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立体交叉》PPT课件

《道路立体交叉》PPT课件

1. 应依据道路网规划,在对全路网交通流量预测的 基础上确定路口处的远景交通量。
2. 应考虑立体交叉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影响而产生 的交通量转移。
3. 平交路口改建为立交,其交通流量预测应对原路 网交通流量进行调查,并分析路口近远期交通量 状况。
4. 应对交叉口的各转向流量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预 测结果应与附近道路规划的通行能力相协调的问 题。
22
二、主线横断面布置
第四节 立交主线横断面
• 一般主线横断面车行道布置同路段。
• 设集散车道时,集散车道布置在主线机动车道右 侧,其间宜设分车带。
23
一、主线平面线形
第五节 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
• 在进、出立交的主线段落,为保证驾驶员对交通 标志识别的要求,其行车视距宜大于或等于1.25 倍的停车视距。
广州至惠东高速公路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
8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3. 迂回式立体交叉 (1) 双隧道远引式 (2) 双跨线匝道桥远引式 (3) 双跨线桥远引式
9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4. 定向式立体交叉
10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14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7. 部分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15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8. 环形立体交叉
16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二、互通式立交按其车辆交通组成分类 • 根据车辆交通组成可分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或分行的立体交叉。
17
一、立交交通流量预测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
第六章 道路立体交叉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第二节 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 第三节 立交的选型 第四节 立交主线横断面
1
第六章 道路立体交叉
▪ 定义: 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桥、隧、涵等跨线
构造物,使相交道路在不同高程层面实现连续、 无冲突(或者少冲突)相互交错的连接方式。 ▪ 优点: ①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 或减少了冲突点; ②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③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④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 路的干扰。
1) 右转匝道 • 定向右转匝道 • 半定向右转匝道 • 环形右转匝道
29
一、互通式立交匝道基本形式 右转匝道的曲线布置
Y型立交
X形立交
11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5. 组合式立体交叉
12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6. 菱形立体交叉 • 将十字形平面交叉路口中的主要干路高程在竖向
与平交路口分离,次要道路与四条匝道相接,仍 为平面交叉,可满足所有转向要求。
13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辆可以相互之间连续交流的。
5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一、互通式立体交叉按几何形状分类 1.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1) 完全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2) 三枝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6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7
第一节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
2. 喇叭形立体交叉
2
第六章 道路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组成部分: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 口、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
集散车道
入口
集散车道
跨线桥
出口 减速车道
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 出口
入口
加速车道
3
第六章 道路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交 没有匝道相互联系、道路各方向的车辆不能相互来往。
4
第六章 道路立体交叉 • 互通式立交 • 相交道路通过专门设立的匝道相互联系,道路各方向的车
24
二、主线纵断面线形
第五节 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
25
二、主线纵断面线形
第五节 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
26
三、非机动车道线形
第五节 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
1. 平面线形
1) 非机动车道与主线平行布置时,其平面线形与主 线一致。
2) 独立布置的非机动车道平面线形由直线和圆曲线 组成,其缘石圆曲线最小半径为5m。兼有辅道功 能的非机动车道,其圆曲线最小半径采用机动车 道技术指标最小值。
5. 应为立交选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18
一、城市道路立交分类
第三节 立交的选型
1、立A类:枢纽立交
– 立A1类:主要形式为全定向、喇叭形、组合式全互通 立交;宜用于城外
– 立A2类: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形、半定向、组 合式全互通立交。宜用于城外与中心区间
2、立B类:一般立交
– 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形、环形、菱形、迂回式、 组合式全互通或半互通立交。宜用于城市中心区间
3、立C类:分离式立交。
19
一、城市道路立交分类
第三节 立交的选型
立体交叉口类型及交通流行驶特征
立体交叉口类型 主线直行车流行驶 转向车流行驶特 非机动车及行人干
特征

扰情况
立A类
连续快速行驶
(枢纽立交)
较少交织、无平 机非分行,无干扰 面交叉
立B类 (一般立交)
主要道路连续快速 部分转向交通存 主要道路机非分行,
行驶,次要道路存 在交织或平面交 无干扰;次要道路
在交织或平面交叉 叉
机非混行,有干扰
立C类
连续行驶


(分离式立交)
20
二、立体交叉适用条件
第三节 立交的选型
城市道路立交类型选择
立体交叉口类型
快速路—快速路 快速路—主干路 快速路—次干路
快速路—支路 主干路—主干路
选 推荐形式
立A1类 立B类 立C类
— —
型 可选形式
— 立A2类、立C类
立B类 立C类 立B类
注:当城市道路与公路相交时,高速公路按快速路、一级公路按主干
路、二级和三级公路按次干路、四级公路按支路确定与公路相交的城市
道路交叉口类型(强调功能的相似性)。

21
一、主线横断面组成
第四节 立交主线横断面
• 立交主线横断面由车行道、路缘带、分车带、路 侧带、集散车道、变速车道以及防撞设施等部分 组成。
2. 纵断面线形
1) 非机动车道纵坡度宜小于2.5%,最大纵坡度为 3.5%,大于或等于2.5%时
27
三、非机动车道线形
第五节 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
• 2) 非机动车道变坡点处应设竖曲线,竖曲线最小 半径为500m。
28
一、互通式立交匝道基本形式
第六节 立交匝道
1. 互通式立交匝道形式分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两大 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