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下古诗复习教案[1]

六下古诗复习教案[1]

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复习课设计漫步古诗园小学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我充分利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教材,并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技能和方法水平。

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

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消除学生对复习课的抵触心理,改变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设计过程中还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读诗句、晓诗意、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目标1.利用图片回忆、联系相关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致用。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掌握如何阅读诗歌,感悟诗情。

复习准备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六年级上下册所学过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二、欣赏图画,感受诗篇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老师准备了4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1、出示图,(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1)、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这首词描绘了秀丽的山乡春景,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学生朗诵。

预设:《春雨》《春晓》、《绝句》《江南春》、《春日偶成》、《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大林寺桃花》、《晚春》、《江畔独步寻花》、《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一年四季,季季如画,你还知道有关其他季节的诗词吗?学生朗诵。

预设:夏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小池》、《如梦令》、《所见》。

秋季:《山行》、《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望洞庭》、《山居秋暝》、《暮江吟》冬季:《江雪》、《元日》、《梅花》(4)、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大自然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回味无穷,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舞墨,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忆江南》、《鹿柴》、《望岳》)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幅图,居然由一幅画联想到了这么多有关联的诗词,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老师真佩服!其它三幅图啊,老师想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按照我们刚才联想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复习,并把你们联想到的古诗题目写下来,同时交流一下古诗内容。

如果有时间也可以一起复习几幅图哦!2、学生按小组复习,老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3、全班交流。

(1)、出示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景图)看到景,你想起了——A、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B、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们有的幽怨有的豪放有的深情,你还知道有哪些?预设:《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出示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书中插图)看到此图,你仿佛想起了——A、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B、看到祖国统一竟喜极而涕,这是多么浓郁的爱国热情啊!真不愧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啊!像杜甫这样爱国的诗人数不胜数,他们也写下许多杰出的爱国诗篇,你还知道哪些?预设:《过零丁洋》、《春望》、《秋夜将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十月二十四日风雨大作》《示儿》过渡:陆游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负责的父亲,还记得他教育小儿子读书的诗篇吗?关于读书的诗篇还有很多,如——《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你从这些读书名诗中懂得了什么?(3)、出示图,《石灰吟》插图,看到此图,你想起了——A、从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B、这一类的诗篇诗人都借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称它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那你知道类似的诗篇吗?预设:《青松》《墨梅》《马诗》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赏画面,回忆古诗,并展开想象,归类整理出了学过的描写四季美景、友情送别、托物言志、热爱祖国、读书学习等相关诗句。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阅读诗歌。

三、阅读诗歌,感悟诗情1.阅读诗歌,感悟诗情,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了解作者,读懂题意;借助注释,读通诗句;充分想象,领悟诗情;)举例:(出示: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xiáng),服输。

②“骚人”,即诗人;阁,同“搁”,放下。

③“平章”,评论。

(1)了解作者,读懂题意初读一首诗,我们首先要看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人的基本情况如何,写诗的时代背景又是什么,然后再读懂诗题。

出示:【作家卡片】卢梅坡:属于花鸟诗人,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其诗中从不感慨国家大事与黎民疾苦,以揭示事理为主。

读读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2)借助注释,读通诗句阅读古诗,一定要借助注释,因为古诗词中的许多字音、词义在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按现在的读音、意思去理解必然会出错,因此,阅读时要做个有心人,借助注释,读通诗句。

指名读古诗《雪梅》: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充分想象,领悟诗情。

我们基本读通诗句之后,还应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诗中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可触可感的图画。

出示:《雪梅》(配图)在你的头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谁来描述一下?师: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引背)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巧妙地突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作者用梅和雪争春的现象,来告诫人们: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

其实这首诗也是属于托物言志一类的诗。

齐读古诗,自由背背。

5、小结:刚才我们从了解作者,读懂题意;借助注释,读通诗句;充分想象,领悟诗情这3方面来阅读古诗,准确地感受古诗《雪梅》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的意境。

下面我们来实战演练一下:我们还以托物言志的诗为例(出示):《墨梅》、《石灰吟》《竹石》、练习比较诗的异同:(1)从作者来看,《墨梅》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竹石》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三首诗都是采用了_______的手法。

(2)从内容上看,《墨梅》、《竹石》、《石灰吟》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事物,分别写了它们的____ 、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表达的志向来看:《墨梅》表达了_________;《竹石》表现了__________;《石灰吟》表现了____________。

(4)从修辞手法来看:不同的是_______和______运用了__拟人___修辞手法,_______和______运用了___双关____的手法。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总结: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内容,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

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园的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获。

六、布置作业1.继续漫步古诗园,丰富古诗积累,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归类。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

”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作业纸)(1)情景一:小学毕业在即,同窗好友就要分离,在写给你好友的同学录上,你会写下哪些诗句呢?在这里我们自然还会想到一些送别诗:(出示:送别诗填空)海内存知己;劝君更尽一杯酒;孤帆远影碧空尽;桃花潭水深千尺;莫愁前路无知己。

还可以写下激励性的诗句(课件出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情境二:搜狐网站2003年3月21日消息:在美对伊战中,美国为在伊解除作战士兵的思乡之苦,在军营中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施,士兵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千里之外的亲人互通讯息。

一位美军家属在受到采访时说,没有什么能比收到来自前线作战亲人平安的消息更珍贵的了。

由这则消息你可以联想到了哪句诗句?情境三: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小王无法回国和家人团聚,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在他的贺卡上写一句诗,来表达他对家人的美好祝愿:情境四:暑假期间,李明到南岳旅游,当他爬上衡山祝融峰顶时,面对眼前美景,一句诗从他的口中脱口而出,你猜会是哪一句?(2)在日常说话、习作中,你们巧妙地运用过哪些诗句?(指名交流)这是同学们在《老师我想对您说》小作中的一些作文片断,例一:深秋,火红的枫叶,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红毯子。

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例二:、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例三: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

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你不就像我们的老师吗?我们在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作业纸)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日渐斜”指的是2、“似陶家”的陶家,指的是哪一位爱菊的诗人的家?他《饮酒》中的爱菊名句是什么?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表明了什么?3.默写陈毅的《秋菊》,风霜重重恶;,?诗中的秋菊具有的品格(填四字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