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汇总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4.4÷(6+5)=0.4(元)
从而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联系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我又想,有些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解题时,把它换句话来说,可以使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更加直接,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们找到解题方法。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陈老师,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还告诉我:“这就是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爷爷是潮桥街上开肉铺伙里有名的“神算”。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随爷爷一起去肉铺,实地考察考察。
“施老板,来点儿精肉,做馅儿的,半斤多就行。”
“好来!”
爷爷利索地剁了一小块,一称,六两。
爷爷拉开抽屉,看了看说:“15元一斤,六两,9块钱。”
又来一位,“施老板,帮我斫35斤肋条。”
“好来!”
爷爷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块肋条装进包装袋,递到买主面前。
编号:030
买鞋的发现
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小学五〇二班 李欣然 指导老师 顾振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鞋。来到鞋店,妈妈让营业员给我拿了一双37码的运动鞋,我试了试:“哇!还挺合脚。”接着妈妈又让营业员给她挑了一双,妈妈一试,大小刚好。我觉得妈妈的皮靴很漂亮,就拿来瞧一瞧。不看不知道,看了也不知道:咦?妈妈的鞋码怎么比我的还小?我的鞋是37码,妈妈的鞋是24码。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这鞋上的数字是不是印错了,怎么你的鞋比我的还小,我的是37,你的怎么只有24?”妈妈和营业员一听,笑了起来。营业员阿姨说:“小朋友,鞋上的数字没错,是你理解错了。你的鞋标的是多少‘码’,而你妈妈的鞋标的却是多少‘公分’。”“那我的鞋是多少公分?”营业员阿姨笑着说:“你自己算呀,你把你的鞋码加10,然后再除以2就得出你的鞋是多少公分了。”我算了算: (37+10)÷2=23.5。“我知道了,我的鞋是23.5公分。”营业员阿姨和妈妈点点头。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汇总
———————————————————————————————— 作者:
———————————————————————————————— 日期:
ﻩ
编号:001
换 句 话 说
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 任一鸣 指导老师:陈志刚
[题目1]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的价钱相等。小明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日记本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5斤肋条的价钱
35×12.5
=(30+5)×12.5
=30×12.5+5×12.5 (运用乘法分配律)
=375+62.5 (查表,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37.5(元)
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肉价表,这里还真有学问呢!这里不但运用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爷爷真有数学头脑,数学在生活中真有用处!
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
[题目2]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
我想:把“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得到一个新数”。再想把原来的数看作1倍,新数就是100倍,又可以把“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换句话说成“原数的99倍等于53.46”。这样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53.46÷(100-1)=0.54
解题时,把已知条件“换句话说”,还真能化难为易!
最后,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编号:003
肉价表里的数学知识
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 施鹏飞 指导老师 陈志刚
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把“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价钱相等”换句话说,就是“1本日记本和2本练习本价钱相等”;再把它换句话说,就是“3本日记本和6本练习本价钱相等”,也就是说“3本日记本可以换成6本练习本”。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换句话说就是“买6本练习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这样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原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连买鞋也要用到数学。”妈妈点点头:“对呀!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你就会有更多的数学发现。”
编号:032
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如东县饮泉小学502班 郑佳鑫 指导老师 王爱霞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பைடு நூலகம்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爷爷又拉开抽屉,看了看,说“肋条12块半一斤,35斤,437块半,你给435块钱。”
爷爷的神算还真名不虚传,可爷爷在报价钱之前总在抽屉里看什么呢?我拉开爷爷的抽屉,看到一张表:
原来,爷爷算六两精肉,就是把6斤精肉的价钱90元,除以10(也就是把9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9元;算35斤肋条的价钱,就是用30斤肋条的价钱加上5斤肋条的价钱(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0斤肋条的价钱就是3斤肋条的价钱37.5元,乘10(也就是把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