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 演示精编版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 演示精编版
1.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六 步洗手法洗手。
2.消毒皮肤:用碘伏等消毒皮肤。
3.拆线方法:用镊子提起缝线的线头,使埋于 皮肤的缝线露出少许,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 拉出缝线
4.拆完全部缝线后,用碘伏再消毒一次,覆盖 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1.拆线后1~2 天应观察伤口情况,注意有无 伤口裂开。如有伤口愈合不良或裂开时,可用 蝶形胶布或创可贴牵拉和保护伤口直至伤口愈 合。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 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四、包扎方法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2.螺旋包扎 、3.“8”字包扎、
4.螺旋反折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四)简易材料包扎
异物剌入伤口深处, 不要拨出,应固定。 1.敷料上剪洞,套过
异物,盖在伤口上。 2.用绷带圈放在异物
两侧,将异物固定。 3.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①健康肉芽组织:一般<5㎝的肉芽创面可 自行愈合,创面过大考虑植皮。
②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健康肉芽组织常常过 度生长,高出创缘,妨碍上皮的生长,可用 剪刀剪平或硝酸银棒烧灼,用无菌棉球压迫 止血,盐水棉球拭净后,再用凡士林纱布覆 盖。
1、立即掐住伤指根部两侧防止出血过多。 2、然后用回反式绷带包扎手指残端。不要用绳索、
布条捆 扎手指,以免加重手指损伤或造成手指缺 血坏死。 3、离断的手指要用洁净物品如手帕、毛巾等包好。
外套塑 料 袋或装入小瓶中。 4、将装有离断手指的塑料袋或小瓶放入装有冰块
的容器中。无 冰块可用冰棍代替。 5、不要将离断手指直接放入水中或冰中,以免影
。
2.放置引流的伤口:多为污染伤口或渗出 液多、易出血的伤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 脓性感染,引流物常为橡皮片或橡皮管。
(1)消毒:换药时伤口按常规方法消毒。 (2)拔除引流条:拔除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
牵动,防止被拉断。
(3)更换引流条:若取出引流物后发现分泌 物多,可更换另一引流条。
(4)手术中安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 小时取出,取出前若渗出过多,应随时更换 湿透的外层敷料。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9、单双眼包扎
(3)有传染病的伤口换药时,如破伤风、气性 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等,应严格遵守隔离技术 要求,操作者应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4)操作时动作轻柔,过程迅速, 以免伤口 暴露时间过久,增加创面感染机会。
(5)根据伤口情况确定换药次数,一般伤口, 术后3 天观察1 次,无感染征象则直至拆线; 有引流的伤口,视引流量的多少,每日一次或 多次换药,以防止引流物湿透外层敷料;处于 新生上皮或肉芽组织生长的伤口,不宜频繁换 药;对分泌物多、感染严重的伤口,应适当增 加换药次数,必要时可随时换药。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
环行法包扎
“8”字包扎 “8”字包扎
3.螺旋包扎 适用上肢、躯干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见图)
4.螺旋反折包扎
螺 旋 反 折 包 扎
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
孙金辉
孙金辉,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从事心血管外科近二十年,擅长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 治疗。
一、换药术又称交换敷料,为创面提供一个相 对无菌的环境,以免再次受到攻击。
二、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 境,使其尽早愈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观察伤口 2.去除坏死组织 3.清洁创面 4.引流通畅 5.促进组织生长,
1.需要观察伤口情况者。 2.伤口敷料被渗出分泌物浸湿,或有出血倾向
者。伤口敷料松脱或被污染者。
3.伤口内放置引流物需拔除者。 4.伤口已愈合需拆线者。
1.一般伤口换药: (1)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夹持无菌棉球、敷料,另
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粘染伤口分泌物的敷料 等。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结成痂,可用无菌盐水浸 透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引起创面出血。 (2)消毒:用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 ,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 (3)覆盖敷料:覆盖无菌纱布、粘贴胶布。如需 用绷带者可其包扎,注意松紧要适度。正确的胶布 粘贴应与肢体纵轴垂直。
小悬臂带
大悬臂带
开放伤操作要点:
1、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 塑料 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3、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4、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 5、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
用肥皂清洗手。
手指离断伤
3开放性伤口:多为感染伤口,换药的目的在于了解伤口的大 小、深度、分泌物情况,引流是否通畅,以及上皮和肉芽组 织生长情况。
(1)肉芽组织:
①健康肉芽组织:一般<5㎝的肉芽创面可自行愈合,创面过 大考虑植皮。
②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健康肉芽组织常常过度生长,高出创 缘,妨碍上皮的生长,可用剪刀剪平或硝酸银棒烧灼,用无 菌棉球压迫止血,盐水棉球拭净后,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6)换药时应注意去除伤口内的异物。
(7)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局部用药,无刺激性, 对细菌敏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
(8)注意核对引流物的数目、型号是否正确, 并注意及时记录。
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前身无异常表现,已 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 应提前拆线。
三、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 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四、检察运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 等。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9、单双眼包扎
胸 背 部 包 扎
胸部包扎法(见图)
③水肿肉芽组织:可用高渗盐水纱布覆盖。
④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可用生肌膏。
⑤坏死或陈旧性肉芽组织:可在祛除表面坏 死及陈旧肉芽组织后,再外敷去腐生肌药物
(1)严重贫血、消瘦、恶病质者。 (2)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体弱及婴幼儿伤口愈合不良者。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
包扎伤口动作要快、准、轻、牢;
包扎时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
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 口,以免增加伤病人 的疼痛和出血;
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 迫神经
三 包扎操作要点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 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2.延迟拆线的情况有: (1)严重贫血、消瘦、恶病质者。 (2)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体弱及婴幼儿伤口愈合不良者。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
线。
(5)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包扎技术
一、概述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
(2)大量渗液的创腔:可选用乳胶管持续引流。
(3)大而深的伤口:可用油纱条填塞引流;对 脓液多、脓液稠、渗出多且有较多坏死组织的
伤口,可采用伤口灌洗。
(1)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用75%乙醇纱布 湿敷。
(2)针眼脓庖:较小者可先用无菌镊子夹破并 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和乙醇消毒;较 大者则拆除缝线。
手足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9、单双眼包扎
膝 部 包 扎
一、臂悬挂(见图)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9、单双眼包扎
③水肿肉芽组织:可用高渗盐水纱布覆盖。
④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可用生肌膏。
⑤坏死或陈旧性肉芽组织:可在祛除表面坏死及陈旧肉芽组 织后,再外敷去腐生肌药物。
4.深部开放性伤口:伤口深,不断有脓液流出
(1)中等量渗液的创腔:可用烟卷式引流,术 后48 小时开始每天要旋转并拔出引流物2~3 ㎝。
螺旋反折法: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
小腿部位的包扎。(见图)
5、回反包扎
回反包扎
用于头部或断 肢伤口包扎
见图
一、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 上,从运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 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 的上部,肢体的外侧。
二、包扎时应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 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响手指再 植成活率
开放性气胸
严重创伤或刀扎伤等可造成胸部开放伤,伤口与胸膜 腔相通。伤病人感觉呼吸困难,伤口伴随呼吸可有气 流声发出。
●立即用纱布或清洁敷料压在伤口上。 ●用胶布将敷料固定,将伤侧手臂抬高。 ●用三角巾折成宽带绕胸固定于健侧打结。 ●或用宽带绕胸固定于健侧分别打结。 ●伤病人取半卧位。
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 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 2、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减轻疼痛; 4、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