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电视文艺:主要指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主客观世界,通过电视生化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给电视观众以认知、娱乐、教育、审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
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电视文学艺术样式,包括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电视综合文艺节目、电视动画片、译制片与电视电影等。
电视文学:主要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把文学作品转化为电视艺术,把文字的表述形态转化成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是一种审美体系的转化,总结了文学作品的叙述和电视艺术叙述得双重表现形态,通过生动形象地塑造艺术形象,给观众以极大的文学审美情趣的作品,经过这种表述形态的转化,在其艺术特性上,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感和行文的结构力。
它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等。
电视散文:是在电视屏幕上通过声画造型手段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抒情写意的一种电视文学样式。
是在散文作品基础上的电视化的再创造。
“电视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体现散文的意境美。
这直接关系到电视创作和接收者对原作的体验。
电视戏曲:也称戏曲电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艺术品种。
它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镜头阻截艺术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
其节目形式包括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综艺类电视戏曲等。
电视艺术片:内涵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观绿,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样式的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旋律与节奏等表现手段构成屏幕形象,营造美的境界,以期达到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目的。
外延指历史文献类、知识性的、教育类的、欣赏类的、文化类的电视艺术片等。
电视短剧:电视戏剧中能比较全面地运用戏剧元素来进行叙事,有完整的情节结构,比较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时间相对较短的剧种。
它具有题材简短、平实,能够迅速反应社会热点、在有限的场景中完成叙事,形象生动,细节有感染力,简洁明快,富有情趣,同时蕴含一定的思想冲击力和思想深度等特点。
主题歌:从属于电视剧音乐范畴。
通过词曲对电视剧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
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宁连的情感刻画和充实举重主要人物形象,可以展现特点的历史氛围,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怀等等。
主题曲往往在风格、曲调上规定了如插曲或者片断音乐的风格和曲调。
金熊猫奖:四川电视节设立的奖项,创办于1990年。
金熊猫奖具有国际性,参评单位包括英国BBC、国家地理频道等。
最重要的奖项是纪录片奖。
旨在通过电视节目的竞赛与评选,增强世界各地电视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共同探索和推动世界电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
金鹰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观众投票为主、观众投票与专家评选相结合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
2000年开始我国在原有基础上举办“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举办地点固定在长沙。
台湾金钟奖:金钟奖创始于1965年,命名取自古文”编钟为中华古代教化之礼器,古人作乐,钟居其首”,希望通过金声玉振隐喻广播电视事业对于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
金钟奖设奖之初,是以广播为主, 1971年,将“电视节目”纳入奖励范围,现已成为台湾地区广播电视界的最高荣誉。
电视综艺:根据电视文艺节目主题的需要,运用艺术手段将各种不同艺术体裁的单个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
各种参与整体的单个节目在综合文艺性节目中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
这种节目类型对节目样式、节目风格、节目筹备、人员分工、技术条件都有较为专业、复杂和系统的要求。
在内容上综合文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
电视文献专题艺术片:是运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对历史文献资料或者某一专门话题进行艺术处理,进而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的一个电视艺术片种。
它要求创作者应当投入饱满的创作激情,以浓烈的情感,负载起深沉抽象的思想,实现情与理的交融。
简答题: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逼真性、实况性与假定性、仿真性的结合;二是综合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的结合;三是环球性、社会性与家庭性、个人化的结合;四是运动性与造型性的结合。
电视文学的双重艺术特性电视文学是把文学作品转化成为电视艺术,把文字的表述形态转化成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是一种审美体系的转化。
它总括了文学作品的叙述和电视艺术叙述的双重表现形态。
1、文学的审美价值。
要保持文学作品的原貌,保留原作的风格和审美力,具体体现在对于文本转化为解说词或者屏幕文字上对于原作的忠于。
2、屏幕审美价值。
原作的文字转化成为解说词后,对屏幕画面起到了约束和束缚的作用,并且削弱原作的审美效果,在二度创作中,要分析一部作品转化为电视作品的可行性和创造性,必须吃透原作在艺术表达方面的精髓,依此展开创作,使画面和声音同构,从而使原有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
电视文学的社会价值1、普及文学作品,在影像时代,我们有必要通过这种电子媒介形式,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转化成为电视文学作品,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推广文学作品,引导观众在观赏到电视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情趣时,能够自觉地去接触原作;2、提高民族素质。
大众文化的生产不可避免地要受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的夹击,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历过历史的打磨,在纷繁复杂的电视生态中,电视文学以其稳健的美学品格无疑对电视创作思想起到激荡的作用,从而开拓观众视界,提升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电视散文的审美及创作特征1、早期观念:电视散文用电视手段来表现散文的“意”和“境”。
即电视散文是基于文字性的散文材料而演化成的视听文本。
重点关键词:意境。
散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用这种艺术境界表现深刻的思想、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
2、意与境的互融共生在电视散文中,“意”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原作的文字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情感和意念。
在电视散文中,这份情感和意念是通过旁白的朗诵来表现的。
其文字语言的旁白是原汁原味的原作。
(1)电视散文的“境”,就是具体事物所构成的画面,以及音响、音乐所传达出来的那部分视听形象。
(2)电视化的散文是一种新的形象文本。
“境”来源于“意”,依附于意,意与境的完美统一、融合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意境。
如何创造意境(1)对散文原作意境的充分和完整把握;(2)画面景深、留白。
给观众遐思留下广阔空间。
(3)注重虚实相生、光影效果以及间接手法和声画分离营造的想象空间。
(4)重视画面中意象的象征意味。
(如闹市中闪烁不定的虚虚实实的光点)(5)声音与画面的融合所产生的意味。
(6)蒙太奇,物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想象空间。
电视散文创作的双重途径模型1、对散文类型的选择(寻求视觉表现可能性和最大化)叙事性散文(剧情设计或者情节纪录方面要弱于电视剧或者纪录片,要注意虚实相生,不可太实,或者有强烈的表演痕迹;而对一些意象性物象要虚化,体现意境)议论性散文(观点性强的难以视觉化表达;但情感性心理独白寄托在视觉的戏剧性表演上可以产生别具一格的心理效用——《爱有来生》)抒情性散文(情景交融易于表现)2、对电视散文语言的要求(1)简洁精练、朴素富有情韵、富有文采、节奏感和音律美.(2)电视舞蹈节目的类型(内容为标准)。
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题片,有四种,为人物类专题片、知识专题(包括舞蹈教学片)、舞蹈集锦、系列舞蹈以及舞蹈比赛;第二种是晚会,包括歌舞晚会、个人专场晚会、舞蹈专场晚会、舞蹈比赛颁奖、开幕式、闭幕式晚会。
电视艺术片的创作电视艺术片的创作从5个方面入手。
1、选题求精。
选题即选择和缺定自己的创作对象,在选择创作对象时要从自己或者制作群熟悉的客体中选择,并且客体具有艺术阐发的潜质;2、立意。
就是指对选题对象进行研究后,对其所蕴含的思想进行开掘,抓住其核心主题意向。
它包括表现角度、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三个方面。
3、语言。
应该根据选题和立意的特点,去寻找最有表现力的画面,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光色、构图、影调等手段来摄取充足的画面素材,同时选择与此相吻合的解说、音乐、音响等素材;驰骋艺术想象,勾勒未来成片的富有意向性的造型语言。
4、结构求奇。
指在框架上进行段落划分,分为叙事段落和抒情段落。
而其类型为客观陈述型;编导自述型;角色自述型和主持人串接型。
5、节奏求变。
主要处理三重关系。
一是快与慢的关系;二是动与静的关系;三是虚与实的关系。
电视艺术片的价值(1)审美价值。
实现是通过对真善美的颂扬,真是指创作者人格的真挚与真诚,善是指编创者在片中贯穿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干涸高尚的道德感,美体现在陌生化和距离感上;(2)文献价值。
留存下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资料;(3)文化价值。
电视艺术片通过艺术地再现和表现,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本身做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与哲理性思考;(4)认识价值。
提供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新认识;(5)教育价值。
情感的熏陶、道德的升华和思想的提升;(6)娱乐价值。
电视剧的审美特征电视剧的审美特征包括纪实性、大众性、通俗性和兼容性。
(1)纪实性,包括即时性和真实感。
即时性,指电视剧制作上的灵活、快速等特点使得电视剧有可能向其他电视节目一样,及时地表现和反映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人们所关注的各种事件和情状,敏锐地捕捉和再现社会的热点。
真实感,除了生活真实还要保持本质真实。
(2)大众性。
意味着它的普及性以及观众的参与性。
(3)通俗性。
表现内容的通俗化以及思想内涵的浅近明白。
(4)兼容性。
体现在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兼容;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和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
电视剧的分类方法,划分标准有四种1、按照题材划分;2、按照戏剧分类的方法,如电视喜剧、悲剧、正剧等;3、从电视剧的创作方法出发,按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戏剧式电视剧、小说式电视剧和散文式电视剧;4、按照体裁划分,电视剧分为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
电视连续剧的创作特征电视连续剧指长度在3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
其创作特征是:1、选材。
在选材方面要求有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社会生活场景广阔、思想内容丰富。
2、结构方面。
往往采用局部的开放型艺术结构与整体的封闭式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3、悬念的设置。
通过跌宕起伏的悬念来展开情节和人物的形象。
4、人物的命运感和人情的渲染。
5、总体的统筹安排与集的观念。
综合文艺节目的三大系统第一系统:创意方案;方案征集:创意方案、预算方案和技术方案第二系统:工作团队的确立(群策群力、形成共识)1、创意团队、技术制作团队和管理团队;2、各种品种艺术家、技术制作专家的合理结构(新科技对创意的支撑和实现)3、保证创意、制作、排练和最终实施的顺畅对接4、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组织运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