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一)高中物理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玻尔认为,围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只能取某些专门的数值,这种现象叫做轨道的量子化。
假设离核最近的第一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1r ,那么第n 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12r n r n =〔n =1,2,3…〕,其中n 叫量子数。
设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在2=n 状态时其等效电流为I ,那么3=n 在状态时等效电流为A .I 23B .I 32C .I 94D .I 278 2.电磁波和机械波相比较:①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②电磁波在任何物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③电磁波、机械波都会发生衍射;④机械波会发生干涉,电磁波可不能发生干涉。
以上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3.如以下图所示,用薄金属板制成直角U 形框,U 形框的a 、b 两面水平放置,将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a 面的中央,让整个装置始终置于水平匀强磁场中;并以水平速度v 向左匀速运动〔v 垂直于B 〕。
U 形框的竖直板c 与v 垂直,在那个运动过程中U 形框的a 板电势低,b 板的电势高。
设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F ,不计a 、b 面由于运动产生的磁场,那么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一定是mg F =B .可能是0=FC .可能是mg F >D .可能是mg F <,)0(≠F4.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觉: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平均;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荷量远远小于星球电荷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开释,恰好处于悬浮状态。
假如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那么依照以上信息能够推断A .小球一定带正电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C.只改变小球的电荷量,从原高度无初速开释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D.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开释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5.化学变化过程中相伴着电子的得失,系统的电势能发生了变化。
下面有关那个咨询题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不变B.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C.氯化钠分子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D.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能6.如以下图所示,让小球P一边贴水面每秒振动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O点是它的初始位置。
图示为观看到的某一时刻的水面波,图中的实线表示水面波的波峰位置,那么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及小球P匀速移动的速度分不是A.0.05m/s、0.025m/s B.0.1m/s、0.05m/sC.0.15m/s、0.125m/s D.0.2m/s、0.1m/s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跳水运动员从10m高跳台,按头下脚上下落时,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那么他从开始下落到入水前一段运动过程,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前一半位移用的时刻短,后一半位移用的时刻长B.前一半时刻内位移短,后一半时刻内位移长C.他将有〝超重〞的感受D.他将感到水面加速上升8.据报道,磁悬浮列车已在上海正式运行。
以下图为某种磁悬浮的原理图,用一种新材料制成一闭合线圈,当它浸入液氮中时,会成为超导体,这时手拿一磁体,使任一磁极向下,放在线圈的正上方,磁体在磁力的作用下便处于悬浮状态。
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在磁体放到线圈正上方的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稳固后,感应电流消逝B .在磁体放到线圈正上方的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稳固后,感应电流仍存在C .假设磁体的下端为N 极,那么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从上往下看〕D .假设磁体的下端为N 极,那么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9.质量相等的曲物体分不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阻力,那么A .两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B .两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时重力势能相同C .两物体从抛出到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受重力的冲量大小相同D .两物体上升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10.如以下图是光在A 、B 、C 三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三种介质的折射率分不为A n 、B n 、C n ;光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不为A v 、B v 、C v ,能够确定A .CB A v v v >> B .BC A v v v >> C .C B A v v v <<D .B C A v v v << 11.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做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
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到的图样差不多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验证。
依照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ph =λ,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kV 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约为35cm 的衍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专门小。
下面所讲的4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A .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B .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C .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D .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远离双缝三、实验题〔此题共2小题,共23分。
〕12.如以下图所示,现有两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R 1、R 2,一个提供恒定电压的电池组,导线假设干,试用以下器材,按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分不接在附图中A 、B 、C 、D 的接线柱上,使它们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并使甲、乙两种电路分不都能同时满足以下三项要求:〔1〕在接线柱A 、C 间接入电源。
〔2〕当开关S 断开时,A 表的指针偏至某一位置〔小于量程的一半〕。
〔3〕当开关S 接通时,A 表的示数为S 断开时的两倍。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的实验:把一根待测金属细丝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以下图所示。
如用单色光垂直照耀,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
某次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3.589=λnm ,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880.28=L mm ,30条明纹间的距离为4.295mm 。
〔两束单色光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干涉条纹为明条纹〕那么:相邻两条明纹的间距 mm ;金属丝直径的运算式D=,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四、运算或论述题〔此题共6小题,共89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讲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开释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这次撞击只能使该彗星自身的运行速度显现每秒0.0001mm 的改变。
探测器上所携带的重达370kg 的彗星〝撞击器〞将以每小时38000km 的速度径直撞向彗星的彗核部分,撞击彗星后融解消逝。
依照以上数据,估算一下彗星的质量是多少?15.如上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m/s 20=v 的速度匀速运行,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夹角︒=30θ,现把一质量10=m kg 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由传送带送到2=h m 的高处,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23=μ,取2m/s 10=g 。
〔1〕试通过运算分析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2〕工件从传送带底端运动至2=h m 高处过程中摩擦力对工件做了多少功?16.〝蹦床〞已成为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床垫正上方1h 高处自由落下,落垫后反弹的高度为2h ,设运动员每次与床垫接触的时刻为t ,求在运动员与床垫接触的时刻内运动员对床垫的平均作用力。
〔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给出了如下的解答:设在时刻t 内,床垫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 ,运动员刚接触床垫时的速率为1v ,刚离开床垫时的速率为2v ,那么由动量定理可知:p Ft ∆=① 12mv mv p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分不有:12121mgh mv = 112gh v = ③ 22221mgh mv = 222gh v =④ 联立式①、式②、式③、式④可得:t gh m gh m F 1222-= ⑤该同学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假设不正确,请指出该同学解答过程中所有的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
17.如以下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正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 。
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亮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如以下图所示,那么进入透亮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亮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 '与原先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 ,透亮体对光的折射率为3。
〔1〕作出后来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 '位置〔重新作图〕。
〔2〕透亮体的厚度为多大?〔3〕光在透亮体里运动的时刻为多长?18.如以下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模型图。
在模型图中半径分不为m 0.21=R 和m 0.82=R 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α斜轨道面上的Q 、Z 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 、B 均与P 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
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P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4/1=μ,2m/s 10=g ,6.037sin =︒,8.037cos =︒。
咨询:〔1〕假设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 处,那么其在P 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2〕假设小车在P 点的初速度为10m /s ,那么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19.如以下图所示,一正方形平面导线框abcd ,经一条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绳与另一正方形平面导线框1111d c b a 相连,轻绳绕过两等高的轻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两线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ad 边和11d a 边是水平的,两线框之间的空间有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下边界MN 和PQ 均与ad 边及11d a 边平行,两边界间的距离为40.78=h cm ,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里。
两线框的边长均为00.40=l cm ,线框abcd 的质量为40.01=m kg ,电阻为Ω=80.01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