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论

系统论

“系统论”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俄罗斯“S—400”反导系统
引言:
S—400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防空系统,绝非浪得虚名。

一套完整的S—400防空系统,分为指挥控制站和火力单元两部分,由一套改进型的30K6E指挥控制系统,6到8套98低空导弹发射系统、若干导弹等装备组成。

改进型30K6E指挥系统,包括一部55K6E作战指挥车和一部以上的91H6E车载相控阵雷达系统。

而的火力单元编号为98K6E,每套火力单元又包括1部92H6E多功能雷达车、多部可携带3至4具防空导弹发射筒的运输发射车。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37年在芝加哥哲学讨论会上,他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其基本想法是:从系统观点、整体观点、动态观点出发,把有机体描绘成诸多要素、按严格等级层次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且具有特殊的整体功能。

1945年,贝塔朗菲在《德国科学周刊》上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对系统的共性作了一定的概括,明确提出把一般系统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之后,贝塔朗菲又系统地阐述了一般系统论的科学体系,其代表作是1968年出版的《一般系统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
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

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二、“S—400”反导系统
(一)、诞生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金刚石导弹设计局开始基于S—300PU,展开了S—400防控导弹的设计工作。

经过“曲折”的研
发之路,1999年1月12日,俄军方在阿斯特拉汉州卡普斯金国家靶场进行了S—400防控导弹的首次试验,并与当年正式向外界公开。

俄军方还为导弹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凯旋”。

至2012年底,俄军共计列装8个营96组S—400,并计划到2015年装备23个团的S—400。

(二)、技术特点
指挥系统先进:S—400所用的指挥控制系统是改进型的30K6E,由S—300PMU2所用的83M6E改进而来,可同时指挥8个98K6E导弹系统,每个98K6E可以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

30K6E的作战效率大幅度提高,可同时制导96枚导弹,拦截48个目标。

在抗干扰能力、目标通道的数量以及对高速目标的处理等方面,30K6E均有所提高。

此外,30K6E还能与俄军其他地面指挥系统及航空兵指挥系统实现数据实时连接,整体防控效能大幅提高。

多弹冲天威力大:S—400防控系统中,最大的创新当属多个导弹集成运用。

从目前的各种消息来源推测,S—400防空系统共装备约七种防空导弹,包括射程在400千米的40N6(2013年服役,具体信息还未公布)、射程在250千米的48H6DM(装备主动雷达制导头)、射程在200千米至250千米的48H6E2及48H6E3、射程在120千米的9M96E2,射程在40千米的9M96E,以及至今隐藏在帷幕之后的77N6—N(有消息指将在2014年服役)反弹道导弹。

优化的系统设计:由于S—400的导弹发射及其所用的各种导弹在设计时均使用了模块化?通用化等概念,因而9M96E及9M96E2型导弹能以四枚一组的方式装填在5P85SE2发射发射筒具中。

这样一来,四联装的5P85SE2就可灵活采取多种配弹方式,可以采用大小弹混装的形式(大弹是指48H6E2及9M96E2型导弹)。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一是可以“弹’尽其用,更具目标的情况灵活的选弹,二是可以实现导弹的梯次防御、逐步发射配置,实现对来袭目标的多次有效拦截,提高了对目标的摧毁概率。

此外,由于S—400的导弹发射具与S—300的尺寸相当,S—400因而可以安装和发射装备S—300系统的绝大多数防空导弹。

S—400能迅速建立模块化防空系统,并根据战场态势及战术需要选配不同型号的导弹对抗来袭目标,充分发挥了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代表了未来地面防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S—400还可以与现在大量装备的S—300P系列,甚至是“道尔”“山毛榉”
防空导弹进行高低搭配、组合联网、还可以同俄军A—50U空中预警指挥机及其它军种的雷达预警网进行信息共享,从而充分调动并提升俄军各种防空导弹武器的整体作战能力。

三、结束语
自从“系统论”创立以来,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对诸多科技成果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方面,近年来热议的“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成为各国军队发展的方向。

作为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美国引领了军事科技及军事理论的发
展,其提出的“全球化快速打击系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震慑。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应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抓紧信息化的建设,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

在这之中,系统科学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同时,优化军队体制结构,提升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和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