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藏象学说-五脏脾

6藏象学说-五脏脾

布散作用。
第 二 节 五 脏 脾
运是指转运、输送 化是指消化吸收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9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脾 主 运 化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
饮 食 物 消 化 吸 收
主导作用 参与作用

肝胆胃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0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饮食物
“脾胃为后天之本”
口 食道
“气血生化之源”
气 、 血 、 津 液 、 精
饮食水谷 精微物质 脏腑组织器官 发挥正常功能
脾阳的运化 脾气升清运化
6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医贯· 内经十二官》“其左有脾,与胃同膜
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
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7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胃 小肠
初步腐熟
泌别清浊
大肠
肛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传导糟粕
11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生理状态下,脾的运化功能全靠脾的阳气,脾气强
健,饮食物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水谷精微才能得到
顺利的输布。

病理状态下,脾气虚损,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腹 胀。便溏、倦怠、消瘦等。 治疗上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如四君子汤,参苓白 术散等方剂。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 五 节 脏 腑 关 系
第 四 节 奇 恒 之 腑
藏 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藏 象
1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 五 节 脏 腑 关 系
药物,如茯苓、薏苡仁、白术等,以期收到更
好的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6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二)脾的生理功能
主升:脾具有把水谷精微上输输布并
第 二 节 五 脏 脾
固护脏器位置的生理功能
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部
升输清气 脾 主 升
失常,头目眩晕,倦怠乏力 升托脏器,恒定在相应位置 失常,内脏下垂
升提脏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7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5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脾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之间的关系
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
互相影响。
临床上治疗脾虚泄泻,常加用一些健脾利湿的
3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 二 节 五 脏 脾
(一)脾的存在部位和形态 (二)脾的生理功能 (三)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4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脾的存在部位与形态
部位: 中焦(在横膈之下的腹腔内)
第 二 节 五 脏 脾
形态: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
上之左,中医的脾当包括胰腺在内
脾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当中属土, 与六腑当中的胃互为表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5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
第 二 节 两个方面:
一是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输布,气
摄入的水液
五 脏 脾
化成津液,通过心肺到达周身组织器官,发挥濡养滋润
作用。 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经脾的转输至肺、肾, 经气化,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水液代谢 的平衡。 生理病理变化: 脾气充足则运化水液功能正常,防止 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2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在养生和临床方面有着重要 的生理意义。 1. 养生方面,做到饮食有节,顾护胃气。 2. 病理上,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导致正 气虚损,导致疾病发生。


3. 疾病预后判断上,“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4. 治疗上慎用苦寒燥烈之品,以防损伤脾胃之气。
5. 病人的护理上,注意嘱其忌口,时时顾护胃气。 减轻脾胃的负担,待其功能恢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3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
第 四 节 奇 恒 之 腑
第 三 节 六 腑
第 二 节 五 脏
第 一 节 藏 象 概 说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藏 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2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心
第 二 节 五 脏
提 要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4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生理情况 摄入的水液 脾的运化转输
Chinese
Medicine
气化为津液 肺
周 身
滋润濡养 水液代谢 协调平衡
代谢的水液 病理情况
脾的转输 肾
气 化
汗液 尿液
水液代谢障碍 脾气虚弱 运化水液↓ 水液停于局部
湿浊 痰饮 水肿
Medicine
(二)脾的生理功能
主运化:
第 二 节 五 脏 脾
运是指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主运化即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水谷精
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8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