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文明号主要事迹材料老龄工作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力量。
我们要敬老爱老。
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敬老文明号主要事迹材料,欢迎参考!敬老文明号主要事迹材料篇一东天池社区自成立以来,社区老年人工作在县老龄委、城市社区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强调以社区为介入点,比较重视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发掘老年人的余热,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改善社区生活,在全社区努力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唤起社会各界关心、重视、支持老年人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老年人的根本利益。
个人工作计划社区老年人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并于2011年4月被授予全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
在此次开展的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中,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履行优待老人的义务。
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社区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组成以社区负责人为会长,以各居民组老年人代表组成的协会领导小组,吸收社区居民组成老年人志愿者队伍,并制定老年人协会职责、五访制度、会议制度、尊老敬老制度、为老服务和老年活动室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职责明确,全面负责社区老年人的各项工作。
二、社区从基础工作抓起,花资百余元建立了住社区老年人档案,其中包括了社区离退休老人、“三无老人”、高龄老人和特困老人,协会还初步统计了社区低保户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的老年人,用以能更好的帮助老年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举措,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优待服务的窗口,设立老年人优待服务的窗口。
社区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人优待证;在城市低保重新申请、审核工作中,还主动帮助40多户低收入老人家庭办理了低保;组织老年人志愿者与困难老人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帮办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协会各组长还主动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中为他们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工作。
四、围绕保障老人权益,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做到老年人零投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家庭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积极调处涉老纠纷、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定期评选和谐家庭等形式,保障了老年人权益,教育了社区居民,促进了社区人文和谐、家庭和谐。
一是通过摸排情况,及时成功调处多例老年人家庭矛盾。
如七十多岁的社区居民王某一家因儿子不给其养老生活费问题发生纠纷,社区在了解情况后迅速派出协会组长做老人与其子女的思想工作,帮老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确定一名社区干部为具体帮扶人,经常到其家中教育监督其子瞻养老人。
经过组织批评教育,这名老人的儿子知错就改,使家庭又重归和睦;二是开展法治教育,向社区居民宣传敬老维权意识,提高了“年青人自觉敬老、老年人自我维权”意识;三是通过评先表模,激发居民敬老尽孝。
社区于去年年底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和谐家庭”、“模范老人”“孝顺子女”的活动,对社区涌现出的敬老爱幼家庭和个人除颁发荣誉证书外,还在提供优质服务等各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五、组织文化活动,实现老有所乐。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切实把老年人团结组织起来使其精神愉悦有一个新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社区积极开展了以东天池广场和桥头广场为中心的活动场所,并结合“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百余名中老年人参与到文娱活动当中,为老年人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互相交流的平台,让老人有了发挥才华和培养爱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减低了他们的孤独感和丧失感。
协会还成立了老年人健身队、舞蹈队,切实起到了愉悦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促进了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六,老有所医。
经社区老年人协会与驻社区单位县糖尿病医院协商与沟通,该医院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保健咨询服务和定期的免费体检,使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保健服务。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实现免费全面的体检活动,社区实现了老有所医,也做到提前预防,及早治愈,更让老年人也感受到社区的关怀,社区这一举动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县领导的一致好评,体检现场社区老干部代表王银旺还做了精彩的讲话,之后县电视台、市新闻频道都对社区这一举动进行了报道。
七、让老年人参与到社区重大决定和有关工作中来,充实老年人晚年生活,发挥老年人余热。
协会通过选举选出一些老年人参加到社区居委会成员代表队伍中来,参加社区有关重大工作和决策中来,社区老干部代表王银旺、安正锁就经常参加到社区工作中来,在社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低保申请、审核和廉租房等重大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现。
社区通过促进老年人与社区的接触,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使社会对老年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老年人更可在参与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减低孤独感和丧失感,鼓励老年人去建立和完善积极的晚年形象。
现在,东天池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居民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干劲,关注老龄事业,创建敬老文明号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和谐大发展。
敬老文明号主要事迹材料篇二 xx镇福利院自1983年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规范管理,和谐建院”为宗旨,秉承“一切为了五保老人,为了五保老人的一切”的服务理念,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集住宿、办公、医疗、康复、娱乐、福利生产于一体的福利中心。
全院占地面积x亩,建筑面积x余平方米,总投资x余万元。
现有工作人员x人,集中供养院民x人。
院容院貌整洁,基础设施齐全,内务管理规范,至今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连续二十年被安陆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单位”,先后被授予“xx市农村模范福利院”、“xx市一级农村福利院”、“x省行风建设窗口示范单位”、“x省农村百佳福利院”、“x省农村模范福利院”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国家级模范福利院”。
一、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全镇五保老人进院集中养老的需求,镇福利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投资x多万元,先后三次进行大规模改扩建,新建院民公寓楼x栋,建仿古式四合院院民宿舍五排、x间。
院内建有标准的厨房x个、餐厅x个、贮藏室x间、医务室x间、活动室x个、浴室x间、值班室x个。
对整个院内及门前进行绿化、硬化、靓化。
院内环境优美,四季如春。
二、坚持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福利院内部管理机制。
福利院工作涉及院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工作任务重,管理难度非常大。
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实行院长负责制,实行责、权、利捆梆式管理。
将工作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院民分为服务护理、膳食管理、生产经营、环境卫生、安全保卫、财务管理六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组长,2-4名院民为成员,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每月一结账。
二是成立“一会六组”、即院委会、生活监督组、财务监督组、民主调解组、亲情服务组、文化娱乐组。
通过成立“一会六组”,提高了院民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福利院内部管理,我们结合实际,制订了《院民守则》、《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制度。
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充分调动福利院全体工作人员和院民的积极性。
三、发展院办经济,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福利院要发展,院民生活要提高,一味“等”、“靠”、“要”、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开垦蔬菜基地x亩,年产蔬菜x万斤;开垦荒地x亩,年产油料及其它作物x万斤;改造鱼池两口,年产鲜鱼x斤;新建猪圈x间,年出栏肉猪x头。
年共创产值x万元,获纯利x 万元。
同时,我们还实行奖励机制,以院养院。
发动院民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并根据劳动强度给予补助,以调动院民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此举不仅解决了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而且增加了院民的收入,促进了院之间的和谐相处。
通过发展院办经济,院民生活标准提高到人年均x元。
四、强化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院民服务工作是福利院工作的关键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
一是对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
要求每个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脏,尽职尽责搞好服务工作,让每个院民在福利院生活得安心、舒心。
二是强化“家”的意识。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吃、住在院,杜绝开小差、开小灶。
三是坚持开展亲情服务。
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六心”(关心、爱心、细心、贴心、恒心、孝心),急院民之所急,想院民之所想。
对院民建立食谱制,实行生日宴。
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为老人检查身体,对高龄或特殊病号实行特殊照顾。
四是经常开展“五好院民”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院民“以院为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五是保障工作人员待遇。
争取镇政府支持,将工作人员工资纳入“以钱养事”范畴,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x元,并为他们办理了医疗和养老保险。
xx镇福利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养老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该院将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扬长避短,努力将福利院建成一个真正的老年人幸福乐园。
敬老文明号主要事迹材料篇三安陆市社会福利院融合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四院于一体,是我市唯一的为老服务综合机构。
全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10000 多平方米,床位266张,有在职职工30人。
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城区内“三无”人员、孤老优抚对象、孤残儿童的养护与医疗康复等工作。
为了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福利院已把服务的触角沿伸到了社会的每个家庭,接收寻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老人入住,让更多的老人得到社会家庭的关爱。
现入住我院的对象共127人,其中:城市“三无”人员67人、社会供养老人50人,收养孤残儿童10名。
福利院曾先后获民政部“全国文明光荣院”、湖北省“敬老示范岗”、省民政系统“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孝感市“文明单位”、孝感市“青年文明号”、安陆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养能力为了让老人们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颐养天年,福利院以兴建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老年住宅为目标,配备了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了2栋老年公寓楼,房间设计为双人间和单人套间两个标准,室内布局合理、走廊宽敞明亮,设有无障碍通道,每个房间配有空调、电视机、热水器等生活用具,楼内设有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医务室、娱乐室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
院内还进行了园林绿化、道路黑化、道路排水等工程。
前后院区共植树、种植花卉3148棵,植草坪1000平方米,砌雨水井24座,安装庭院景观灯28盏、草坪景观灯10盏,沥青黑化道路2000平方米。
努力打造花园式院庭,改善收养人员和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创建文明和谐的生存空间为了丰富老人生活,推动老人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市福利院积极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增置了生活设施,而且添加了文体娱乐用品,设立了娱乐室,添置了彩电、健身器、象棋、麻将、扑克等器材和娱乐用品,征订《老年报》、《夕阳红》等报刊杂志,充实老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每逢“五一”、“十一”、“重阳节”等节日,让老人们聚餐,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团圆和睦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