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去看海。
专门为看海出门的事这还是第一次。
从孩童时期算起大约40年,在湘南的海边生活过来,所以用不着专门的盯着海看。
可能因我原来就是对风景感觉迟钝的人,所以对方如果是海这样的庞然大物的话,自己一方无论如何用力也无济于事。
只有不去惊动他。
他和太阳公公是同类,本不是从正面可欣赏的东西,是在那里安静的呆着才让人放心这种性质的东西。
我这样想着。
在大山怀抱中长大的人对山也一定怀有和我相似的感觉吧,而我进到大山深处时,会感到奇怪的焦躁不安,想要立刻逃回山外去。
因为这种原因,海也好山也好,景色优美的地方就让给新婚夫妇和老年旅游团去吧。
而自己感到有趣的则是公开表白“景色还是比不上人,再好的名胜还是比不上东京”这些平常遭农村人反感的话。
但是只有这次似乎不可以这么说。
无论如何这三天也得看着海度过—如果不这样的话,想回也回不去—是如此的悲壮之旅。
实际上我看日本海这还是第一次,虽然在玄界滩稍稍乘坐像游船似的船走过是走过,但那好像不能计入“看”的范畴。
并且如刚才所说,以海边长大的人的安心感,不管看到哪里的海也只不过想:啊,就那么回事。
”并对它不曾看过30秒以上。
日本海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吧,这样轻视地想,完全没有期待,在看之前担心可能会没有什么可报告的,于是想到也不可能中途不愿意就逃回来,便心生一计,决定带上一个健壮的朋友一起去。
是位以前从电视台一起工作时起就一直喝酒交往过来的老朋友、很对脾气的M君。
我给他打电话说:“有没有意思去山阴两二天,去吃螃蟹?”并对他说了“你什么也不用干,每晚泡温泉喝酒就行了”之类的好听的话。
而实际上我是企图把他作为摄影师和包雇的租赁汽车司机来使用的,像是欺骗凶恶鳖鱼的因蟠的白兔一样。
就这样,两个不懂风雅的男人结伴出发了。
来了一看,日本海是狂暴的海—这句话,作为徘句字数超出规定,作为结论又过于荒谬而不成体统,但作为我来说因是真实感觉所以没有办法,而且还不是从远处看的印象。
是将近两个小时在小船上挤来挤去,相当腻烦后的老实的感想。
前一天的下午,从京都出发,乘坐山阴本线的柴油机车的火车呕当呕当地北上,从还隐约可见斑斑点点残雪的但马的山谷穿过,在城崎一带迎来落日。
然后钻过山洞,再走一小会儿终于看到了日本海。
用地图来说的话,是竹野滨的附近,山阴海岸公园的正中央。
对我来说是初次见面,也就是连对方的脸也不很清楚的程度。
初春的暮色里,看到它那似有似无的微弱的影子,犹如静静地叹息着一般,眼下只能说声“果然如此啊”,详细的明天早上再说。
于是在滨坂下车,当晚好好地泡泡温泉村的温泉后就睡下。
光从陆地看海还不算本事,所以计划明天乘游船从滨坂到香住,到海中公园览胜。
早上起来一看,天空与预想相反是个好天,据说恰好游船也是从今天—3月巧日开始通航,抚摸着因早晨洗澡而光光的脸,乘出租车奔向码头。
滨坂港是一个好像哪里都见得到的山阴的海港。
一字排开一长串好像电器店门前似的挂着很多灯泡的渔船,那是钓墨鱼的船吧?早上阳光的照射下,透过哗啦啦涌向脚边的水看到长势很好的藻类在摇动。
不管看哪里的海,最近大体都是先要透过水来看的,是干净的还是混浊的。
我想过去的人们可能想不到这样的事吧。
那时海水不论在哪里清澈透明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只知道脏的海已经很久了。
或许对这里当地人说请你想象一下漆黑的海是无理的要求。
总之,初次见到的日本海的海水之干净,是留下深刻印象的。
隔过大堤向大海看去,波与涛全然不见,蓝蓝的大海展成一片。
日本海清澈而平静,让人觉得如果用波涛汹涌的灰色这一类一般描写大海的词来形容它的话,那简直要遭报应的。
但是,并非如此,我们被骗了。
一旦乘船走到海里,就终于明白了。
是外行人的天真,还是远眺与近望的巨大差异呢?急转直下一下子形成了日本海的确是狂暴的海的伟大发现。
真是不明白啊!我们乘坐的船,是号称“以雄伟为自豪的大型观光船”第一日本海号,这种事先宣传先不去管它,实际上是条把普通的渔船稍稍造得胖一点的小型船,写着定员50名。
因为船体很轻,于是摇摆也就激烈。
还不仅仅是摇摆,感觉就像蝗虫一样在水面上蹦跳。
一起乘坐的是老人很显眼的30名左右的团队。
这种时候作为常理,让老人和妇女坐进榻榻米的船舱,年轻人留在了甲板上。
真受不了。
摇摆、蹦跳、淋水,要是不留神的话,还可能连同板凳一起被拖到海里去。
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赳超时,头险些碰到铁柱卜。
“不会出事吧?内心不这么想的人是非常不怕死的人吧。
我虽然并非不会游泳,但这次仅仅是为看日本海而来的,所以游泳想让给下次的机会。
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在船尾将两脚站稳,并且一只手牢牢抓住铁柱,防止自己跌落下去。
虽说是初春,但海风还是有些刺骨。
早上洗澡时暖热的脸和手瞬间就冻透,失去了知觉。
尽管如此我没有偷懒反而格外慎重,所以在雨衣里扎实地套上冬天的围巾,连毛手套都戴上了,可谓全副武装。
应该紧随我们之后出发的第二日本海号,刚才乘上去一群好像是女学生的乘客,现在可能正在发着巨大的娇声惊叫吧。
上那艘船上就好了,我遗憾不已。
可能是因为没有导游小姐,船长兼驾驶员的大叔一个人开始了播音。
虽然不够流畅,但却是很有味道的解说。
不过,由于风很大,在船尾的我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
因为从滨坂到香住不足两小时的路程里,奇岩怪石连续不断,并且各自都有名字,所以解说很忙碌,接连不断地一直说着。
因像乌龟故名龟岛有两个洞的眼睛岛因有书页样的褶皱所以叫页岩因顶上长着松树而叫松岛窗岩、蜂巢岩、恺袖以这种方式介绍着。
里面还有拥有两个侧面,从另一面看很像印第安人的脸的。
洞门的命名亦然:因朝阳能照射进来故叫做旭洞门因内部形状而叫吊钟洞门世上似乎也有见到大的岩石或洞窟就无比兴奋的人,想必这里是让这些人无法按捺得住的景观。
人似乎大都会有见到洞窟的话就要进去量量大小,见到岩石就要猜猜它像什么的习惯。
以懒户内来说的话或许是鹜羽山这样的地方吧,那一带的海湾好像有叫做象岩的岩石。
热情的解说值得感谢,但不能听得很清楚,以及最开始时溅的水使眼镜因潮水的私糊而模糊,所以哪个是什么岩一点也分不清,好像冷不防被沙迷了眼似的。
船沿着绝壁以一定的速度前进,但洞门却不能靠近。
广播说道: “今天因为稍稍有些浪,所以二,’二”省略了岩洞的参观,直接前行。
果然,日本海是狂暴的海,在这一瞬间我这么想到。
(这还是“稍稍?”)那么怎样才是“相当”的呢?我在广岛、冈山曾乘过帆船、快艇,但如此“雄伟”的感觉没有一体验过。
乘军舰行驶到太平洋上时,实在是心旷神怡。
因此我感觉到我好像明白了—即使有这种程度的波浪,以这种大小的小船不断地前往,这好像正是日本海的风格。
这样想着看去,在稍稍有点距离的海上孤零零地竖起的岩礁上,一群海鸽鹅盘踞在那里,频频翘首环视周围。
这种什么也不是的光景却让我不悦地看到了黑压压的不祥。
感觉到令人毛骨惊然、深不见底的恐怖的海。
而且天空要是阴的话这种恐怖一定会更加增大。
在太平洋一侧居住的话,想到对面是美国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而这里海平线的对面是过去的满洲(因日本的侵略曾在现在中国东北部制造了所谓的“满洲国”—编者注)及苏联领土等等,在头脑中描画地图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一种异常的无边无际的感觉。
过了设有灯塔的伊桩呷后向背后仰望,崖的上面像贴上去似的,有一团人家。
借用导游的话来说“是平家衰败后的家族”。
这个败落的家族村落过去水、电、电话都没有,与周围完全隔绝着。
但是战争时那里建立了军队的监视所,于是通了道路,沾它的光才方便了。
对我来说比起奇岩怪石的解说来,这样的事更让我感兴趣。
虽然不是来会他们的,但听说平家村落里美男美女有很多。
在这样那样说着讲着的过程中,船舱里的女人好像有几个因晕船而呕吐了。
终于到了香住港,看到出来的人中有用手!b白捂着嘴的,也有脸色苍自奔向码头厕所的,多数是阿姨们,很值得可怜。
连本不晕船的我也有点站不稳。
冒着波浪拼命地按快门的M君的脸色也不好看,据说他下月因采访要乘油轮去波斯湾。
巨型油轮固然不错,但“以雄伟为自豪的大型观光船”也相当了得,说是“游览”更接近于“苦行”,对晕船的人来说,是会把奇岩怪石看成是地狱景象的宝贵的两小时。
以不稳当的脚步徘徊在安静的香住街头,进了面条店,吃下一碗热热的素面,才缓过气来。
“海还是最好从远处看啊!”“完全正确!”于是决定接下来要从陆地上悠闲地观海,先去鸟取县。
在鸟取租了一台车站租赁的汽车,由比我技术好的M君驾驶,先横着从大沙丘旁边直接驶过,上了网代、田后、浦富的观光公路。
奇岩怪石的噩梦之后,这里的海的美丽的表情里有着让人放松的东西。
民营旅馆排成一串,低屋檐下晾晒着渔网,挂着渔具,洗的衣服飘功着,狭小的胡同里孩子们在玩耍。
汽车徐徐驶进这样千篇一律的渔家。
在这种生活的气息里也有着让旅行者安心的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一反常态地安静了下来。
要说真的令人大动旅情的,在我身上好像既不是因为看到漂亮的景色也不是因为参观了名胜古一迹。
而是一个积满灰尘的红色邮筒映人眼帘,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乡村街道上,孤零零地伫立在下午没有人迹的马路上,使我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宣布去旅游,原以为从生活中逃了出去,可最后即使去了别的地方又会看到别人的生活,所以出来的意义好像也就没有了。
我到底还是“人胜于景”派,还是彻头彻尾的乡土生活派。
向田后港的码头前进,从乱七八糟的窄坡道下行的同时我想起了伊豆的仲木。
当然那里与这里地形和风光都不一样。
那是去年因下田冲地震蒙受接近毁灭性灾害的那个村落,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我因拍摄外景在那里的民营旅馆住过一星期。
那虽是十几年前的事,但当时正值民营旅馆成风的时候。
鱼也好吃,全家出动的服务也不是普通旅馆能比的。
感觉可打满分,没有可指责的地方。
虽是如此,我却总觉得有种愧疚感,心不得安宁。
到现在好像明白了。
我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像这样被他人的生活占满整个心间于是,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旅游啊在码头的突出部停车,下车。
仿佛是渔船全都出去了,仅仅在被长堤围起来的像池塘一样的水面上可见垂钓的人。
万籁俱寂。
话虽如此,是个好天。
在山阴好像有个说法:“盒饭忘了也不要忘了伞。
”但我是把伞收到提包底处,光惦记着盒饭的事。
刚才也是,为了来这里买了车站蟹肉寿司盒饭来,现在看着眼前的大海,两人在汽车里吃了起来。
应该从这里绕浦富返回鸟取沙丘的。
但我适当地调整时间,想看一看沙丘的落日过程。
但是好像稍稍早了点。
尽量慢点走。
因为想在太阳向沙丘的那一边落下的时候走到。
”虽然是第一次看的地方,却像很了解情况似的对M君开车提出要求。
但是我在沙丘人口处感觉不太良好,仅看见商店的招牌林立,缆车在行走,又只听说有拍纪念照的骆驼。
于是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于是,在进人沙丘前,在稍稍远一点的地方,也就是连接沙丘北端的海岸边,我让停下了车。
这里是背后紧靠防沙林,极其常见的狭窄的海滨沙滩。
乍一看与湘南一带的海岸毫无不同。
但是比起海的蓝来,沙的美更为夺目。
我忘记了看海,蹲下去把沙捧到手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