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0261行政法学自考集训高频考点串讲笔记
00261行政法学自考集训高频考点串讲笔记
·
!
行政法学串讲资料(课程代码:00261) 第一章绪论 一、行政法的概述 P45: 1.行政法的概念 P48: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 和原 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 称。 2.行政法的特点 P52: (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 ①行政法的内容广泛。②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③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 织在 一起。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P74: (1)概念: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 任的组织。 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②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③行政 主体 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④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
2 / 20 (3)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 (4)国家行政机关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
·
!
国务院因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职权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A.行政法规的制定权,行政措施的规定权,行政决定的领导、监督权;
C.对全国各项行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权;
D.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
(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4)行政法的确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2.行政法的作用 P61:
(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
(2)特征: ①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②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③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系中享有的权 ④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3)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 b.客体: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行为 c.内容:指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
利和承担的义务。
⑤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
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三、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P60:
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P60:
(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 公民
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③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④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
⑤国务院的办公和办事机构:
(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3)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1互/ 2相0 依赖,不可偏废。
·
!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P66: 1.地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原则中最主要、最具有普遍价值的原则,是行政法存在的基础, 离开 这些原则,也就无所谓行政法了。 2.分类: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 合理 性原则。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 P67: (1)法律保留原则: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 之。 积极要求行政活动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2)法律优先原则: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消极禁止行政 机关 违反现行法律; 三、行政合理性原则 P69: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5)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
具体内容:①行政公开原则(a.行政行为内容公开;b.行政过程公开;c.行政信息公开);②行政公正原 则;③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采取某项措施时,必须权衡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和个人或组 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 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而且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例。);④信赖保护原则;⑤尊重 和保障人权
3.行政法的分类P52 ①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一般行政法、特别行政法; ②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实体行政法、程序行政法; ③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监督行政行为法。 二、行政法关系 P54: 1.含义:行政法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1)受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2)行政法关系是由行政法调整而 形成 的。(3)行政法关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 2.行政法律关系 P54: (1)含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
(2)行政职权:①行政立法权;②行政决策权;③行政决定权;④行政命令权;⑤行政执行权;⑥行政 制裁权;⑦行政强制措施权;⑧行政强制执行权;⑨行政委托、监督权;⑩行政司法权;⑪行政组织法上 的其他行政职权。
(3)行政优益权:行政职权具有优先性的特点,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行政优 先权和行政受益权。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组合构成行政优益权。 二、国家行政机关 P82: 1.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 按照 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 相应的社 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 2.特征 P83: (1)国家行政机关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 (2)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