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古诗意象积累

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古诗意象积累

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古诗意象积累
一、植物意象。

1、菊花(秋)——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指的是高洁、隐逸、脱俗。

2、桃花(春)——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指的是美女的容颜。

3、杨花(即柳絮)——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指的是飘零、离散。

4、柳枝——宋柳永《雨铃霖》“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有春柳(茂盛、得意)秋柳(萧瑟衰败、失意)怨别、怀远、留恋。

5、梅子——唐韩偓《偶见》“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以其成熟比喻少女怀春。

6、红豆——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指的是相思。

7、梧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8、落花(落红、残红)——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指的是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9、斑竹——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指的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10、梅花——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故。

”指的是坚贞自守、高洁品行、失意无奈。

二、动物意象。

11、杜鹃——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

在古诗词中常与游子漂泊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

12、鸿雁、青鸟——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孤(断)鸿: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思,羁旅之愁。

13、燕子——1、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天的象征。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4、蝉——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15、寒蝉、乌(寒、昏)鸦——多传达悲凉、凄楚、哀婉之情。

“寒蝉凄切”
16、沙鸥——飘零伤感鸟,也象征自由。

“天地一沙鸥。


17、黄莺——声音婉转动听,春天的象征。

“几处早莺争暖树。


18、猿猴:喻哀伤凄厉之心。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19、鹧鸪——《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

含离别,悲情,爱情,相思之意。

三、人文器物建筑意象。

20、长亭、南浦——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是陆上、水上的送别场所,多指送别之情。

21、西楼——1、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22、地方名——”天山、青海、渔阳、辽西、楼兰、阳关、玉门关“暗指边塞,多为建功立业、守边艰辛之情。

而“吴宫;杨州;金陵(台城)则多为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伤感。

“南山”则为隐逸性情。

23、(孤、昏)灯(烛、蜡)——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为彻夜未眠之愁苦之情。

24、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25、饮酒——有时是建功立业之豪情;有时是孤寂郁闷;有时是朋友相聚之喜悦;如李白《将尽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6、胡笳、琵琶(胡马)——1、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南宋之后,多为异族之音,抒发国破家亡之恨。

27、(片、孤、暗)云——飘泊孤寂,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但“白云”则不同。

28、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而“江水”则比喻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或历史的发展趋势。

“雨”多为思念忧愁之情。

四、乐曲意象。

29、梅花落—多为凄苦悲伤之情。

如“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杨柳曲——多为伤别,怀念征人之情。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伤心之意。

后庭花——亡国之音。

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五、自然景物意象。

30、月——(残月、明月、孤月、冰镜、婵娟、桂宫、明镜、玉兔、嫦娥、蟾蜍)(1)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更多的时候,月亮是作为审美对象出现的。

多有烘托之用。

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月亮还是感喟咏叹时光的对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1、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2、风——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春(东)风:旷达欢愉希望或春天美好。

西(金)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33、(孤)舟——多为漂泊之感;对自由的渴望,多为隐士的情感。

“春潮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4、钟声——传达归隐山林、皈依佛门的空寂与恬淡,另有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及表达离愁等。

六、颜色类意象。

35、白——纯洁无暇。

36、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希望活力和平。

37、蓝——高雅忧郁。

38、黄——温暖平和。

39、紫——高贵神秘。

40、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命途的多舛。

七、节日意象。

41、中秋节——团聚之欣喜思。

42、重阳节——登高思念,孤独。

43、清明节——悼念。

44、寒食节——哀思。

八、典故意象。

45、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6、美芹十献——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47、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48、庄周梦蝶——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幻无常的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