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十堰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十堰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十堰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期望发现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个地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6日19时32分发射一颗探测卫星,名为“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英
文缩写为“苔丝”(TESS)。

“苔丝”高1.5 m,太阳能帆板收起时直径约为1.3m,重363 kg,比大
多数太空探测卫星小巧。

据此完成1~2题。

1.“苔丝”寻找的这颗太阳系外行星
A.所在恒星系一定有八大行星B.白转方向一定与地球相同
C.与恒星的距离比较适中D.公转周期为1个恒星日
2.“苔丝”在太空飞行中,对其太阳能帆板造成损坏的可能是
A.太阳辐射B.无线电波C.地球磁场D.耀斑活动
下图为黄赤交角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4.若图中黄赤交角增大1°,则
A.热带的纬度范围增加l°B.南温带的纬度范围增加2°
C.北寒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D.北温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5~6题。

5.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年均温高B.地势高C.降水丰富D.距海远
6.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多云雾B.多晴天C.多平原D.多高原
2019年以来,位于俄罗斯的火山喷发进入了一个高度频繁的状态。

根据纪录数据,在3个
月左右的时间内,俄罗斯总计发生了32起火山喷发,火山灰随着大风蔓延数千米。

据此完成
7~9题。

7.-般来说,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B.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
8.在地球圈层结构中
A.洋壳比陆壳厚B.岩石圈包括地幔
C.地幔介于地壳和莫霍界面之间D.地核密度大
9.下列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物质形态呈液态的是
A.岩石圈B.下地幔C.外核D.内核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吸收的程度
不同。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下垫面中,对①辐射吸收率最低的是
A.冰川积雪B.沙漠戈壁C.湖泊河流D.森林草地
11.图中序号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北极熊撑伞遮阳漫画示意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严重B.水资源的短缺C.全球气候变暖D.洪涝灾害频繁13.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跨区域调配水源
C.食物来源极其缺乏D.植被覆盖率提高
14.该环境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B.地表水分蒸发减少
C.极地地区冰川面积扩大D.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列四幅图分别
是不同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

据此完成15~17题。

15.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16.下列有关“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地表径流B.调节水汽输送C.增加地下径流D.减少植物蒸腾17.“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A.减轻大气污染B.缓解城市内涝C.增加城市饮用水D.减少污水排放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

据此完成18~19题。

18.与甲洋流附近海域等温线相符的是
19.乙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及其成因是
A.纽芬兰渔场一寒暖流交汇形成B.北海道渔场一寒暖流交汇形成
C.北海渔场一补偿流上升形成D.秘鲁渔场一补偿流上升形成
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20~22题。

20.该地貌类型是
A.海岸地貌B.喀斯特地貌C.河流地貌D.风沙地貌
21.该地貌的地表形态有
①沙丘②峰林③洼地④冲积平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2.下列地形区中,该地貌主要分布在
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 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下表为某年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下图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位置示意图。

(l)表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南半球的是▲,四地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四地白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5分)
(2)12月5日,地球大致位于图中▲(填数字)处,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填“变
快”或“变慢”)。

图中A代表的节气是▲日,C代表的节气是▲日。

(4分) (3)当我国北方地区室内日照面积最小时,地球公转位置位于图中▲(填字母)处,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5分)
24.读甲、乙两个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l)甲图中热力环流呈▲(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该热力环流作用最显著
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时。

(4分)
(2)乙图热力环流主要出现在▲(填“白天”或“夜晚”),盛行风为▲(填“山
风”或“谷风”)。

(4分)
(3)甲图近地面的风为▲(填“陆风”或“海风”),并分析其原因。

(6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雨水收集系统是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一弃流截污一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一过滤消毒一净化回用。

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灌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用
途。

下图示意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过程。

(l)分析雨水收集系统给当地水循环带来的影响。

(6分)
(2)简述雨水收集和利用对城市水环境的积极意义。

(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图甲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显巨为20 m。

图乙是我国某河中游平原地区牛轭湖形成过程图。

(l)图甲中,Y地区发育形成的河流地貌是▲,并说明成因。

(6分)
(2)说出图乙中①②两地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4分)
(3)图乙a、b、c、d中,正确表示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并分析图乙牛轭湖的
形成过程。

(6分)
十堰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B
6.A
7.B
8.D
9.C l0.A 11.B 12.C 13.A 14.D 15.D
16.C
17.B 18.D 19.B 20.B 21.C 22.A
23.(1)丁(1分)甲一乙一丙一丁(2分)甲<乙<丁<丙(2分)
(2)④变快秋分春分(4分)
(3)D(1分)北回归线(或23°26' N)(1分)昼长夜短,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2分)极昼(1分)
24.(1)顺14(或午后2)(4分)
(2)夜晚山风(4分)
(3)海风(2分)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温较低,空气受冷下沉,形成高压,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分)
25.(1)减少街道地表径流;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增强地表下渗能力;地下径流变大等。

(答出三点,6分)
(2)可以调蓄城市积水,减轻内涝压力;有利于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可以有效降低城市雨污合流;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压力;可以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等。

(答出三点,6分)
26.(1)冲积扇(2分)河流白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变慢,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处不断堆积而形成扇状堆积体,因此称之为冲积扇。

(4分)
(2)流水沉积流水侵蚀(4分)
(3)dbca(2分)形成过程:平原地区河流摆动,形成河曲(河湾或河流弯曲)发育,随着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愈来愈弯;最后河曲自然(或人工)截弯取直,河水从取直处径直流去,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