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地质作用与地貌专题

地形地质作用与地貌专题

专题地质作用与地貌【知识结构】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精讲】知识点一:岩石类型及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岩石及其成因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

按照岩石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而成,在地表以下凝结(花岗岩)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又叫火成岩(玄武岩);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由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化岩,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例1:(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 .变质岩知识点二:地质作用与地貌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解释地壳运动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1)地壳运动的分类 性质方向 概念 结果 关系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2)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运动结果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⑤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例2:读板块分布图,分析下列问题。

(1)①是板块,②是板块,③是板块。

④是板块的(生长、消亡)边界,是由板块的运动形成的。

(2)M地海水深度超过6000米,原因是。

(3)05年10月8日N地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专家称此次地震并非偶然,试分析原因。

●板块边界与地形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示意图明显地形海岭、大裂谷高大山脉、高原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实例东非大裂谷、红海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例3: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3.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地质构造判断依据构造地貌实例形态岩层顺序地形成因褶皱背斜上拱中间老、两翼新山岩层上拱而成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向斜下弯中问新、两翼老谷岩层下弯而成谷山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下沉裂谷、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例4.若右图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 、b 、c 三处岩 石年龄关系为a =c >b ,下列可信的是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 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 处气压略高于a 处 ④深夜c 处常吹山风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例5.下面两幅图,图Ⅰ为我国西南某地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图Ⅱ是图Ⅰ中沿NM 线的部分地质剖面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为 ,在图Ⅱ中补画完整MN 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

(2)根据岩层弯曲特征,该地的地质构造应是 ,该地质构造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地形?(3)A 、B 、C 三处岩层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属于沉积岩的是 。

(4)依据科学发展观,如果利用当地资源对图示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请简述其开发的方向和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

4.研究地质构造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间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

④利用断层找水: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⑥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

例6. 读下图,回答:老 新 老 新(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例7. 选择坝址是建筑水库的关键之一,除地形等因素外,下列四种地质构造中最宜建大坝的是:5.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6.典型地貌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内力作用的典型地貌——山岳的形成①河流侵蚀地貌③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某港务局拟在A 、B 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 处还是B 处好? ,理由是 。

(2)某勘探队在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访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其理由是 。

(3)小岛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为什么? 。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 。

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

聚落分布原因高原 地区 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山区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平原区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知识点三:地质灾害成因基本知识危害防御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A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宜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

火山喷发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火山构造: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例10.读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_米。

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它是___(国家)的首都。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例题参考答案:例1:(1) D (2) C 例2:(1)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生长张裂(2)板块碰撞形成了海沟(3)N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例3.(1)D (2)B 例4.C例5.(1)山地画图略(要求形态正确,顶点正确)(2)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