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如何鉴别酸碱盐

初中化学如何鉴别酸碱盐


⑵ B与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H2SO4+ BaCl2→BaSO4↓+2HCl
谢谢!
作业:考纲P123-124,
谈 谈 本 课 的 收 获
• • • • • • • • • •
1、物理方法 ①颜色 ②溶解性 ③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2、化学方法:(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沉淀) ①酸碱指示剂 ②酸液法 ③碱液法 ④盐溶液法
步骤1 A与B混合 A与C混合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 步骤2 实验现象 B与BaCl2 产生白色 溶液混合 沉淀 D与BaCl2 无明显现 溶液混合 象
A与D混合
有气泡产生
Na2CO3 ⑴ 四瓶无色液体分别是A_______ NaOH D_______ HCl C_______
H2SO4 B_______
④硫酸铜,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
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鉴别出的 顺序是__________ ④、 ③ 、②、

谈 谈 本 课 的 收 获
1、原理正确 2、步骤简单 3、现象明显(无干扰) 4、结论正确
例题5 :为了鉴别硫酸、盐酸、氢氧化钠、 碳酸钠四瓶无色液体,将它们分别编号A、 B、C、D,按下列步骤实验:
8、用 Fe(OH)3
分别滴加样品 溶液到Fe(OH)3 的试管中
能使红褐色固体 溶解的是盐酸, 不能的是氯化钠
例题2: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 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 末,它们分别是CaCO3、Na2CO3、Na2SO4, 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各取少量加水溶解 (物理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 论 不溶于水的 是CaCO3
在固体已溶解的两个 有气泡产生的是 步骤二 (化学方法) 试管中,分别滴加稀 Na2CO3无现象的
盐酸
是Na2SO4
例题3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
H2SO4、Ca(OH)2三种无色溶液鉴
别出来,它是 ( B 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氯化铁溶液
例题4 : 有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①稀硫酸,
(2)加入少量试剂
(3)观察实验现象
可靠的结论。
(4)得出结论。
方法 1、闻气味 2、蒸发 3、测pH值 4、用紫色 石蕊试剂
实验操作 用手扇,闻一下 用蒸发皿蒸发 用玻棒蘸取样品溶 液蘸在pH试纸上 取样,滴加石蕊
现象与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 酸(盐酸有挥发性) PH<7是盐酸, PH=7的是氯化钠 石蕊变红的是盐酸, 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是 氯化钠溶液
一、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 蓝色溶液: 可溶性铜盐 • 黄(棕)色溶液:可溶性铁盐 • 蓝色沉淀: Cu(OH)2 • 红褐色沉淀: Fe(OH)3 •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白色不溶于酸沉淀: BaSO4, AgCl
二、常见酸碱盐的一般检验方法
物质 酸性溶液 检验方法 现象
取样滴加紫色 石蕊变红 石蕊或测PH值 PH<7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或 石蕊变蓝,酚酞 碱性溶液 无色酚酞或测PH值 变红 PH>7 盐酸及可溶 取样滴加硝酸银 有白色沉淀生成 性盐酸盐 溶液、稀硝酸 硫酸及可溶 取样滴加氯化钡或硝 有白色沉淀生成 性硫酸盐 酸钡溶液、稀硝酸 碳酸盐(以 取样滴加稀盐酸溶液 有气泡产生 碳酸钠为例) 或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盐充食盐,吃碗米粉就中毒!
上海松江查获工业盐冒充食盐窝点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高毒性化学 物质,但其颜色、形状、味觉和食用盐相 似。食用工业盐后轻者出现一系列中毒症 状,重者死亡。 • 工业盐可用水进行检验:取5克试样放入瓷 碗中,加冷水250毫克,同时用手搅拌,水 温急剧下降的是亚硝酸钠。 • 因为亚硝酸钠溶解时吸收的热量比食盐大, 而且吸热速度快。
例1 : 现在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 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样品,请你 用在只使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操作的 情况下,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它们 鉴别出来。
鉴别一组物质的着眼点: (1)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 (2)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挥发性 焰色反应等。 化学性质: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 沉淀或颜色变化等明显现象。
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
5、活泼金 分别滴加样品溶液到放 有气泡产生的是盐酸 属(Zn) 有锌粒的两支试管中 无现象的是氯化钠 6、加碳酸盐 (Na2CO3)
取样品,分别滴入 Na2CO3溶液
产生气泡的盐酸,无 现象的是氯化钠
续表: 方法 7、用CuO 实验操作 取样,分别加入少 量CuO粉末 现象与结论 能使黑色粉末溶解 的是盐酸,不能溶 解的是氯化钠
对于可溶性的钾盐、钠盐还可用焰色反 应来鉴别,这也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验 物质的方法。
钠(黄色)
钾(紫色)
例1 : 现在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 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样品,请你 在只使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操作的情 况下,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它们鉴 别出来。
提示:
原则:
一般步骤: (1)取出少许 (固体需配成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