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班,含解析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班,含解析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创新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P 31 O 16 H 1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A项,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Δ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钠的电子式:D.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式:C6H12O6【答案】C【解析】【详解】A项、一定条件下,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B项、硫离子含有16个质子,18个核外电子,其中K层2个电子、L层8个电子、M层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项、NaClO为离子化合物,Na+与ClO-之间形成离子键,O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电子式为,故C正确;D项、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和一个醛基,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对应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干燥氢气B.氧化镁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答案】B【解析】A.浓硫酸的脱水性,可以干燥氢气,故A正确;B.因为氧化镁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故B正确;C.常用碳酸氢钠溶液或氢氧化铝来中和胃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D.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石英制造耐酸容器是不对的。

故D错。

本题正确答案:B。

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二氧化硫B.验证漂白性C.验证氧化性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A浓硫酸和铜片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故A对;B验证SO2漂白试剂为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故B错;C 2Na2S+SO2 +2H2O=3S +4 NaOH故C正确;D:SO2+2 NaOH= Na2SO3+ H2O能达到目的。

本题正确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常见物质SO2的制取和性质检验知识。

制取原理可行,SO2漂白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漂白,验证时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元素无正化合价,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W的最高正价为+6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 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健类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X为C元素;Y元素无正化合价,则Y为F元素;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则Z为Na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6价,则W为S元素。

【详解】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元素和S元素同周期,Na的原子半径大于S,故A错误;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 元素,则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C元素,故B正确;C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F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S元素,故C错误;D项、S元素与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硫化碳,只含有共价键,S元素与N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只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应用结构、性质和位置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6.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 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

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不一定有酸性B.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实现FeSO4向FeO(OH)的转化C.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D.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A【解析】【分析】A、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CH3COOH或HCOOCH3;B、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FeO(OH)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C、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均生成五氧化二磷;D、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详解】A项、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CH3COOH或HCOOCH3,CH3COOH具有酸性,而HCOOCH3不具有酸性,故A正确;B项、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FeO(OH)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FeSO4向FeO(OH)的转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项、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均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D项、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详解:A.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 A,A错误;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 A,B错误;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C正确;D.反应2SO 2+O2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 A,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的是()9.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H4++OH−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答案】A【解析】分析:A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B项,氨水为弱碱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C项,Na易失电子形成Na+,Cl易得电子形成Cl-;D项,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

详解:A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18OC2H5+H2O,A项错误;B项,常温下0.1mol·L-1氨水的pH=11.1,溶液中c(OH-)=10-2.9mol·L-1 0.1mol·L-1,氨水为弱碱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NH 3·H2O NH4++OH-,B项正确;C项,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l易得电子形成Cl-,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Na+与Cl-间形成离子键,C项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项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酯化反应的机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电解精炼铜的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