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设计手册.

换热器设计手册.


如采用:
不同异形管 ; 开槽及加翅片 ;
折流形式;
多孔、高效传热面。
波纹管式传热管
纵向翅片管
横向翅片管
螺旋槽纹管
缩放管
翅片管的截面
管壳式换热器的缺点 流通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通道表面积最小, 即相同流速下,圆管表面积最小 圆管之间不能紧密排列,单位体积换热器的传 热面小,材料消耗大。
4.7.4 其他类型换热器
4.7 换热器
分类: ① 按用途---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再沸器、蒸发器等。

按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
直接接触式:冷、热直接混合。 蓄热式:
冷流体 热流体
th 热 Φ 流 体 th, tc,
w
Φ
冷 流 体
tc
热流体
冷流体
w
蓄热式换热器示意图
流体通过间壁的热交换
间壁式:冷、热两流体由固体壁隔开,不直接接触
说明:
p t
3 NP
② 壳程阻力
对于壳程阻力的计算,由于流动状态比较复杂,计算公式多,
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埃索法:
壳程总阻力:ps (po pip ) F sNs
管束阻力: po Ffo NTC (N B 1 )
2 uo
2 2 2B uo 折流板缺口阻力: pi p N B ( 3.5 ) D 2
单程: 多程: ◆ 多管程:封头内设置分程隔板
单管程→多管程。
◆ 多壳程: 相当于单壳程串联,传热面积↑。
双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
传热面积:
A双 A单 d o Ln
S单
流通截面积:

4
di n
2
1 S 双 S单 2
说明:管程数↑,流通截面积↓,管内流速↑,hi ↑,强化传热。
折流挡板 作用:提高壳程流体湍动程度(Re>100 湍流),ho,强化传热。 冲刷沉积物,减小污垢热阻;
(2)流体通过换热器时阻力的计算 ① 管程阻力
管程总阻力:pt (pi pr ) F t Ns N p
l u 2 每程直管阻力: pi d 2
Ft 结构校正系数,
每程回弯阻力: pr 3
u 2
2
25 2.5 Ft 1.4 19 2 Ft 1.5
(5)管壳式换热器 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
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
即为传热面。
◎ 优点: 单位体积设备所 能提供的传热面 积大, 传热效果好, 结构坚固, 可选用的结构材 料范围宽广, 操作弹性大,
说明:
1 3 po ( ) B
(3)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 任务: 已知某物流流量、初始温度加热(或者冷却)至某一温度,
需要:确定加热(或者冷却)物流和换热设备 A 选择匹配物流: 根据工艺物流的初始温度、目标温度和热负荷
优先选择工艺物流 尽量选择低品位的公用工程 热量恒算方程 算出热负荷、匹配物流的目标温度或者流量
② 提高表面传热系数
* 若hi<<ho,提高h小(hi)的一侧;
* 两侧h相近,应同时提高两侧流体的h。
提高表面传热系数h的方法
◆ 无相变传热
a)提高管内流速
hi Cu 0.8di 0.2
hi u 0.8,
hi di 0.2
如果hi ho,则K hi u 0.8
优点: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设备投资费↓ 代价:流动阻力↑,动力消耗↑,操作费用↑。 经济优化:选择适宜流速,使总费用最低。
(4)套管式换热器
外 管 内 管
套管式换热器
◎ 结构:将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并可用U 形肘管把管段串联起来,每一段直管称作一程。 ◎ 优点:表面传热系数大;逆流流动,平均温差最大;结构简 单;能承受高压。 ◎ 缺点:占地面极大;耗材量大;易泄漏。 ◎应用范围:流量不大,粘度较大,传热面积不多,压强较高
管程 管程 管程 壳程
壳程 壳程
(b) 流速的选择 流速↓,表面传热系数↓,污垢热阻↑,流体阻力↓;

◆ 流速↑,表面传热系数↑,污垢热阻↓,流体阻力↑。
管程和壳程都需要选择适宜的流速 管程 一般流体 易结垢液体 气体 0.5~3 >1 5~30 壳程 0.2~1.5 >0.5 3~15
对于液体,一般粘度越大,要求流速越大
壳程不易机械清洗;
适用: * 壳程流体不易结垢或容易化学清洗; * 壳体与传热管壁温度之差小于50C,否则加膨胀节。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一端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
特点:消除了温差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 结构复杂、成本高; 适用:应用广泛。
c)U形管式换热器
结构:
特点: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2)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 结构:将金属管子绕成各种形状,沉浸在液体中。 ◎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 ◎ 缺点:管外流体的湍流程度低,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管 内易除垢。 ◎强化传热方法:可安装搅拌器。
蛇 管 的 形 状
(3) 喷淋式换热器
直管
水槽
喷淋式冷却器
◎ 结构: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于支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 冷却水由管上方的喷淋。 ◎ 优点:湍流程度高,传热效果好;冷却水在喷林中气化,携 带热量,降低冷却水温度;便于检修和清洗。 ◎ 缺点:喷淋不易均匀,杂质易进入冷却水。 ◎应用范围:多用于冷却管内的热流体。
非工艺物流:流量↑ 流速↑ 工艺物流:流通截面积↓ 管程:单管程→双(多)管程 b)制造人工粗造表面 促进边界层分离,减薄层流底层,强化传热。 c)加设扰流元件 管内装入麻花铁、螺旋圈或金属丝片; 壳程:折流挡板数目↑
增强湍动,破坏层流底层。
◆ 有相变传热 冷凝 :1)采用滴状冷凝, 2)及时排放不冷凝气体,
3)气、液流向一致 ,
4)合理布置冷凝面, 5)利用表面张力 (沟槽 ,金属丝)。
沸腾: 1)保持核状沸腾,
2)制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数。
(2)提高传热推动力 限制:两侧均为工艺物流时,温度不能任意改动。 适用:一侧为公用工程物流(加热蒸汽、冷凝水)时, 其进口温度可调。
例:提高冷却水用量 tc2↓, Δ tm↑ 提高加热蒸气压力 p ↑ ,ts ↑ , Δ tm↑ 蒸发、闪蒸 p ↓ ,ts ↓ , Δ tm↑ (3)增加传热面积 改善传热表面,增加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积。
(c) 流动方式的选择
◆对于同样的进、出口条件,传热量相同,
◆管程
A逆<A并;
或壳程↑,表面传热系数↑,但同时流动阻力↑,
△tm ↓,应权衡确定。
单管程——逆流
200 160
多管程
100
60 110 200 160 160 60 100
60 200
110
100
(d)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规格越小 单位体积传热面积越大 容易结垢、赌塞, 阻力大, 25 2.5,19 2, 25 2, 38 2.5等 制造、检修不便
适用:适用于缺水地区。 缺点:装置比较庞大、占空间多、动力消耗大。
(3)热管换热器 一种新型传热元件。
吸热蒸发端 放热冷凝端
将管内外传热问题转 化为管外~管外传热
导管
芯网
蒸气
可以通过翅片强化 两侧传热


优点:传热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适用:对冷热两侧传热系数都很小的传热过程比较有效。
缺点: 允许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比较低
处理量不大
易渗漏
② 螺旋板式换热器
④ 板壳式换热器
与列管式换热器的区别:板束→管束
板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优点: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坚固,能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压力。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焊接要求高。
(2)空气冷却器
空 气
物料入口
翅片
物料出口
空 气
卧 式 空 冷 器
(1)各种板式换热器 ①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和板面波纹形状
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
板式换热器流向示意图
优点: 板间流动湍流程度高,板片厚度薄,传热系数大 板间缝隙小、结构紧凑、单位容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250~1000 (圆管40~150) 、金属材料消耗量低 具有可拆卸结构,操作灵活性大、、加工容易、检修清洗方便。
4.7.5 换热器网络综合
要确定具有最小的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的换热网络,
并满足把每一过程物流由初始温度达到指定的目标温度。
换热网络综合方法: 夹点技术 —— Linnhoff 调优方法 —— Motard
数学规划法 —— Grossman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圆缺形折流挡板的缺口大小的选择
圆缺形折流挡板的间距的选择 间距太大,表面传热系数下降, 间距太小,阻力增大,不便制造、检修 挡板间距:一般取壳体内径的0.2~1.0倍 我国系列标准: 固定管板:100、150、200、300、450、600、700 浮头式:100、150、200、250、300、350、450、600
管程不易清洗。 适用:可用于高温高压,适用于管程为洁净而不易结垢的流体。
4.7.2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