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 ppt课件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南方地区及地形
地理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各 省,和西南三省
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南 方自 地然 区地
理
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山青水碧,平原地区河湖众多 土壤——长江以南广大丘陵,红壤广布,四川盆地紫色土,南方平原地区
农业 人文 地理
①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 ②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薯
工业——长江沿江工业地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六、农业 1、耕作制度--(1)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2)南部沿海:一年三熟 2、农作物----(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2)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甘蔗 3、农业基地--(1)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
• (4)珠三角:地势低平,因地制宜发展“三基农业”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籽、桑蚕和多种淡水鱼等。
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如何利用和改造红壤?
①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②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 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大 冶(湖北)--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
马鞍山 (安徽)---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
石 碌 (海南)--铁矿石以质优品位高而闻名海内外,为全国重点大矿之一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 土地利用类型 制度 主要农作物
旱田为主 小麦、大豆、甜菜
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甘蔗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由分析可知: 1、南方地区无论从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看,都优于北方地区, 因此南方地区在平原、盆地等地区发展了水田为主的种植业, 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至三熟。
• 2、由于地形、土壤等原因,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内差异十分明显,总结如下: •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我
八、南方人的钨— 大 余 (江西-号称“世界钨都”世界最大的钨矿基地) 锑— 锡矿山 (湖南-号称“世界锑都”世界最早最大的锑矿基地)
中国七大铁矿 本溪 --辽宁
铜— 德 兴 (江西-号称“亚洲铜都”亚洲最大的铜矿产地)
鞍山 --辽宁
铜 陵 (安徽-号称 “中国古铜都 ”世界闻名 )
马鞍山(安徽)
大 冶 (湖北-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 ) 铅锌—水口山 (湖南-号称“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 铝— 平 果 (广西-号称“中国南国铝都”,誉满全球 ) 汞— 铜 仁 (贵州-号称“亚洲汞都”亚洲最大的汞矿产地) 锡— 个 旧 (云南--号称“世界锡都”世界最早最大的锡矿基地)
迁安 --河北 大冶 –湖北 攀枝花 --四川 石碌 --海南
煤— 淮 南 (安徽-全国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 大基地”, 华东地区的工业“心脏”。 )
六盘水 (贵州--“西南煤海”、“江南煤都” ) 铁— 攀枝花(四川—世界上最大的钛产地,全国最大、世界第三的钒产地:铁的伴生矿)
• 农业 • ①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 • ②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 • 经济作物和林果 • ①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 • ②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盛产天然橡胶 • ③柑橘产量最大,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水果,
海南岛出产椰子 ④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
治理措施
营造“长江中上 游防护林”
南 方自 地然 区地
理 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资源——江西钨矿、铜矿,湖南铅锌矿、锑矿,广 西铝矿,贵州汞矿,云南锡矿 铁矿——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 、海南石碌 煤矿——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 水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干支流
面积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
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 (2)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全 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 (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两部分,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 泛,红壤酸性大,缺乏有机物质,是种低产土壤。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运动
滑雪,滑冰
游泳,赛龙舟
思考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村景观差异的 原因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地形、气候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水稻土
经济 作物 和林 果
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 ②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盛产天然 橡胶 ③柑橘产量最大,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桂圆、 菠萝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 ④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
长江流域水害加剧 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传统运动
地形、气候
返回
秦 岭-淮 河
淮 河12 20商品粮
10
17商品粮 23油料基地
15商品粮
21商品棉 919商品粮2
22商品棉
16商品粮 17商品粮
54
8
14
13
3 1
6
7
18商品粮
11
一、南方地区农林果生产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读广州、武汉气温曲线 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我 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 干湿地区划分图等。 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归纳:
南方地区为全国最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度水分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 作物、林木、果品和鱼类的生长繁殖,成为全国山青水碧的鱼米之乡,农林渔业 特产丰富。
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2)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3)油料基地:油菜:长江流域 (4)糖料基地:甘蔗:台、闽、粤、桂、川、滇 (5)蚕桑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七、工业 1、长江沿岸工业带发展条件、工业中心、工业部门 2、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 3、沪宁杭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