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等效变换.
作业:P.42:7、8、9、11、12
解: (1 )电流U/R ; 电压U 。
(2)电流U/3R ; 电压U/3 。 (对3)电干路路进:行电分流析2与U计/3算R,;关电键压是2U/3。 支要 好路看 利:得 用电懂串流用、U/电并3器联R的 的;连 基电接 规压方 律U/式 解3,析。才。 (对4电)路上进支行路等:效电变流换U/就2是R在,不电改压U/2。 下变支电路路:中电各流用U电/R器;上电的压电U压. 和电
引例4、如图所示电路中,R1=2Ω,R2=3Ω,
R3=6Ω,U=2.4V,求两只电流表的示数。
b
? a
?
+a
b
—
引例4、如图所示电路中,R1=2Ω,R2=3Ω, R3=6Ω,U=2.4V,求两只电流表的示数。
b
? a
a
b
1、在原电路上标出电流的流向,并顺流而下 地将各节点标上a、b、c……字母。(导线直 接相连的两点标同一字母。)
流的前提下对电路进行改画,以 使用电器间的串、并联关系一目 了然。
试一试:
请说出各电阻间的 a
b
连接方式。
等效电路的方法:
方法一、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化繁为简。 (前提:每一部分电阻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等效电路的方法:
方法一、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化繁为简。 (前提:每一部分电阻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50Ω,2A”则Uab的变化范围是大?
解:改画电路如图所示。(将变阻器
从滑动触点处分成两个电阻。)则
U
U ab R R0 RPB R
注意到R0的最大工作电流为3A,故
RPB的最小值为:
RPBm
U IM
200 3
此时对应的Uab最小为:
U ab
U
R R0
RPB R
50
200 50
150 200
/ 3
75V
又注意到R的最大工作电流为2A,可见R上的电压
不得超过100V,
故ab间的电压变化范围是: 75V U ab 100V
小结:对电路进行等效变换的目的是为了看懂 电路,以便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可视需要 选用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法、去电表法(将理 想电压表拿掉,而理想电流表用导线替代)和 节点电流法(1、在原电路上标出电流的流向, 并顺流而下地将各节点标上a、b、c……字母, 导线直接相连的两点标同一字母)。 2、在空白处将字母按顺流而下顺序一字排列, 对照原电路将各电阻插入相应的两节点之间。
试一试: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100Ω,ac间电压为 10V。bc间电压为40V。虚 线框内电路结构及电阻均不 知道,则ab间的总电阻为 _(__5_0_0_)_Ω。
I Uac 10 0.1A R1 100
Rcb
Ucb I
40 0.1
400
Rab R1 Rcb 500
引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阻值均为8Ω, 电压恒为2.4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A,0电.1压 表的示数为___V1。.6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 互换,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AO,.3电压表的示数 为____1V.2。
方法二、在简化电路时,将理想电压表拿掉, 而理想电流表用导线替代,有时可使电路中各 电阻间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等效电路的方法: 方法一、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化繁为简。 (前提:每一部分电阻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方法二、在简化电路时,将理想电压表拿掉,而理想 电流表用导线替代,有时可使电路中各电阻间的关系 变得一目了然。
执教: 范世民
电吹风电路图
电冰箱电路图Biblioteka 引例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已知ab间 的电压为24V, R4=30Ω R2=R3=2R1=20Ω。
引例2、如果要把三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 连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使三个电阻都 有电流通过,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电路? 并求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2、在空白处将字母按顺流而下一字排列,对 照原电路将各电阻插入相应的两节点之间。
等效电路的方法:
方法一、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化繁为简。 (前提:每一部分电阻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方法二、去表法:在简化电路时,将理想电压表 拿掉,而理想电流表用导线替代,有时可使电 路中各电阻间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方法三、节点电流法:1、在原电路上标出电流 的流向,并顺流而下地将各节点标上字母a、b、 c……。(导线直接相连的两点标同一字母。)
2、在空白处将字母按顺流而下顺序一字排列, 对照原电路将各电阻插入相应的两节点之间。
试一试:如图所示,ab间的电压
为24V,R2=R3=2R1=20Ω, R4=30Ω,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 (0.6A;12V)
试一试:如图所示,输入电压UAB=200V,可变
电阻R0标有“150Ω,3A”,负载电阻R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