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PPT课件
《麦田里的守望者》PPT课件
成人的世界是虚伪的,只有金钱,地位还有女人。主人公厌 倦这虚伪的成人世界,他享受那份单纯。
.
5
经典名句:
一、 成熟的人可以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卑微的活着。
二、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么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三、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你周围的人笑着;你去世的时 候,你笑着,你周围的人却哭着。
四、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寻找着某些东西,要么他们 觉得自己的周围无法提供,而放弃了寻找。而有些人甚至在没 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
3
影响力
●1981年查普曼刺杀约翰·列侬后对记者说,这样做是为塞林格的 作品打广告。
●1981年,欣克利刺杀里根总统前,特意把一本《麦田里的守望 者》留在旅馆的房间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青年纷纷模仿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登·考尔菲 尔德的生活方式,以酗酒、吸毒、群居等 颓废的方式反抗现实,整整一代充满反叛 精神的年轻人被史学家称为“垮掉的一 代”,这一潮流甚至影响至今,很多现代 艺术家都将塞林格视为精神偶像。
——霍尔顿经典对白
颓废与没落——淳朴与善良 一个充满矛盾的青年主人公。
.
8
霍尔顿强调他痛恨电影,但他却不断出入电影院;当有 机会见到他所喜欢的姑娘琴·拉加德时,他却选择逃避,最 后还把怨气发泄在别人身上;尽管他自己满口污言秽语, 看到有人写了fuck you两个字,霍尔顿当时的心情是“我 见了真他妈的气死”,“我想到菲比和别的孩子会见到它, 最后总有个下流的孩子会解释给他们听”,“我真希望亲 手把写这两个字的人杀掉”。他冒着被误认为写脏话的危 险,把两个脏字擦干净了;最后在妹妹菲比的追问下,讲 自己的理想时是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千千 万万的儿童不掉下悬崖。
.
15
.
16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
17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糅合
.
13
文中,霍尔顿和“你”的谈话,讲述的是过去的“我” 的故事,是倒叙;叙述过去两夜三天经历的流浪生活,是 顺叙。《麦田里的守望者》巧妙地改变了传统小说的时间 顺序,倒叙和顺序的结合运用,把故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进行了剪裁与布置,不同时间状态的交错、叠加运用,更 好地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以及青春期成长过 程中的矛盾、迷茫和彷徨。
.
14
总结
《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的是“二战”后美国青 少年的精神世界。虽然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周围的 环境也不再像当时那样沉闷。但当我读完这本书的 时候,依然能有那种颓废的感觉,塞林格把霍尔顿 刻画的那么真实太深刻了,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能 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他身上我找到了真实 的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附近没 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个混账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 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一理想一方面体现了霍尔顿对肮脏现实的抵抗, 也有保护孩子的觉悟,展示了他令人感动的坚韧,虽然 现实是虚伪的物质的,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我的追寻。 这一代垮掉了,未来还是光明的。
.
6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 塑造了霍尔顿•考尔菲尔德这一形象, 他反叛、抽烟、喝酒、搞女人,但 他也有 淳朴善良的一面。他性格复 杂多变,但他的追求却很单纯。他 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典型,是当代 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 之一。刻画逼真,整整影响了一代 人。
.
7
“所有的窝囊废,都恨别人管他们叫窝 囊废” “你这一辈子没见过比我更会撒谎的人。”
.
1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1919~2010),参加过二战,他是西方文坛的一个 怪人,代表作就是本书,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然而 成名以后的塞林格却过这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一直 笔耕不辍,但却在接下来的34年里没有发表任何作品。
.
2
作品地位:
《麦田里的守望 者》是美国作家塞 林格唯一的一部长 篇小说,该书迄今 全球发行量超过 6000万册,是公认 的美国现代文学经 典。
.
10
独特的叙事视角
《麦田的守望者》中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叙述 “我”和第二人称叙述“你”的两种视角,多元化的 叙事方式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让作品产生了真实可 信的效果,体现出小说独特的戏剧性效果。
.
11
“侃大山”式的叙述方式:
展现主人公的荒唐的行为,以及矛盾的 心路历程。
.
12
多变的叙事时间:
.
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讲主人公第三次被学校开除,不敢 回家,在外流浪的一个经历。转换他的活动空间,每个章节都 是在某个地点来叙述霍尔顿的所见所感:如埃德蒙旅馆、中央 火车站、电影院、百老汇大街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丑态;在中 央公园经历的与女友不欢而散的会面;在自己家与妹妹菲比一 起感受到的快乐;还有在学校、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表现他的留 恋;最后小说以霍尔顿接受医生治疗,拒绝长大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