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第二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二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1 2 3
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步骤 分析方法的分类
4
分析化学的步骤
一、缓冲溶液作用原理
二、缓冲溶液的pH计算
配制缓冲溶液时,可以查阅有关手册按配方配制,也可 通过相关计算后进行配制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缓冲容量 2.缓冲范围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① 缓冲溶液对分析过程没有干扰 ② 缓冲溶液的pH应在所要求控制的酸度范围内 ③ 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 2.缓冲溶液的配制
(1)一般缓冲溶液
(2)标准缓冲溶液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
1 2 3
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步骤 分析方法的分类
4
分析化学的步骤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pH的关系
4
计算示例
一、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配制
一、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标定 (1)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一、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用基准物草酸标定
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配制
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标定 (1)用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标定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② 甲醛法
四、计算示例
Thank you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概述
2 缓冲溶液
3 酸碱指示剂 4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学会常见物质水溶液pH的计算方法; 2.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能够正确地选择
合适的指示剂;
3.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准确进行酸碱滴定的条件; 4.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产生原因
3.变色范围— 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接上图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1.温度
2.指示剂的用量
3.溶剂 4.滴定顺序
四、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是用一种酸碱指示剂和另一种不随p H 变化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1.滴定曲线 (1)滴定前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3)化学计量点时 (4)化学计量点后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2.指示剂的选择
3.突跃范围与浓度的关系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1.滴定曲线 (1)滴定前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3)化学计量点时 (4)化学计量点后
(2)与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比较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1.直接滴定 (1)工业硫酸或工业醋酸纯度的测定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2)混合碱分析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2.返滴定 3.间接滴定
(1)硼酸纯度的测定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
(2)铵盐的测定 ① 蒸馏法
而改变颜色的染料,或者用两种指示剂混合配制而成;混 合指示剂的原理是利用互补色进行调色,掩盖过渡色;其 目的是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敏锐,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 ;混合指示剂的特点是变色范围窄,变色明显。
四、混合指示剂
四、混合指示剂
接上图
第四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1
2
强酸强碱的滴定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第一节 概述
1
酸的浓度和酸度
2
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一、酸的浓度和酸度
酸的浓度和酸度在概念上是不相同的。酸的浓度又叫酸
的分析浓度,它是指某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即酸的总
浓度,包括溶液中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
二、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1.强酸、强碱溶液
2.弱酸弱碱
3.水解性盐溶液
第二节 缓冲溶液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2.滴定曲线的特点与指示剂的选择
(1)滴定曲线的起点高
(2)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不同于强碱滴定强酸 (3)滴定突跃与弱酸强度的关系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 2 3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滴定方式和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