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包装设计中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论包装设计中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摘要: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需求和文化素养的巨大变化,给商品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

优秀的包装设计能激发人们积极的需求,引发购买的欲望,实现购买的行为。

然而,如何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包装?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美学原则来进行思考、进行创作。

优秀的包装设计是美与效用、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体,两者紧密的联系和互为作用,存在着一种一体化的趋势,一体化不是互为取代,而是携手同步。

关键词:包装设计;实用性;审美性;统一
长期以来,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设计之美;不同的人群,出现不同的审美要求。

设计从物质层面来看,主要指实用性,主要是为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

而人类的审美潜移默化的指导着设计的成长,设计以“善”为最高目的,趋于事物对于人的利与害。

从精神层面上讲,主要指审美性,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之后,对实用性的较高要求,这种要求是建立在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之上的。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到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包装随着人类的进化、商品的出现、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并不断地发生一次次重大突破。

但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一味强调产品包装的理性形式、技术性、功能性,而离开了对设计美感的研究应用是不完善的。

这就需要审美的加入,因为这能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领域,能给人精神上的愉悦的同时提升产品的价值。

我们可以运用哲学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包装设计中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关系,那就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融为一体,才能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

本文就是由包装设计来分析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相互统一这一美学原则。

主要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没有实用性的审美设计是单纯的装饰品在设计史中,刻意追求形式的巴洛克与洛可可时代,以及我国清代家具时期,他们都崇尚用繁复的线条装饰,突出美的视觉效果,然而却忽视了产品的本质——实用性,最终走向浮华虚饰。

这类产品的共同之处是只能满足视觉享受,而丢弃了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导致形式主义对材料、工艺、人力等各种资源的浪费。

中国的“中庸之道”并不完全指中立,不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高不低,不好不坏的中立,而是恰到好处的把握,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在重视包装美观的同时,无论销售包装,还是运输包装,都要避免在包装上做得过于繁杂。

当一个价值并不高的产品选用了贵重的材料、复杂的结构来包装,即使设计得再漂亮,那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好的设计。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实用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实际需要。

而单纯站在艺术的角度或单纯站在实用的角度来看时,艺术和实用必然会存在一些矛盾,有时审美性突出的东西却缺少实用性,有时实用性强的东西却因缺少艺术品味而无人问津。

优秀的实用设计作品首先就要认清设计对象中实用与审美的矛盾所在,然后才能在设计中很好地达到和谐统一。

二、没有审美性的实用设计是粗糙的丑陋物
一味地去追求功能至上也会导致功能主义非人性化的弊端,第一次工业博览会展出的丑陋的机器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可见,在实用价值功能之外,还存在着非实用的价值功能。

这种非实用性即是审美精神,是人的另一种需求,是对实用价值的超越。

审美对于个人追求精神的自由、塑造完美的人格、构建健全美好的心灵,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活所无法达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明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正是这样,才使设计为人类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

对于设计品来说,当包含有审美价值时,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用品而成为“用”与“美”的统一体,审美性有时对设计品来说则是最高的附加值。

审美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包装装潢的整体效果,起到较好的展示作用,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购买行为,不仅适应市场需求而且能还能创造市场需求。

三、实用性与审美性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一)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必然性
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考虑的审美问题也随之增多,设计者针对受众需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设计构思。

在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时期,在进行包装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包装的实用性。

而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包装设计的侧重点开始发生变化,追求审美性的表现成为设计者们的设计方向。

包装设计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相互统一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心理是随着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产生而变化的。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保证温饱之余,更注重一些物质文化追求,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审美性与实用性不能简单结合
形式与功能相融合是协调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键,但它们简单的结合未必能创造出美的东西,甚至还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伤害。

美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只有在使用者对设计品的内在功能与外在形式的融合所要传达的信息满意时,设计产品才真正实现了其美学价值。

泰尔维说道:“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东西,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

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作品的。

”可见,那些人类设计史中流传至今的瑰宝则既是审美上的杰作,同时也都符合实用的要求。

总而言之,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是当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要求,取下那些华而不实的美丽光环,适度设计成为当代包装设计的一种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就是迎合消费市场,是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之一。

始终运用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原则设计、生产,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地满足消费者。

正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的好设计,而现在的人就需要即实用又审美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3.1版.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5.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