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PPT328
第九章 劳动保障
第十章 劳动就业 第十一章 失业 第十二章 劳动管理
4
4 4 4
讲授(3)、讨论(1)
讲授(2)、讨论(2) 讲授(2)、讨论(2) 讲授(3)、讨论(1)
第1章 导论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劳动经济学
本课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
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贯穿其中,始终围
绕劳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两个层面,引导学生正确 认识在宏观与微观领域内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的 出现新动向、新趋势
课程安排
章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古典学派”
亚当· 斯密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大卫· 李嘉图著名的工资理论,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资 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让· 萨伊的市场法则论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微观经 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基 础。 斯图亚特· 穆勒定型的工资基金学说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 成熟。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的方式,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开启了国
家干预经济,推动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大幕。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劳动和劳动管理活动作 了全面研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经济思想和理论。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价值、劳动二重
性、生产价格理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关于利润、
“制度学派”
埃利· 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886),考察了工会 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 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 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布卢姆《劳动经济学》( 1925 )是第一本正式命名的 教科书,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 资关系、劳工运动等内容。
《荷马史诗》记载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劳动,描述 了劳动分工,歌颂了人的劳动能力
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理想国》都 研究和表述了社会分工思想
古罗马时期的农学家们十分关注劳动经济管理的问题
2)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既十分重视对于主要生产者的 自由法兰克人的人身自由及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定劳 动所得归农户个人所有,又把如何有效地剥削农奴作 为核心,要求庄园管事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督促 农奴“勤于耕种”、不要“虚度工作日”,更具有劳 动经济管理的倾向。 西欧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以行会制度为代表,劳动 经济思想主要是男女平等、集体福利、对某些专业匠 师人数以及取得匠师身份所需的公民资格、财产状况、 投资水平作出种种规定。
制度学派主要侧重于对劳工运动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当 时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市场的力量“被软化、限制, 甚至被社会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所替代”,标志着该学 派以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对就业问题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高度重视。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 经济萧条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的干预
目
教学时间
6 3 3 3
教学形式及学时
讲授(4)、讨论(2) 讲授(2.5)、讨论(0.5) 讲授(2.5)、讨论(0.5) 讲授(2.5)、讨论(0.5)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第六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七章 劳动工资与福利 第八章 工会
4
6 4 3
讲授(3)、讨论(1)
讲授(5)、讨论(1) 讲授(3)、讨论(1) 讲授
地租、工资理论和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关于资 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关于有机构成的理论、劳动力商 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等 等,实现了对古典学派经济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中国劳动经济科学的建立
20世纪20 年代,出版了相关著作,如日本北泽新次朗的 《劳动经济论》(译本),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 朱通九的《劳动经济》等。劳动经济学被认为是研究劳 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起劳动经济学科。1958年,在 高等院校中设置了劳动经济专业,1982 年正式出版了我 国自己的第一部《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任扶善教授主 编)。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 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
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
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 论述;说它年轻,如果以世界上第一本真正以 《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正式出版作为现 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80年。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①贵金属是一国财富的主要形式,而财富源于天然的
禀赋和劳动创造两方面
②立法保护本国的熟练技工,培训本国技工和吸引外 国技工都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③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 ④低利率可促使技工勤劳以及熟练度的提高,物价上
涨对固定收入者的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