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 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 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3.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 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 多由大复方组成4.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 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 含有多种中药材D.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5. 首次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品种并分为一部、二部的《中国药典》版本是()A. 1953B. 1963C. 1977D. 19856. 取样的原则是()A. 具有一定的数量B. 在效期内取样C. 均匀合理D. 不能被污染7.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 完整、清晰B. 完整、具体C. 真实、完整、具体D. 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 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 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 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2.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压榨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升华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溶剂提取法3.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分离精制方法有()A. 液-液萃取法B. 固-液萃取法C. 盐析法D. 结晶法E. 透析法二、简答题1. 药品标准的含义是什么?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 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第二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鉴别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A. 外观B. 优劣C. 真伪D. 纯度2. 鉴别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常用的方法是()A. 醋酐-浓硫酸反应B. 盐酸-镁粉反应C. 三氯化铁反应D. 茚三酮反应3.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适用于()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份制剂的鉴别B. 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C. 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D. 用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4. 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 UV法B. GC法C. TLC法D. HPLC法5. 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A. 硅胶GB. 微晶纤维素束C. 硅藻土D. 氧化铝6. 用TLC法鉴别黄柏和黄连(小檗碱)等药味时,展开剂中常加入()A. 浓氨试液B. 甲酸C. 冰醋酸D. 氯化钠7. 在手工制备薄层板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与几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A. 1B. 2C. 3D. 48. 硅胶薄层板活化的条件为()A. 105℃,30分钟B. 110℃,30分钟C. 100℃,30分钟D. 110℃,20分钟9. 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A. 200-400nmB. 100-300nmC. 600-900nmD. 100-400nm10. 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A. 含有挥发性成分B. 含有无机成分C. 不能制成衍生物D. 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的(二)多项选择题1. 中成药的性状鉴别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实现()A. 眼看B. 水试C. 鼻闻D. 火试E. 口尝2. 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方法主要有()A. 化学反应鉴别法B. 显微鉴别法C. 升华法D. 光谱法E. 色谱法3. 中药制剂中可测定的物理常数有()A. 折光率B. 相对密度C. 比旋度D. 熔点E. 吸收度4. 对蜜丸进行显微鉴别时,可采用哪些方法使粘结组织解离()A. 气相色谱法B. 氢氧化钾法C. 升华法D. 硝铬酸法E. 氯酸钾法5. TLC使用的材料有()A. 薄层板B. 涂布器C. 展开缸D. 柱温箱E. 点样器材二、简答题1. 中药制剂性状鉴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中药制剂的性状是对药品颜色和外表的感官描述。
中药制剂性状鉴别的内容主要包括颜色、形态、大小、形状、气、味、表面特征及手试、水试、火试等。
2. 试述中药制剂显微鉴别的特点。
显微鉴别是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等微观特征,以此鉴别药材品种和质量的方法。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与单味中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相比较要复杂的多。
在选择制剂的显微鉴别指标时,要对处方中各药味逐一分析比较,考虑选用能相互区别、互不干扰,能表明该药味存在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
目前处方中每一味药多用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作为鉴别指标。
3. TLC鉴别法中为何有时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TLC鉴别中,采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什么?TLC鉴别法中,有时只用对照品无法准确检验出制剂投料的真实性,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可以克服这一不足之处。
TLC鉴别中,采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可以排除干扰,确定该鉴别的专属性。
4. 气相色谱鉴别最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哪些制剂?气相色谱鉴别最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含有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的制剂。
5. 目前质量标准研究中定性鉴别的原则是什么?中药制剂检验首先应通过定性鉴别综合判断制剂的真伪,符合规定者,可继续进行检查和含量测定;否则,则直接定性为假药。
三、实例分析排石颗粒的鉴别:取本品1袋,研细,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回答下列问题:⑴《中国药典》收载的对照品除化学对照品外,还有对照药材和对照提取物⑵展开剂中甲酸的作用是提高分离效果⑶若需要展开剂35mL,应如何配制?甲苯24mL,乙酸乙酯10mL,甲酸1mL第三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毫克以下()A. 0.1mgB. 0.2mgC. 0.3mgD. 0.5mg2. 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毫克()A. 0.2mgB. 0.3mgC. 0.5mgD. 5mg3. 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 减少甲苯的挥发B. 减少甲苯与微量水混溶C. 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D. 减少水的挥发4. 检查崩解时限的剂型是()A. 大蜜丸B. 片剂C. 散剂D. 胶剂5. 检查片剂崩解时限时应取样品的片数为()A. 4片B. 5片C. 6片D. 8片6.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相对密度时的温度为()A. 20℃B. 25℃C. 15℃D. 4 ℃7. 外观均匀度是哪种剂型的检查项目()A. 颗粒剂B. 片剂C. 散剂D. 软膏剂8. 显微镜法中的粒度,系以何种仪器下观察到微粒的长度()A. 显微镜B. 放大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9. 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3.0%的剂型是()A. 蜜丸B. 不含糖块状茶剂C. 含糖块状茶剂D. 散剂10. pH值测定法主要是测定药品水溶液的()A. 氢离子浓度B. 氢离子活度C. 氢氧根离子活度D. 氢氧根离子浓度11. 乙醇量系指制剂在何种温度时乙醇的含量(V/V%)()A. 20℃B. 40℃C. 25℃D. 任意温度12. 用GC法测定乙醇量时常采用的定量方法为()A. 外标法B.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C. 外标一点法D. 内标对比法13. 某药检所进行某中成药的水分检查(烘干法),测定数据如下:仪器:AE-200电子天平,DHG-102型电热干燥箱;破碎度:直径‹3mm;干燥温度:105℃;室温:19℃;扁瓶恒重:23.7557g 23.755g;供试品重3.2673g;扁瓶加供试品干燥5h称重:26.6282g;再干燥1小时称重:26.6252g。
则该中成药的水分含量(%)为()A. 10.2% B. 11.2%C. 12.2%D. 13.2%14. 今有一批二冬膏(煎膏剂)需检查其相对密度,方法如下:称取二冬膏10.26g,加水20.52g混匀,作为供试液,按相对密度检查法测定,已知比重瓶(20mL)重24.26g,充满供试液后共重46.48g,充满水后共重44.26g,则该批二冬膏的相对密度为()A. 3.33g/ mLB. 3.0g/ mLC. 2.222g/ mLD. 1.111g/ mL15.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是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哪部分内容中()A. 凡例B. 附录C. 正文D. 索引16.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A. 最大允许量B. 最小允许量C. 含量D. 含量范围17. 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取肉桂油10mL,加水10mL与盐酸1滴,振摇后,通硫化氢气使饱和,水层与油层均不得变色。
该杂质检查方法为()A. 目视比色法B. 目视比浊法C. 灵敏度法D. 含量测定法18. 若中药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中药中含有()A. 杂质B. 一般杂质C. 特殊杂质D. 掺杂物19. 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所选择的滤纸是()A. 无灰滤纸B. 慢速定性滤纸C. 中性定性滤纸D. 快速定性滤纸20. 灰分测定时,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几号筛()A. 一号筛B. 二号筛C. 三号筛D. 四号筛21. 古蔡氏法检砷时,产生的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的作用生成砷斑()A. 氯化汞B. 溴化汞C. 碘化汞D. 硫化汞22. 砷盐检查法中,在检砷装置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吸收砷化氢B. 吸收溴化氢C. 吸收硫化氢D. 吸收氯化氢23. 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是比较供试液管和对照液管的()A. 颜色深浅B. 浑浊程度C. 沉淀颗粒D. 产生气体量24. 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的最佳pH是()A. 2.5B. 3.5C. 4.5D. 5.52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品中如含高铁盐可加入何种物质而消除干扰()A. 维生素CB. 硫化钠C. 盐酸D. 硫酸26. 古蔡氏检砷法中,加入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主要作用是()A. 将As5+还原As3+B. 将As3+氧化As5+C. 排除硫化物的干扰D. 加快氢气的产生27. 古蔡氏法检查砷盐,制备标准砷斑应吸取标准砷溶液的量为()A. 1µgB. 2µgC. 1mLD. 2mL28. 取标准铅溶液(每1mL相当于0.01mgPb)2mL,供试品2g,依法检查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