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前筛查及其质量控制

产前筛查及其质量控制

➢ 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由于常常出现淋巴回流障 碍,导致NT的增厚。DS胎儿通常NT > 5mm,亦 可见于18、13三体,Turner 综合征等。
常见可筛查出生缺陷
3.爱德华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
出生发病率1:6000-8000 预产期存活率
---16%存活到孕中期 ---5%存活到预产期
总是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通常只有几天存活期 可以筛查
---年龄风险 ---hAFP,uE3 and hCG水平在孕中期降低
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在于预防
美国人口2亿多人口,我国13亿人,我国的人口是美国 的6倍,但是神经管畸形病例数却是他们的30倍。
预防神经管缺陷出生缺陷刻不容缓
常见可筛查出生缺陷
1.神经管畸形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包括无脑儿和开放性脊柱裂。 无脑儿---为致命性的,可导致流产、死胎或死产; 开放性脊柱裂---可出现瘫痪,二便失禁等症状。
降,20w下降至较低水平,直至分娩 DS在孕中期hCG升高,为胎盘分泌功能增强所致 检出率40%,假阳性率为7% 游离β-hCG 可在孕早期到孕中期(3~22w)检出,稳定性好,检
出率51-67%。
1.3 游离雌三醇(uE3)
是经胎儿肾上腺、肝脏和胎盘合成的一种甾体类激素 DS时下降↓ 可增加筛查阳性率 极低水平/检测不到uE3:
1.5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编码基因定位:9q3.11 由胎盘8~12w)对DS敏感,为早期血清标记物筛查的首选。 检出率60%,假阳性率5%。
2.超声筛查
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NT)
➢ 在孕9~13w介于颈项皮肤和脊柱外软组织之间 的一层半透明组织
神经管缺陷 1984 孕中期唐氏胎儿的孕妇血清AFP水平降低
产前筛查简史
1988 中孕期筛查开始使用三联标志物(AFP, uE3, hCG) 1996 四联标志物(AFP, uE3, hCG, inhA) 1990s 超声检查胎儿颈部透明带(NT) 1990s 早孕期筛查使用血清标志物(PAPP-A, b-hCG) 1996 早孕期使用联合筛查(NT, PAPP-A, b-hCG) 1999 综合筛查(早孕期筛查结合中孕期筛查) 2003 序贯筛查 2004 新型筛查标志物的研究(DV TV PP13 ADAM12 ) 未来? 进一步的表型标志物:基因型标志物
1.1 甲胎蛋白(AFP)
编码基因定位:4q11-12 最早被用来筛查唐氏胎儿的血清标志物,较正常降低23%
左右,原因不明。 单独用于胎儿DS筛查的阳性检出率约为25% 数值增加可能与开发性神经管缺陷有关
1.2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编码基因定位:α-hCG 6q14-q21 β-hCG 19q13.3 胎盘绒毛膜合体滋养层产生,孕8w-10w达高峰后逐渐下
➢ Smith-Lemli-Opitz综合征(C7-还原酶) ➢ 胚胎停止发育 ➢ 胆固醇硫酸酯酶缺陷(X-关联的鱼鳞病)
1.4 抑制素A(Inhibin A)
编码基因定位:7p15-p13 由合胞体滋养层产生 血清二聚体抑制素A在孕10w开始升高,15~25w
保持恒定。 可增加筛查阳性率,价值超过uE3
一、我国出生缺陷现状
每年约2000万的新生儿中,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就有 20~30万
每年新增加先天残疾儿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 人口总数的4%到6%。
全国有残疾人的户数约占总户数的18% 我国出生缺陷残疾数量巨大,不仅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
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严重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
产前筛查流程
知情同意----筛查资料----标本采集----标本运输 实验室检测:
血清标志物浓度测定 计算标志物的MoM值 计算风险概率
结果的告知----高风险孕妇的处理----追踪随访
1.母体血清筛查标志物
AFP(甲胎蛋白) hCG 、β hCG(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uE3(非结合雌三醇) PAPP-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抑制素A(Inhibin A)
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在于预防
三级预防措施是预防出生缺陷不致残或少致残,包括:
➢ 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筛查出来后进行治疗或康复 ➢ 早期发现髋关节脱臼、唇腭裂与先天性心脏病,早手术,可治疗好 ➢ 听力筛查
二、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是指用比较简便、经济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在 广大孕妇人群中筛查出怀有某些先天缺陷的高危胎儿的高 危个体
常见可筛查出生缺陷
2.唐氏综合征(DS)
21-三体綜合征,发病率约为1:600 -1:800
临床特征:
➢ 平均寿命16.2岁,50%的患儿5岁前死 亡,8%超过40岁,2.6%超过50岁。
➢ 智商25-50%,特殊面容,精神、体格 发育迟滞。
➢ 50%器官组织的多发性畸形 (心脏, 消化 道等)
一级预防: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包括婚 前保健、孕期保健、添加营养素等。
二级预防是预防出生缺陷不出生:
➢ 主要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手段实现。 ➢ 产前咨询、遗传咨询; ➢ 产前筛查; ➢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绒毛和脐血取样);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 ➢ 胎儿镜; ➢ 植入前遗传诊断; ➢ 母体外周血胎儿细胞检测
中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
全世界每年500多万出生缺陷 我国每年100多万出生缺陷 先天性心脏病22万 神经管缺陷10万(2002年10.6万) 唇腭裂5万 唐氏综合征约3万 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常见可筛查出生缺陷
1.神经管畸形
我国每年出生神经管畸形10万例,美国每年出生脊柱裂 3500例,
母体血清筛查 超声筛查
产前筛查简史
1930s 唐氏综合征的风险随孕妇的年龄增大而增加 1959 法国遗传学家Lejeune证实唐氏综合征额外多出一条
21号染色体所致 1970s 用孕妇年龄筛查唐氏综合征;孕妇年龄大于等于35岁
等同于“高龄”或“高危”,为高龄孕妇提供羊膜穿刺术 1970s 孕中期神经管缺陷妊娠的母血清AFP升高用AFP筛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