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度棕榈油:质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气味、口感良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挥发物%:0.04,杂质%:0.043,熔点℃:57.6,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过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韦氏法):40gI/100g。
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亚油酸(C18:2)占3.942%。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可面向制作起酥油、无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剂,饲料营养添加剂,等,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52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可面向制作起酥油、无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剂,饲料营养添加剂,等,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可面向制作起酥油、无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剂,饲料营养添加剂,等,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2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3(8)杂质%:0.03(9)熔点℃: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编辑本段关于棕榈油有害的各种说法棕榈油是一类脂肪酸的混合物,熔点为40度的棕榈油(注:指要达40度才能熔化成液体的棕榈油),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妆品;熔点为24度的,可以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熔点为12度的可以作为食用植物油。
但现在市场最容易获得的是熔点为24度的棕榈油。
这样的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油还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通常,消费者往往认为棕榈油与椰子油相似,也含较高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
这种误解导致许多人认为食用棕榈油是“不健康的”。
因此给予棕榈油一个“坏印象”。
下面关于棕榈油的16个健康事实,将在棕榈油对人类健康方面的营养特性上给予您启发。
这些事实是依据全世界众多的研究中心和著名机构的研究成果。
列出的文献资料也是希望能帮助每一个人去进一步获得有关棕榈油营养特性方面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
棕榈油,不可入食物、不能与其他油类调配,因为棕榈油有害健康,长期食用会导致中风、偏瘫、骨质疏松、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抵抗力下降。
编辑本段16个健康事实CAC棕榈油是17种拥有CAC领导下的FAO和WHO标的植物油中的一种。
食品棕榈油作为食品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了。
饱和脂肪酸棕榈油是由蒸煮和压榨的方法,从棕榈果的果肉里制取的。
因为它不含大量的癸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饱和脂肪酸组分的含量较低,它与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有明显的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大约有44%的棕榈酸,5%的硬脂酸(两种均为饱和酸),40%的油酸(不饱和酸),10%的亚油酸和0.4%的α-亚麻酸(两种都是多不饱和酸)。
胆固醇像其它植物油一样,棕榈油不含胆固醇(4,5)。
烹调油如今,棕榈油作为烹调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 同时也被加入到调和油里和各种食品里(6)。
反式脂肪酸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棕榈油不需要氢化,因此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7-8)。
维生素A源精炼棕榈油含有丰富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应用于食品中具有维生素E的功能活性。
红棕榈油含有丰富类胡萝卜素,可以作为具有维生素A源功能来应用(9)。
环状聚合物棕榈油不需要氢化就是很好的煎炸油。
它不像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这样不饱和油脂,它不易氧化,而且能抵抗极性组分和环状聚合物的形成(10)。
食用油棕榈油像其它普通的食用油一样是热量的来源,也很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11)。
在欧洲、美国和亚洲,新近的许多研究证实,当用棕榈油替代饮食习惯中的大部分其它油脂时,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没有明显上升(12-18)。
高密度胆固醇在上述的研究中,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是明显增加的或不变的。
13在血浆中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指标,当棕榈油作为主要膳食油脂时,该指标明显减低(19)。
改善胆固醇棕榈油已被证实,在当今的饮食推荐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组分,使在饱和、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达到一个均衡的比例。
当人们的饮食有这样均衡的脂肪酸比例时,就会改善胆固醇的总体比率(20)。
胡萝卜素棕榈油中含有的其它组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具有包括抗氧化性、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等对健康有益的特性。
另外,棕榈油中类胡萝卜素具有维生素A源的生物活性(21-24)。
编辑本段美国FDA在美国FDA要求标注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之后,世界人民都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植物油深恶痛绝。
就连麦当劳等各大西式快餐店,也纷纷宣称,自己已经把炸鸡块炸薯条的油换成了棕榈油,不再使用含有氢化植物油的煎炸油。
不单是快餐店,为了顺应消费者的要求,很多食品制造商都把原来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氢化植物油产品换成了天然棕榈油。
由于棕榈油价格较低,烹调时油烟较少,制作食品时口感好,颜色又明艳美丽,它已经成为食品制造商的新宠。
编辑本段成分棕榈油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从棕榈的果肉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各占一半。
不过,它和棕榈仁油和椰子油不同,饱和程度比后者降低了35%。
椰子油几乎是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一种天然油脂,所以它比牛油还要“硬”。
而棕榈油在气温温暖时仍然能够基本上保持液态。
它富含胡萝卜素和生育三烯酚(一种天然维生素E,生物活性比合成维生素E高),营养价值较动物脂肪高。
棕榈油还有个很不错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进行“分级”加工。
也就是说,榨油之后,通过一些后续物理处理,可以把棕榈油分成熔点不一样的几种产品。
其中有的产品集中了棕榈油当中的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更多地呈现半固态,甚至固态;也有的产品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现液态。
那些液态的棕榈油组分,含有比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常常被加入各种调和油当中,用来平衡脂肪酸的比例。
其中,那些室温下呈现半固态和固态的产品,比较类似于猪油、牛油、黄油的状态,也就被人们用来替代动物脂肪,用来替代氢化植物油,制作各种点心、饼干、煎炸食品等。
问题是,这样的油,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已经基本丧失,与猪油、牛油相比,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优势。
日本人非常注意油脂的健康,一直不赞成在食品中大量使用这种棕榈油,而我国则是棕榈油和氢化植物油同时大量使用,直有泛滥之势。
日本人担心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因为棕榈油所富含的是16碳的棕榈酸,而棕榈酸升高血脂的作用较强,大量摄入时是否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仍然还是令人忧虑的问题。
近年来有一些动物研究和人体研究证实,纯的棕榈油对于控制血脂具有良好的影响,和橄榄油一样具有降低“坏胆固醇”(LDL),升高“好胆固醇”(HDL)的效果。
这使人们略感安心。
虽说如此,对于是否要多吃棕榈油的问题,在学术界仍有一定争议,因为那些半固态的棕榈油,和纯的棕榈油成分不一样,很可能对心脏并没有什么好处。
此外,还要小心那些写着“棕榈油”实际上使用氢化棕榈油的产品。
因为棕榈油和豆油、菜籽油一样,也可以进行氢化,变得非常硬,并产生一些反式脂肪酸。
氢化的棕榈油也很受欢迎,它们可能在冰淇淋中藏身,还可能在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当中替代可可脂,充当满足口感的重要角色。
编辑本段棕榈油及相关产品一览特性:马来西亚棕榈毛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经过一系列的测定已被完全确定。
其完整的数据形成了马来西亚标准MS814:1994。
棕榈液油概述:棕榈液油是通过控制温度使棕榈油结晶后,从中分提出来的液体部分。
棕榈液油是世界油脂贸易中的主要油脂。
就拿2004年来说,马来西亚一国就出口了610万吨的棕榈液油,而向日葵油世界贸易2004年总出口量为270万吨。
棕榈液油的物理性质不同于棕榈油。
在温暖的天气里,它完全呈液体状态,且甘油酯的组成范围较窄,能和任何的植物油较好地调和。
马来西亚生产的两种主要的级别的棕榈液油是:标准棕榈液油和二次分提(超级)棕榈液油。
二次分提棕榈液油浊点较低。
作为散装而大量生产的仍是标准棕榈液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