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高考模拟卷15套〗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试卷含解析

〖含高考模拟卷15套〗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等量的电荷,相隔较远的距离,两球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为F ,今用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是( ) A .4F B .34F C .8F D .38F 2、在2018年亚运会女子跳远决赛中,中国选手许小令获得铜牌。

在某一跳中,她(可看作质点)水平距离可达6.50 m ,高达1.625 m 。

设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正切值tanα的倒数等于( )A .0.5B .1C .4D .8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环竖直放置,长度为R 的不可伸长轻细绳OA 、OB ,一端固定在圆环上,另一端在圆心O 处连接并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初始时OA 绳处于水平状态。

把圆环沿地面向右缓慢转动,直到OA 绳处于竖直状态,在这个过程中A .OA 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 .OA 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 .OB 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OB 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4、电荷之间的引力会产生势能。

取两电荷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类氢原子核带电荷为+q ,核外电子带电量大小为e ,其引力势能P kqeE r=-,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r 为电子绕原子核圆周运动的半径(此处我们认为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做圆周运动)。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向外辐射光子后,电子的轨道半径从1r 减小到2r ,普朗克常量为h ,那么,该原子释放的光子的频率υ为( )A .2111kqe h r r υ⎛⎫=-⎪⎝⎭B .21112kqe h r r υ⎛⎫=- ⎪⎝⎭C .12113kqe h r r υ⎛⎫=- ⎪⎝⎭D .21113kqe h r r υ⎛⎫=- ⎪⎝⎭5、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重核裂变的是( )A .1441717281N+He O+H −−→B .238234492902U Th+He −−→ C .224112H+H He −−→ D .235114489192056360U+n Ba+Kr+3n −−→6、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动势为8V 、内阻忽略不计。

先使开关S 与1端相连,稍后掷向2端,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 —t 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画出的靠近i 轴的竖立狭长矩形面积表示电容器所带的总电荷量B .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20C C .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44.010-⨯ CD .电容器的电容约为24.010⨯μF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2018年世界排球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与完美配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次比赛中,球员甲接队友的一个传球,在网前L =3.60 m 处起跳,在离地面高H =3.20 m 处将球以v 0=12 m/s 的速度正对球网水平击出,对方球员乙刚好在进攻路线的网前,她可利用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拦网阻击。

假设球员乙的直立和起跳拦网高度分别为h 1=2.50 m 和h 2=2.95 m ,g 取10 m/s 2.下列情景中,球员乙可能拦网成功的是( )A.乙在网前直立不动B.乙在甲击球时同时起跳离地C.乙在甲击球后0.18 s起跳离地D.乙在甲击球前0.3 s起跳离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C.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当两缝间的距离以及挡板和屏的距离一定时,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蓝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小D.光的偏振特征说明光是横波E.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9、关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液体表面存在着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改变时,内能必定改变C.0C︒的铁和0C︒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E.扩散现象在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且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1KB.气体放出热量时,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C.气体之所以能充满整个空间,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十分微弱D.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向外界释放热量,而外界对其做功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3 V的电压表①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 (最大阻值9999.9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很小)。

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____)(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150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0 μA B.250 μA C.500 μA D.1mA1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把按控制变量法做的两个实验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

数据是按加速度的大小排列的。

1 2 3 4 5 6 7 8 9F/N 0.29 0.14 0.29 0.19 0.24 0.29 0.29 0.29 0.34m/kg 0.86 0.36 0.61 0.36 0.36 0.41 0.36 0.31 0.36a/(m·s-2)0.34 0.39 0.48 0.53 0.67 0.71 0.81 0.93 0.94若利用表中数据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则选用物体的质量为m=___________,请在本题给出的坐标纸中作出a-F图像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如图所示,半径为a的圆内有一固定的边长为1.5a的等边三角形框架ABC,框架中心与圆心重合,S 为位于BC边中点处的狭缝.三角形框架内有一水平放置带电的平行金属板,框架与圆之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为m、电量为q,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从P 点由静止经两板间电场加速后通过狭缝S,垂直BC边向下进入磁场并发生偏转.忽略粒子与框架碰撞时能量与电量损失.求:(1)要使粒子进入磁场后第一次打在SB的中点,则加速电场的电压为多大?(2)要使粒子最终仍能回到狭缝S,则加速电场电压满足什么条件?(3)回到狭缝S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4、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甲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长木板右端l=2m处有一竖直固定的弹性挡板,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乙从长木板的左端冲上,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假设长木板与弹性挡板发生碰撞时没有机械能的损失。

(1)滑块乙的初速度大小为v0=3m/s时,滑块乙不会离开长木板甲,则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应为多少?(2)如果滑块乙的初速度大小为v0=11m/s,则长木板甲至少多长时,才能保证滑块乙不会离开长木板甲?15、一细束平行光以一定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等腰直角三棱镜的侧面AB,光线进入棱镜后射向另一侧面AC。

逐渐调整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使AC面恰好无光线射出,测得此时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为45o。

求:(1)该棱镜的折射率。

(2)光束在BC面上的入射角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分析】 【详解】两球之间是吸引力,故假设A 的带电量为Q ,B 的带电量为-Q ,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22kQ F r=,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与A 接触后,A 和C 的电量都为2Q,C 与B 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则C 、B 分开后电量均为4Q-,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22212488Q Q k kQ F F r r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 【详解】从起点A 到最高点B 可看作平抛运动的逆过程,如图所示:许小令做平抛运动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β=0.5,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α=2tanβ=1,则正切值tanα的倒数等于1,故B 正确,ACD 错误。

3、B 【解析】 【详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到重力、OA 绳的拉力1F 、OB 绳的拉力2F 三个力平衡,构成矢量三角形,置于几何圆中如图:在转动的过程中,OA 绳的拉力1F 先增大,转过直径后开始减小,OB 绳的拉力2F 开始处于直径上,转动后一直减小,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4、B 【解析】 【分析】 【详解】电子在r 轨道上圆周运动时,静电引力提供向心力22kqe v m r r= 所以电子的动能为2122K kqeE mv r== 所以原子和电子的总能为2K P kqeE E E r=+=-再由能量关系得1221112kqe E h E E r r ν⎛⎫==-=- ⎪⎝⎭即21112kqe h r r ν⎛⎫=- ⎪⎝⎭故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