上下排 列时,要考虑哪些管道应在上,哪些在下;交叉管时,要考虑哪些管道能上 绕,哪些能下绕。
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出多套排布方案,进行集体讨论比较, 确定最优方案;确定后再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布置总原则:尽量错开、并排、向上、紧凑安装,且必须有足够的安装 检修高度(空间 )。
布置一般原则: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管、冷水让热水、气管让水管、电缆桥架与水管的综合排布考虑电缆防水保护措施、 附件少的管道让附 件多的管道、 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管道和桥架规格。
各种管线在 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 ,一般是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 ,热水管在上冷水管 在下,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风管尽可能贴梁底安装,风管在上水管 在下。
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 ,相互平行不交叉 ,使安装维修方便 ,降低工程造价。
7、根据剖面图再进行各专业的平面布置调整:管线位置及标高,以便现场施工;8 提交业主审核确认后施工。
将图纸交业主和设计院审核。
审核后的深化图一方面可以作为施工的依据,一方面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完成后,该图纸将作为结算和设计变更的一个依据。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设计注意要点:5、6、管线综合布置剖面图:绘图格式是最能体现施工标准化的一项内容。
在绘制综合管线布局图时,要尽量结合原设计图纸绘图格式,避免在综合平面图上有过多的调整格式的工作;以避免过多的格式影响施工人员阅读。
出图时严格参照标准格式保证图面的整体效果。
(1)图幅、打印比例、标题栏要求图幅和打印比例既要便于阅读,又要便于配备的打印设备打印图纸。
绘图比例按照1: 1绘制,通过打印比例缩放。
表1图幅与打印比例标题栏的设置要标识具有必备的信息,还要体现四方会签的作用,体现图纸版本图纸及状态。
(2)图层、线型、颜色、标注、文本格式在绘制综合平面布置图时,为避免交叉修改和误操作,确保有效反映各专业的单独修改, 每个专业只出现1个图层, 并用中文命名区分。
如“电缆桥架层” ,等。
首先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将所有设备专业的每张图纸的管道逐一进行详细分析,每个专业最好采用一个图层,包括管线、阀门、设备及附件,用来标注该种管的管径、编号、文字说明等,为了便于区分,每种类型的管线图层和说明图层可采用一种颜色,比如风管、给水管、喷淋管、排水管、动力桥架可采用各自不同的颜色。
另外,由于喷淋管较多,为了图面的清晰一般在较小的支管处断开,标上断开符号,施工时可参照喷淋平面。
剖面图管线不分层。
参照原设计图纸统一规定各系统管线线型、颜色、标注及文本格式,以便图面的清晰、协调且重点突出。
3)管线布置基本架构绘图人员要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包括机电各个专业图纸和建筑结构图纸) ,按照技术要求和业主对各个功能区的标高要求,先规划出各区管线布置的平面定位、标高尺寸和交叉避让基本框架。
管线平面定位要考虑管线外形尺寸、保温层厚度、风管法兰、支吊架尺寸、相邻管线施工规范要求间距、施工人员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通道等诸多因素。
B 标高布置基本原则:优先布置大管线和尽量不用翻绕的管道,其它管线通过在平面上水平位移避让或者翻弯避让。
对于标高紧张的区域尽量只考虑最大的管线。
C 交叉翻弯通过综合布置,管线在平面水平方向上已经避开,并减少交叉的次数。
管线确实需要交叉翻弯的地方,要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冷水管道让热水管道”的原则来进行。
既要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又要符合经济规律。
技术要求主要是考虑规范要求、施工便利等;经济分析是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道让翻弯造价高的管道” ,然后再确定如何翻弯、在何处翻弯等问题。
以管线综合布局图为架构进行平衡,尽可能减少管线交叉,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
调整时要结合功能要求、现场状况、施工工序进行,做好经济、质量、功效对比分析。
如地下车库无吊顶,让喷淋主管敷设在上层,便于上装喷头安装。
在有吊顶的走廊,则把喷淋主管布置在下层,便于下装喷头安装。
般车库风管少而大,给排水管线小而多,可以通过分层和平面水平避让来减少深化设计工作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综合管线布置注意问题:(1) 空调风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热水管等需保温,深化设计时应考虑保温层厚度,预留合适的保温空间;(2) 喷淋横干管上要接出支管以布置喷头,管线布置时应留有接出支管的空间;(3)走廊送回风口、灯具、感烟探测器、喇叭,叭、喷头等布置应统一协调,避免相碰。
一般风口、灯具等要求居中,呈直线布置,以保证装修效果。
喷头与空调送风口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喷头的响应时间。
(4)强弱电桥架之间宜有一定间距,以免互相干扰。
有条件时,可分别布置在走廊两侧。
(5)各专业支、吊架尽量采用综合支、吊架,节省材料,布置美观,必要时把支、吊架占用的空间也要反应在深化图纸中。
(6)各专业之间的详细接口方案要充分考虑,尤其是设备与弱电之间的通讯协议等问题。
(这一点对综合图影响不大,重点考虑设备采购时应提出相关的通讯协议要求)(7)详细绘制安装大样图,表现机房内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8)车库车位要求净空2200mm。
综合管线引发的商务问题:在进行设计前,施工单位一定要将相关商务事宜与业主协调好,以免日后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般由业主出面组织协调或是指定一个相对主要的机电安装施工单位来协调二次深化事宜,方能保证二次深化设计的顺利完成。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与施工产品之间的衔接,统筹布置各类管线,使其不但满足设计与规范的技术要求,而且要更好地符合使用功能、经济效益和审美标准。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设计资料操作性不强、管理中执行力不够的问题。
为保证技术成果在施工中准确的执行,必须要有相配套的保证措施。
案例:满足净空要求是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难点。
车库区梁下与控制标高间仅存在400~500mm 空间,卖场区有500~600mm 空间。
管线综合排布时首先就 是要让占空间最多的风管单层能满足净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