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选择题: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问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C 】P85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式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这种学习属于【A 】P87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3、学生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一概念之后,很方便就掌握了“鲸”这个概念。
这是【 B 】P8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 B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5、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
”,这种知识属于【 C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6、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 D 】P85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7、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现场参观访问等属于【D 】P89A.迁移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8、观察和显示各种图片、图表、规模、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属于【 D 】P90A.迁移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像直观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A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lO、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P85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1l、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规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平均下降 D.无规则变化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P99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D.不平衡13、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倒U型! D.加速器14、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反例】(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住要属性和关键特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的例子是)【 B 】P94A.正例 B.反例 C.直观材料 D.高级概念)15、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D 】A.判断 13.推理 C.概念 D.比较16、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这是【 D 】P95A.原型 B.定势 C.直观 D.变式17、.在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C 】P95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突出概念的本质D.丰富想象思维18、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是【 A 】P93A.感性概括 B.理性概括 C.辩证概括 D.形式概括1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部分,因而就认定主语就是句子开头部分的那个词,属于【 B】P93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整体属性概括 d.本质属性概括20、通过学习,小学生概括出“鸟类是的前肢为翼、无齿柏‘喙”,属于:【C 】P94 A.感性概括 B.整体概括 c.理性概括 D.过去属性概括21、教材编写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这是利用感知规律的【 D】P92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22、对相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米越容易这是【差异律】23、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
这是运用了感知的那一条规律【】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24、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是【 D 】P103A.100% B.120% C.80%D.150%25、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程度是【 C 】P103A.100% Ij.120% C.150% D.200%26、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只是保持的策略,我们称之为【 A 】P102A.记忆术 13.无意义识记 C.有意义识记 D.记忆编码27、学生运用自已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并使其住自已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位置。
这是只是学习过程的【 A 】P87A.1同化 b.保持 C.应用 D.巩固28、后面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 B】P100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29、“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B 】P101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干扰说30、我们往往把可怕的、痛苦的、有损自我形象的信息忘掉,这主要符合记忆遗忘理论中的【 B 】P101A.痕迹哀退说 B.动机说 C.干扰说 D.现代认知理论31、根据记忆干扰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我们所学习的材料往往是【 A 】P100 A.两头记得好,中间差B.各部分记得都很差‘C.两头记得差,中间好D.各部分记得都很好32、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A 】A.信息相互干扰B.无适当提取线索C.痕迹消退D.压抑33、小时候的许多事印象都很模糊了,不久前发生的事印相很清晰,这主要符合记忆遗传中的【 D 】P100A.现代认知理论 B.干扰说 C.动机说 d.痕迹衰退说34、信息能长时问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C 】P98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35、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C 】P87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36、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分的那个词。
这种知识概括是。
【 C 】P93A.理性概括B.具体概括C.感性概括D.方位概括37、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A 】。
P1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38、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A 】。
P84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9、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C 】。
P101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40、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 A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41、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D 】P98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42、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 】。
P97A.0.25~2秒B.0.2~0.5秒C.2秒到l分钟D.5秒到2分钟43、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 C 】P97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45、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
【 A 】P98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46、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的。
【 C 】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D.图式4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
【 D 】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4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P90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49、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B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5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B】P85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51、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D 】P86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52、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 C 】P100A.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B.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C.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D.结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二、填空题1、知识就是指个体_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组织。
P842、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P85 。
3、著名心理。
学家安德森于1976年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4、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有意义的言语学习,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6、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7、教学直观又三种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8、在教学过程中又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9、现代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10、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l、知识的概括分为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2、理性概括提示了事物的一般因素和本质因素。
13、短时记忆的容量是相当有限的,人约为7正负2 组块。
14、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是7正负2 组块。
15、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我们称之为过度学习。
P10316、研究肯发现适当过度学习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 时,记忆效果最佳。
17、一般地说,一篇课文学习了lO遍正好能够把它背下来,那么还要再学 5 遍,记忆效果最好.18、遗忘的原因有不同解释,最常见的有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等。
19、根据艾宾沽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要及时复习。
20、艾宾沽斯遗忘曲线说明了遗忘发展进程是先快后慢。
21、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遗忘发展进程的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
22、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的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
23、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前摄抑制抑制。
24、通过学生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称为言语直观25、在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时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其本质特征,这是变式P95 。
26、运用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便学生获得准确概念。
27、程序性知识P85 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8、概括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 P94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