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50 ~51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会化简比,正确使用化简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除法有什么性质吗?
那你们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复习旧知识,为下面新课学习做铺垫】二、探讨规律
请同学们求下列比的比值。
4︰5 16︰20 40︰50
24︰32 6︰8 3︰4
小组汇报、交流。
并说明是否相等。
1、从左往右观察前后项的变化:
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上述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2、讨论: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
归纳并完善变化规律。
4、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给你发现的规律起个名称。
师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5、尝试:
(1)、4:6化简:
(2)、说说化简比的基本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然生成新知。
归纳变化规律时,在关键处点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
三、运用规律
思考:最简整数比是什么样的比
像(2:3)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比(简称最简比)。
(板书)
1、化简比。
出示例1:(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整数比是分别是多少?
讨论15:10如何化简?学生汇报。
学生尝试化简180︰120
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同学们会化简整数比,那能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吗?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例2。
学生尝试化简。
如何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归纳。
(允许方法多样化)
【设计意图:先了解最简整数比,讨论化简方法,再尝试练习,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方法,不盲目动笔。
正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
五、强化认识
1、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
学生练习。
师投影校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使知识融会贯通。
在应用中强化认知。
】
六、总结全课
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案例中用学生喜听的故事引入,来代替书本的内容。
当学生一听到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兴趣倍增,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列出每只猴子可得到桃子的只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自然过渡。
2、迁移类推,生成新知
数学知识的层次性、连续性、衔接性。
本案例从导入的故事情境中,渗透曾经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启发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这样不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新知,理解并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还深深地受到了事物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3、讲练结合,深化知识
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引导、提问设疑、探讨比较、讨论总结、观察概括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完整的规律,通过对比总结、概括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这一环节,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练习,深化新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