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历史比较语言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1870年以前):奠基者:[丹麦] 拉斯克,[德] 格里姆,[德] 葆朴 17,18世纪随着人们语言视野的扩大,积累了大量语言材料, 使对语言的初步分类和比较成为可能.1786年,东印度公司官 员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在印度加尔格达的亚洲 学会年会上宜读了一篇论文《三周年演说》,认为梵语和许多 欧洲古代语言有着共同的来源,例如,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 的"母亲","二","三"对应如下: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兴起原因 2,材料基础. 18 世纪,随着人们语言视野的扩大,大量的语 言标本得以积累,这为对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奠 定了基础.有意识的在世界范围内采集语言标本是 由莱布尼茨开始的.类似这样的采集工作还有一些 学者和传教士进行.材料积累多了,人们便产生了 排比,分类研究的兴趣.一些学者开始了初步的比 较和分类工作.斯加里谢,莱布尼茨已对欧洲语言 做过分类的尝试.但是最初的比较研究是从19 世纪初对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内部 各种语言的比较开始的.语言学研究在19 世纪 已经由搜集材料的科学变成整理材料的科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 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 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 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语音之间有严密 的对应关系.但是语音系统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例外是格里姆定 律难以解释的. (下下页详解) 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 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 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 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 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 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 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 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 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葆朴和施莱赫尔都认为梵语中的k可以代表原始印欧语的状态,但后 来人们发现这个k在印欧系语言中的对应情况十分复杂.1870年意 大利学者阿斯戈里(C. I. Ascoli)出版了《语言学教程》,他在 详细分析印欧系语言各语族的舌后音的对应关系后认为,原始印 欧语实际有三组不同的k,基本上理清了印欧语舌后音的对应情况 和这些音在印欧语系各语族中的发展规律.格里木定律基本是正 确的,但有些例外没有解决.比如,拉丁语同一个音p,在哥特语 或古高地德语中有时变为v,有时变为b;同一个t音,在哥特语或 古高地德语中有时变为p,有时变为d;同一个c[k]音,在哥特语或 古高地德语中有时变为h,有时变为g. 维尔纳通过梵语发现,原来希腊,拉丁语的p,t,k,凡与哥特语或古 高地德语的v,p,h相对应的,它们的重音都在这个音之前;凡与哥 特语或古高地德语的b,d,g相对应的,它们的重音都在这个音之 后.这个重音位里在梵语中还保存得很好,而在共同日尔曼语中 都消失了.这就是维尔纳1875年在《第一次语音变化的一个例外》 所揭示的规律,语言学史上有名的"维尔纳定律".阿斯戈里和 维尔纳的发现解除了许多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疑虑,他们开始认 识到一切语音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没有一个例外没有规律".
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二,讨论:《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梅耶)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及在汉语研 究中的应用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研究语言 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旨在找出它们共同的 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 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 在19世纪才成为集中的有系统的研究.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19世纪几 乎占了统治地位.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1)初期(续)
拉斯克第一个进行语言的比较研究,并取得出色成就.代表作: 《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1818)阐述语言比较的 方法,注意语言对应的事实,发现语音转换的规律,并指出语 音转换条例.在书中,拉斯克对冰岛语和希腊语,拉丁语进行 详细比较,论证了它们在语音,形态和基本词汇上的对应关系. 他把古冰岛语归入日尔曼语系,认为古冰岛语和波斯语,印度 语有一个较远共同来源,他第一个发现日尔曼语中的"辅音大 辅音大 演变",即希腊语的p,t,k对应于日尔曼语的f,p,h,希腊 演变 语的b,d,g对应于日尔曼语的p,t,k,希腊语的ph,th,ch对 应于日尔曼语的b,d,g.他的语音转换规则是语言研究中发现 的第一条规则,有极重的科学价值. p→f 希腊语patér (父亲) t→p 希腊语treìs (三) k→h 拉丁语cornú (号角) 古北欧语fa ir (父亲) 古北欧语prir (三) 古北欧语horn (号角)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威廉琼斯说:"梵语的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同希腊 语和拉丁语有着十分明显的亲密关系——不可能是偶然 产生的巧合.的确,任何一个语言学家要是把这三种 语言仔细考察一番,都会相信它们出于共同的来源, 不过这个共同的来源也许不存在了."琼斯的论文引 起了欧洲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当时在启蒙运动哲学和 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投向过去, 古代的语言也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之一.梵语引起了人 们的好奇. 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 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 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下 一页详解)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1.定义 2.产生条件 3.兴起原因 4.分期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1.定义:又称比较语法.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 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 同母语(即共同始祖语). 2.产生条件:
(1)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 1806年德国阿德隆《米特里达脱斯》 五百多种语料 [俄] 《全球语言比较词汇》 近三百八十种语言材料 (2)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 威廉-琼斯首先认识到印度的梵语和欧洲语言有共 同之处. 1807年 [德] 施莱格尔(F.von Schlegel) 《论印度人 的语言和智慧》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1808年德国学者施莱格尔(F. Von Schlegel) 出版了《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认为欧洲 许多语言的共同点不是偶然的,他提出了"比 较语法"这个术语,并认识到语音对应对比较 语法的重要性. 尽管这部书对语言科学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但施勒格尔和琼斯一样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 先驱者,因为他们没有找出梵语和欧洲语言的 语音对应规律.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兴起原因 3 ,直接原因. 促使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现梵语和希腊 语,拉丁语之间的相似性.欧洲人真正了解梵语始于18 世纪. 18世纪的许多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开始学习梵语.英 国东方学家琼斯是欧洲第一个深入钻研梵语的学者.他在 印度加尔各达的亚洲学年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三周年 演说》,认为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语言有共同的来源.琼 斯的论文引起了欧洲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当时在欧洲启蒙 运动哲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投向 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 研究的对象之一.欧洲人真正认识梵语,对语言的发展来 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欧洲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代.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他不仅把材料列的很忠实,很清楚,还把能解释的和暂时 不能解释的分开.把不能解释的作为例外放在一边,留给 后继者作进一步研究. "格里木定律"的例外有两组:(1)擦音之后的清塞音 不变.例如: 拉丁语 哥特语 spuo speiwan est ist 两个擦音相连不好发.现代英语依然保持着这个特点. Sport stone sky(都发成不送气的) (2)后面要讲到的"维尔纳定律".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拉斯克认为要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必须考 察语言的整个结构,而不是只比较一些零 碎的细节,应该特别注意语法对应关系. 语法对应是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更为可 靠的标志,必不可少的基本词语和代词, 数词相同以及语音转换规则具有决定意义. 这部著作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所论述的原 理和方法,拉斯克是第一个进行语言比较 的学者,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莫墓者.但 他这部著作是用丹麦文写作的,一直到 1818年才出版,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初期影 响不及葆朴.
言区别开来,"第二音变"把高地德语与其他日耳曼语言区别开来: 第一音变: 第二音变: 原始印欧语bh dh gh→日耳曼母语b d g→高地德语p t k b d g p t k f ts kh p t k f ts h b d g
格里木是日尔曼语言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元音变化, 元音文替和辅音音变等规律在扩大对日尔受语和印欧语亲 属性的认识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格里木与上 面提过的两个学者一起创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兴起原因 1,方法基础. 19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的比较方法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 引起了语言研究方法的彻底变革.18世纪末,19世纪 初的西方社会,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发生急剧变化,一些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纷纷从先进的自然科学移植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历史比较法正是从自然科学中借 鉴的.18世纪上半叶,生物学领域开始了有系统的科学 旅行和探险,科学家们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使得比较的方 法成为可能.由此陆续诞生了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 比较自然地理学.而比较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也直接 促进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语言研究 也吸收了这一时期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所采用的历史分析 的方法.19世纪的语言学正是由于吸收了上述比较法和 历史分析法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从而进入一个 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