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1.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行为,确保药品储存养护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药品养护组,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质管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质量。

5.养护人员应坚持按药品养护管理的程序,定期对在库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与检查,做好养护记录。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管部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设置明显标志并暂停发货。

6.经质管部审批,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建立健全重点药品的养护档案,结合经营品种的变化,定期分析、调整重点养护的品种目录,不断总结经验,为药品储存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7.配合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药品库(区)――黄色;合格品库(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区)、配发药品库(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红色。

8.按照药品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要求,设置适宜温湿度条件的恒温库。

常温库在0-30℃之间,阴凉库温度≤20℃,冷库温度在2-10℃之间,正常相对湿度在45%-75%之间。

9.对库房温湿度实施监测、控制工作,每日上午9:00-10:00时、下午3:00-4:00时各记录一次常温库库内温湿度。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每半小时自动记录并存储阴凉库和冷库各监测点的温湿度,超限自动报警。

养护员根据温湿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除湿等措施。

10.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养护工作。

每年定期制定冬防、夏防养护工作计划,并落实专人负责,适时检查、养护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度冬过夏。

11.报废、待处理及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必须与正常药品分开,并建立不合格药品台帐,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和其它严重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