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事务文书与行政公文的区别篇一:公文及事务性文书根据答复对象,将公文题分为:对老百姓(事务性文书)和对机关(只考行政公文)行政公文模板考前要将框架记牢!!!考试一定要用好!!!考试只用行政公文,分为:上行文:上呈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平行文——没有隶属、同等级别(函、函复,)下行文—--下达下属(通知,意见)。
行政公文分类:通知(3)(发布类通知、指示类通知、事项类通知)、报告(3)、意见(3)、公告、函/函复、会议纪要、命令、决定、通告、通报、议案、请示、批复、(黄色为国考已考过,绿色很可能会考,“请示”省考及事业单位考试会考,其他了解即可)公告、函、会议纪、通告要有可能会考。
通知、报告、意见是已考的,还要多复习。
狭义公文的三个特点:1、政府部门往来的文书2、针对的群体都是公务员3、要做事,要解决某些问题。
除以上之外的是事务性文书。
狭义公文注意点汇总:1、公文有的时候有主送机关,有时没有,能写一定要写。
2、所有的公文题都要有落款,都不用写发文号。
3、“特此公告”后不要加句号等标点符号4、如果题目要求不考虑格式,则可去掉“发文号、主送机关、落款”,只需写“标题、正文”就可以了5、每种公文题都有特定用法用语,一定要记住,例如:通知类,特定用法用语有“特通知如下”或“现通知如下”意见类,特定用法用语有“现就。
提出如下意见”,可能有结束语“望酌情采纳”狭义公文的共同点(都有):标题、发文号、主送机关、正文、落款1、标题:都是“xxx单位关于。
的通知(或意见等)”,各类公文标题都这样。
2、落款(格式非常关键):xxx单位(后面空4格),日期也如此。
3、正文:也是“总1——分2——总3”的结构,总1是缘由,分2是事项,总3是结束语(就是“特此通知/特此报告/特此公告”等,需特别注意)公文题的“看、想、算”:例如:1、题目要求字数不超过400字,则共400/25=16行;2、其中“标题、结束语、落款、日期”各占1行,共4行,则剩余12行;3、假定主体事项部分有n个点,则12/(n+1),“1”代表是开头的缘由。
如此可以确定每个部分需要写几行。
4、另一方法是如果开头缘由确定写2行,则剩下12-2=10行,以10行来确定主体缘由的部分,主体缘由有n个点,则10/n,而得出缘由中的每个点写几行。
注:上述绿色注解部分适用于所有公文的格式,结束语(特此)后不加标点符号。
通知分类:1、发布类通知:(缘由最后一句)经(由)同意,现将某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固定用法】事项部分:可能写对策、重要性结束语:特此通知(三种通知的结束语都有“特此通知”)2、指示类通知:(缘由最后一句)经。
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固定用法】事项部分:指示类通知重点写对策3、事项类通知:(缘由最后一句)经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固定用法】事项部分:写的不是对策是事项通知模板:(一)发布类通知缘由:背景和意义(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模板:...是我们的...,为推进....的科学发展,(意义)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事项部分:对策:一、二、三、注意:1、发布类通知与大作文的不同:前者有固定用法,即是“现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不要写名言警句,只要写官方话语。
3、发文号考试不用写,发文范围(即主送单位)要写清楚二、报告。
(37’40”)可考系数:★★★上行文适用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在实际工作主送单位:是单位要写;是个人(即领导)不写事项部分:由对策改写成事项,做法三、意见(42’50”)可考系数:★★★平行文或下行文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其适用范围相对较大。
有些意见直接由上级指挥机关提出,指导下级机关执行或参照执行。
有些意见则是由某一级机关的职能部门提出,报本级领导机关批准后转发给有关单位或部门执行或参照执行。
根据事项内容,意见的篇幅可长可短。
通知、报告、意见的区别:1.标题不同:2.主送单位不同:报告的主送单位为领导时,省略主送单位,写xxx领导;3.缘由不同:最后一句承接句不同;4.结束语不同:除报告(特此报告)、通知(特此通知)外,意见可能没有结束语;5.都有发送机关和成文日期。
五、函(平行文)可考系数:★★适用范围: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六、会议纪要(结构诡异,请区别看待)篇二:常用行政公文及事务文书常用行政公文及事务文书一、通知通知,是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所使用的公文。
通知的内容与结构:(一)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主要用于部署工作和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其格式内容如下:1.标题。
一般应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
2.主送机关。
应准确写明承办、执行的有关机关名称。
3.正文,即应知应办的事项,是工作通知的核心部分。
通常由缘由、事项和执行要求组成。
首先需要说明开展工作的原因和依据;事项中要交代清楚要求下级“做什么,怎么做,按什么要求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还要写清对通知内容贯彻执行的要求,如“以上通知,望认真贯彻执行”。
较重要的通知还应选用反馈式结语,如“以上通知,在认真贯彻执行的同时,请将执行情况于x日报部”。
4.落款和成文时间。
(二)批转、转发文件性通知这一类通知主要用于批转、转发有关文件,要根据实际情况-1-正确选用。
它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构成。
1.标题。
这类通知的标题很难规范。
通常应写明:谁发文,批转、转发什么机关的什么文以及文种。
标题中除了标明“批转”、“转发”等字样外,还要列出原文件名称。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某一文件层层转发的情况。
当层层转发通知时,标题可能会出现“通知的通知”这种赘语。
为力求精练,标题中可只保留一个“关于”,一个“通知”,并去掉多级转发的中间搭桥单位。
2.正文。
由于这类通知是以转发相关文件为主要目的,所以正文的写作比较简单。
其正文由被转发文件、简要评价(转发机关的“批语”)和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文字应简洁明了。
3.落款和成文时间。
(三)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写作的关键是要素要齐全、事项明确具体、结构完整。
1.标题。
由召集单位、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
2.正文。
包括会议基本情况和具体事项。
开头应概要写明会议的目的、日期、地点、名称、会期等,再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的惯用语引出通知事项。
通知事项要依次写明:会议主要内容、任务和议题;与会人员的范围(职务、人数);报到及开会的时间、地点;应携带的材料和其他有关要求。
3.落款和成文时间。
二、通报-2-通报,是指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
通报的内容与结构:(一)表彰性通报表彰性通报主要用于表彰公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群体。
其内容与结构为:1.标题。
应写明机关名称、通报对象和文种。
2.正文。
表彰性通报的正文由通报事实、分析评价、有关决定说明和希望要求四部分组成。
首先简述先进事迹或典型经验;其次对事迹和经验加以精要的分析评价;再次说明有关表彰决定;最后提出希望和要求。
3.落款和成文时间。
(二)批评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主要用于批评公安工作中错误性质比较严重的反面典型。
其内容与结构为:1.标题。
应写明机关名称、通报对象和文种。
2.正文。
批评性通报的正文由通报事实、分析剖析、处理决定和告诫要求四部分组成。
首先通报错误事实或事故情况;其次精要地分析错误或事故的性质、原因及危害;再次说明处理决定;最后提出告诫和预防要求。
3.落款和成文时间。
(三)情况通报-3-情况通报主要用于通报公安工作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
其内容与结构为:1.标题。
应写明机关名称、通报情况内容和文种。
2.正文。
情况通报的正文由通报情况、原因分析和希望要求三部分组成。
首先概括叙述所通报事件的主要情况,如时、地、人、事、因、果等要素;要注意突出重点,如主要结果、伤亡损失情况等。
其次分析原因,针对有关情况分析原因,揭示本质,常用序号结构法写作。
最后提出希望要求,针对情况特点和事件原因,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
3.落款和成文时间。
三、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一)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适用和性质不同。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询问的陈述性公文;而请示则是向上级提出请求指示和批准的请求性公文。
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对于领导来说只是“阅件”;而请示则是“请求性”公文,对于领导来说就是“办件”。
2.批复的要求不同。
报告一般不用批复;而请示则必须要批复。
3.行文时间不同。
报告一般是在事后(重大的在事中)行文;-4-而请示则必须事先行文,不得先斩后奏。
4.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内容既可以是单一事项,也可以是综合多方面事项;而请示则事项单一,只能一事一请示。
(二)请示的内容与结构1.标题。
请示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其中事由要高度概括请示事项的内容,使其简明准确,一目了然。
2.主送机关。
请示必须标明主送机关,一般是行文机关的直接上级,请示的事项应是主送机关权限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份请示只送一个上级机关。
如有需要,则可以抄送。
不能搞多头请示。
3.正文。
请示的正文包括请示的缘由、请示的事项和请示的要求三部分。
(1)请示的缘由。
用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情况说明“为什么请示”,以引出请示的事项。
这部分是请示写作的重点,它是上级能否顺利批复的关键,因而内容必须明了、充分、实在,具有说服力。
(2)请示的事项。
重点写明请示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同时提出本单位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案,以供上级批复时参考选用。
请示事项必须明确、具体,方案应具可行性。
(3)请示的要求。
常用“特此请示,请审批”、“以上妥否,请审批”等惯用语,提出批复的要求。
4.附件。
不少请示都有附件,请示要充分利用附件。
如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