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12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
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日期4日5日6日7日最高气温(℃)21 14 13 11 天气状况晴多云阴雨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气 2.3 2.6 2.1 5 7 12.6 10.7 13.7 9.7 9.3 3.7 2.3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2.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4.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A.1月份B.6月份C.8月份D.10月份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中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某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5~6题。
5.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6.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 .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读10月25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L沿线区域的天气系统为 ( )A.高压脊B.反气旋C.暖锋D.冷锋8.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是 ( )10.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C.图C中乙地多晴朗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狂风暴雨11.右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动上升 B.无规律的变化C.持续上升 D.没有明显变化12.我国政府提出,到,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③扩大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F能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
”完成13、14题。
13.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 )A.填海造陆 B.砍伐森林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1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C.大力垦荒种粮,增加粮食产量D.禁止使用煤炭等矿物能源读图“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
假定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回答15~16题。
15.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16.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纬度和距海远近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地形和季风环流D.纬度和地形读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甲B.乙 C.丙D.丁18.导致乙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B.伏旱天气的影响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D.准静止锋的影响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0.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如图所示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A.10小时B.16小时C.18小时D.24小时2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B.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C.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D.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读表,完成23、24题。
月份 1 2 3 4 5 6水量盈余率 1.31 1.21 1 0.93 0.71 0.63 月份7 8 9 10 11 12水量盈余率0.78 0.89 1 1.18 1.29 1.4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24.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A.西欧地区 B.东南亚地区C.地中海地区D.中亚地区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 )A.a延长,b增大B.a缩短,b增大C.a缩短,b减小D.a延长,b减小26.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 )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右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模式,据此完成27、28题。
27.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 )A.③④B.④⑤C.⑤⑥ D.①②2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渔场C.⑥附近海域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沿岸气温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可判断箭头所示洋流属于 ( ) A.暖流B.寒流C.上升流D.下降流30.若该图所示是太平洋西岸,此洋流为 ( )A.北太平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千岛寒流D.日本暖流如图所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如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甲处的洋流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 A.①B.② C.③ D.④3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
据图完成33、34题。
33.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 )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东岸④大洋西岸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4.对相邻陆地环境而言,洋流G的影响是()A.加剧了干燥状况B.增加了湿、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降低了干、热程度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其表面水温影响。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等值线图(单位:×0.484 W/m2)。
读图完成35、36题。
35.导致甲、乙两区域海洋—大气热量输送差异的因素最可能的是 (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36.从甲到丙等值线数值逐渐增大,这种现象有助于两地 ( )A.缩小温差 B.物种交流 C.水体交换 D.污染净化读右图,回答37、38题。
37.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8.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和水足迹情况。
据此完成39、40题。
可更新水资源量(109m3)内部水足迹(109m3)外部水足迹(109m3)1.72.2 6.439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4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41.(1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受气压控制,水平方向上气流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2)若甲、乙中有一处是锋面,则锋面为处,根据两侧冷暖气团运动状况,此处为锋,并在图中用锋面的符号标出此锋面。
(3)E、F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地。
(4)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风(风向),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印度半岛盛行风(风向)。
42.(10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2)图甲虚线所示的洋流朝(方向)流动。
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甲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在图乙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上升流的是哪一海区?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题卷 2016.1241.(每空1分) (1)(2)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装 订 线(3)(4)42.(每空1分)(1)(2)(3)、、(4)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号装订线座号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题卷 2016.1241.(每空1分)(1)(2)(3)(4)42.(每空1分)(1)(2)(3)、、(4)座号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2016.121—5 ACBBA 6—10 DDCCC 11—15 ABBBA 16—20 DCBDC 21—25 DCBCC 26—30 BADAD 31—35 DCCAB 36—40 ACBCA 41.(1)高顺时针晴朗干燥(2)乙冷略(准确使用锋面符号)(3)F (4)西北寒冷干燥东北42.(1)南高暖增温增湿(2)南①(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顺时针方向(4)②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