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结构的奥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复习目的】:
1.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物质三态及其转化。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 认识化学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4.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重要区别,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5.物质组成的表示。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根)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并学会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复习重难点】
1、原子的构成;
2、2、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重要区别,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例1:(2016)23.(2分)右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
(1)物质A是( )(选填序号)。
a.浓氨水b.浓硫酸c.浓盐酸
(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例2:课堂上。
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金属钠熔化成小球,一段时间,金属钠燃烧起来发出黄色火焰。
小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是_______。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阴离子(O22-)构成,则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小英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物质名称组成物质的元素
(用符号表示)
物质组成
(用化学式表示)
构成物质的微粒
(用符号表示)
物质类别
(单质、化合物)
钠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氧气__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氧化钠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进入钠原子,我发现:a.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竟然那么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远;d.我数了数,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居然是一样的;e.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都差不多;f.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钠原子的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有错误的一句是_______(填序号),正确的说法是____。
【练习反馈】
1、右图表示某物质微观形成过程。
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
问题:
(1)图示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2)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电子形成离子。
A 紫色石蕊
2、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
(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
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若先在小试管
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
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
的,一条是晾干的。
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
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________ ______;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_______【体系构建】
思考: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些?水、氧气、汞、氦气、氯化钠分别是由什么粒子构成?
2.分子与原子有什么本质区别?试以水通电分解为例说明。
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各有什么特点?这种不同对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
5.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有何异同?分别以Mg和Mg+2、Cl和Cl-为例加以说明。
7.下列物质:①氦气②水③铁④烧碱⑤氢气⑥乙醇,其中那些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单
质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什么不同?
8.下图所示,“○”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下面的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
化合物?单质分子与化合物分子有何不同?
9.小结: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等粒子
构成的。
10.化学式的书写及计算
例:2.某种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4
D.+5
【巩固练习】
1.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 C.O2D.Fe
2.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 D.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3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
4.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6.下面左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右图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 )左图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 ;右图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
( 2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3 个氟原子________ ;钠离子__________
( 3 )钠元素属于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左图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7.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
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3个氧分子B.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
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D.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8.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
9.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
(1)若“”表示一个甲烷分子,则“”表示(填写化学符号),甲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10.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 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根据上述微观模拟图,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