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套)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套)课时跟踪检测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沁园春长沙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两项是( )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四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马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激情满怀。
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飞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力无限。
D.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E.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解析:选BE B项,使用对象不当。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E项,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此处望文生义。
A项,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D项,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
“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
C项,语序不当。
将“出现”和“发展”位置调换。
D项,搭配不当。
将“表达”改为“歌颂”。
3.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解析:选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
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4.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解析:选B B项中的诗句与《沁园春长沙》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A、C、D三项则比较感伤肃杀。
5.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趣贯通的两个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对仗,如“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
下面哪些句子可以组成对仗句?请两两一组选出来。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②二水中分白鹭洲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溪云初起日沉阁⑤山雨欲来风满楼⑥入山深处闻鸟啼⑦乌蒙磅礴走泥丸⑧三山半落青天外⑨近水浅时听鱼声⑩晴川历历汉阳树答:参考答案:①⑦⑧②⑩③④⑤⑥⑨6.依照横线上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要求引用毛泽东的诗词。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舒啸,豪迈坦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境界超然;参考答案:(示例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志向远大。
(示例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领略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激情奔放。
7.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
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
要求:不超过90个字。
答:参考答案: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功后可换取绿E币或现金,绿E币还可兑换日用品。
轻松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二、阅读理解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10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娄山关是遵义的屏障,红军浴血奋战一天攻克此关,这是遵义会议召开后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8.“忆秦娥”是,“娄山关”是。
参考答案:词牌词题9.上阕写景,从触觉写西风的;从视觉描写了和;从听觉描写了、和;渲染了战斗前的气氛。
参考答案:猛烈寒霜晓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紧张激烈10.下阕抒情,情景交融。
第1句抒发了诗人情怀,第2句写登上娄山关所见之景,景中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藐视艰辛的豪迈义无反顾、不怕牺牲(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4题。
采桑子重阳①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②黄花③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九二九年十月[注] 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因“九”是阳数,两阳相重,故名。
②战地:指战场。
③黄花:指野菊花。
《礼·脍》:“鞠有黄华。
”鞠,古“菊”字。
黄华,即黄花。
后人称菊花为黄花。
11.词的上片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地点—,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所嗅之气—,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的心情。
参考答案:重阳战地黄花香喜悦12.词的下片先写秋风劲吹的秋天不似春风和煦的春天,然后一转,指出却“胜似春光”的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对打破旧世界的战场上的秋风进行了赞美,而实际上是赞美。
(结合当时背景及上片“战地”来回答) 参考答案:蓬勃发展的工农革命运动13.“寥廓”一词在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是指,此处应解释为。
参考答案:宇宙的广阔高远辽阔14.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词人在革命事业初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信念坚定、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易老”“难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解析:选B “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错,而是表现当时毛泽东坚定的信仰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注]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注] 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词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
E.“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解析:选CD C项,“华丽的词藻”不正确,词人的语言是平实的。
D项,“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错,词人心情并不振奋,美好的春景更反衬了词人内心的忧郁。
16.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表达了词人内心凄凉孤寂、思念故乡的感情。
“鸿雁”常与传递书信相关,“不闻鸿雁信”表达了词人思乡而不得音讯的苦恼;“鹧鸪”啼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勾起了词人对故旧的思念;“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课时跟踪检测(二)诗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鲁豫的阳光招牌笑容,非常具有亲和力。
她待人一向态度谦和,不论遇谁,都付之一笑....。
B.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C.学习新诗,就不能不注意到新诗的流派现象,从史料上看,新诗的流派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D.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解析:选B A项,“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句中指友善,不合语境。
B项,“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C项,“异彩纷呈”,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
不能形容“流派”,且与“呈现”重复。
D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合语境。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B.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C. 《五四放歌》《天路》《致橡树》……近日,2016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迎新春·诵经典”大学生专场诵读会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拉开了序幕。
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解析:选C A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语序不当。
“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放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修饰限定承办演出的时间段;D 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和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B.②③⑤①④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解析:选B 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同时”等词语。
4.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B.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解析:选A 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