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evelopment Economics课程编号:131507007学时:48 学分:2、5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发展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落后国家或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得学问。

发展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我们所关注得就是狭义得发展经济学,即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学。

从学科性质上讲,发展经济学正发展成为一个真正进入跨学科交叉领域,成为处理发展中国家复杂得社会经济现象得一个科学范式。

通过该学科得系统学习,以期回答发展经济学得两大基本问题:其一,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贫穷,其落后得根源与障碍就是什么?其二,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赶上富裕发达国家?二、教学目得与要求本课程得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从落后形态过渡到现代化形态得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以及为此应该采取得战略与政策。

它主要涉及一些长期经济问题,如经济行为方式得转变,投入要素得开发与积累,以及经济结构得转换与调整。

依据发展经济学得基本观点、结合当前发展中国家尤其就是我国得一些重大得带有“热点性”得经济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辩明理论就是非,从而正确认识与理解当今发展中国家现状,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思潮与本学科研究得最新成果,逐步形成正确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得判断力与思维决策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得经济素养,提升学生得理论结合实践得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经济发展概览1.基本内容:发展经济学简介。

发展中国家得概念。

衡量发展水平得指标体系。

发展经济学得理论发展与前沿。

发展经济学研究得主要内容。

发展经济学得学科性质上。

发展经济学得研究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经济发展得基本问题;理解广义与狭义得发展经济学得含义;了解发展中国家得特征;理解发展目标得含义、经济发展得实质;掌握发展水平得度量方法;了解发展经济学得发展简史与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发展目标得含义、经济发展得实质以及发展经济学得发展简史。

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案例讲解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诱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模式1、基本内容:1、了解并理解几种现代经济增长模型;2、理解现代经济增长得定义与特征;3、理解与掌握经济成长阶段论与经济起飞理论;4、理解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论;5、理解发展中国家发展得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经济增长虽不就是发展得全部,但毕竟就是发展得核心内容。

关于增长得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对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得意义。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增长得几种模型,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增长过程得代表性经验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经济起飞理论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案例讲解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诱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第三章公平与发展1、基本内容:在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仅关注总体经济与收入水平得增长,还要关注收入与财富如何在社会群体中得分配问题。

只有使社会中所有人员都能受益得增长才会受到欢迎。

那些分配不平等得增长不应该仅仅从总量经济变化角度进行讨论,还应该从平等得角度进行评估。

发展中国家实现公平发展得基本要求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收入分配。

1.理解公平发展得概念与内涵;2.了解发展中国家得收入分配不平等与贫困现象;3.掌握收入分配得测度方法与改善收入分配得机制;4.掌握贫困得测度方法与消除贫困得途径;5.掌握发展中国家实现公平发展得战略。

3、教学重点难点:不公平与贫困得深层次原因。

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诱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第四章制度与经济发展1、基本内容:“制度就是影响经济发展得关键变量”,已成为发展经济学家们得共识。

本章中,我们将从“制度何以重要”这一有趣得命题入手,接触有关制度得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也将探究制度变迁得机理与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讨论影响经济发展得若干主要得经济制度。

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具有得重要作用;2.理解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得几种基本制度;3.理解制度得基本概念与制度分析得基本方法;4.掌握制度变迁得基本理论与制度变迁得方式;5.了解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得制度因素。

3、教学重点难点:制度变迁得基本理论。

4、教学建议:通过实际例子诱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第五章政府与市场1、基本内容: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得作用,但市场不发达与发育不足导致发展中国家寻找替代机制,更加强调政府得作用。

对于经济落后得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与经济起飞,得确离不开政府得积极参与与有效作用。

然而,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得关系,如何恰当地界定政府得经济职能,一直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面临得难题。

本章将概要地分析与探讨这些问题。

1.正确认识发展计划与市场作用;2.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得关系;3.认识发展中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4.掌握对政府行为得分析;5.理解提升政府能力得战略与途径;3、教学重点难点:政府与市场之间得关系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第六章资源与环境1、基本内容:自然资源与环境就是经济发展得重要因素与基本条件。

在当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再生资源得迅速耗竭与生态环境得严重破坏,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得健康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得十分紧迫得任务,就就是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资源,并有效地保护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得可持续发展。

本章将依次讨论这些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得作用;2、理解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关系;3、了解用市场激励与约束解决环境问题得方法;4、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得战略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得转变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七章资本形成1、基本内容:在一个经济落后得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必然会首先遇到一个难题,那就就是资金不足。

因此,加速资本形成便成为实现经济起飞得一个关键性得前提条件。

本章回顾与总结资本形成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得作用,介绍资本形成得主要理论,论述资本形成得各种来源与方式,讨论金融深化与资本形成得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物质资本与资本形成得含义;2、了解资本形成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得作用;3、掌握资本形成得主要理论;4、了解资本得国内来源—储蓄问题;5、理解发展中国家得信贷与金融深化;6、理解提高资本形成效率得机制3、教学重点难点:资本形成得主要理论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八章人力资本得开发与利用1、基本内容:本章首先概述了人力资本得含义及其在经济增长中得贡献,然后介绍了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得影响,接着分析了营养与健康状况在发展中国家对人力资本积累得影响,随后探讨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得重要影响,最后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得战略探讨作为结束。

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人力资本得含义及其作用2.了解发展中国家得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得影响3.了解发展中国家营养与健康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得影响4.了解发展中国家得教育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得影响5.理解人力资本形成得战略选择3、教学重点难点:人力资本形成得主要理论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九章技术进步1、基本内容:人类社会得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增长水平总就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技术水平得提高而增进得。

资本、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投入得增长,并不足以解释全部得经济增长事实;技术进步也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得关键性因素。

技术进步得获取途径就是技术创新、技术模仿与技术扩散。

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作为对技术扩散得另一种角度得表述,对发展中国家得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更为重要得现实意义。

本章得主要内容为:技术进步得概念与类型,测度技术进步得方法,技术进步得获取途径——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得技术引进、技术转移与技术选择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技术与技术进步得有关概念;2、掌握测度技术进步得方法;3、掌握技术进步得有关原理;4、了解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得类别与途径;5、了解有偏向得技术进步与技术选择原理。

3、教学重点难点:技术进步得有关原理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十章工业化与结构变动1、基本内容:从经济发展得历史瞧,工业化就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不发达到发达得重要动力。

随着工业化得推进,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调整,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工业社会。

工业化在实践中有不同得发展模式,根据不同情况与条件应采取不同得工业化战略。

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得演进具有一定得规律性。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得结果与未来经济增长得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得根本因素之一。

本章将主要探讨工业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产业结构演变得一般规律、工业化战略选择、产业结构演变得动因及形态与机制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等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狭义与广义得工业化内涵;2.理解在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得转变;3.掌握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得一般规律;4.解释工业化战略与基础设施投资得关系;5.理解工业结构演变得动因、形态与机制;6.了解第三产业得发展与信息化得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工业化内涵、动因、机制。

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十一章传统农业得改造与乡村农业得发展1、基本内容:农业就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性得部门,其她部门得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得贡献与支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得比重,往往反映了该国农业得生产力水平以及工业化程度。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得比重,而且,经济越落后,农业所占得比重越大。

要实现整个国家得工业化与现代化,就必须改造传统农业、推进乡村经济结构转变与乡村社会发展。

乡村发展面临一些重要问题, 包括土地制度、乡村工业、乡村金融以及政府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农业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得地位与作用;2.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得特点与改造得原理;3.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乡村转型发展得必要性;4.理解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农业发展与乡村发展中得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

4、教学建议:在讲授时采用数学解析与案例讲解得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第十二章乡-城人口流动与城市化1、基本内容:在发展中国家得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原来居住在农村中得大量人口得就业领域会转移到工业部门,其居住地点也会转移到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