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选素材的原则

作文选素材的原则


2.“慎取”要溯“源”——面向生活,巧用热点素材。“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文的材料如果仅仅 局限于课内素材,必定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无形中会削 弱文章的主题。新闻是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学生了解社会 的窗口。大到世界风云、社会热点,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 活,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如 2011湖南高考优秀作文《低姿态的高贵》: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 句“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 影迷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腰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 排队,她弯了七十多次,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 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 荡春风。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 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 命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只求身着一抹色彩 梅花之所以超然,是因为它的低调使它无欲无求;沧海之所以无 量,是因为它的低调使它波澜不惊;人心之所以豁朗,是因为它的低 调使它出类拨俗。适时看轻自己,低调处世,才能在这物欲横流的社 会上淡然处之,不染尘埃。 如天空苍穹的浩渺,任意翱翔,唐太宗的大度亦为世人提供了一 片直谏的天空。他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他对魏征的 宽厚,更显示了其人格的伟大。试问,历史长河里有哪位君主如他般 豁达?对直谏之臣如此重视,对自身之过如此坦然。这位敢于直面自 我过失、敢于轻视自己的君主,担起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 荣辱。 在浩如烟海的长河里,我们不会忘记项羽。这位令山河变色,令 草木含悲的末路英雄,他的不朽战功不容置疑,他绝对配得上“西楚 霸王”这一名号。可他狂妄自大,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以致兵败垓 下,最后自刎乌江。历史不可重来,可结局却令人感叹。若他能放低 自我,听取范增的意见,杀刘邦以绝后患,想来也不会留下“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壮,更不会留下“江东子弟多才俊
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 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 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 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着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心中 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 是的,你受到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澜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 与你说。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 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腰与人齐平,七十多 位影迷排队,他弯了七十多次,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 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 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中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我答。
3.变组合,纵横铺陈,彰显力度 “变组合”即所谓的剪辑重组材料法,是取符合需 要的要素重新组合,从而构成文段。择取时要注意材料间 的相关联之处,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认识 规律)加以排列组合,以使文章丰厚而多彩,意蕴绵长。 组合可以“同向强化组合”,就是取相似素材,使论述说 明的对象更具广度和力度;也可以“异向强化组合”,即 取相反或相对的素材组合,形成前后对比,突出其中一种, 给人强有力的震撼。如2011福建优秀作文《梦想为帆,工 作为桨》就是很好的例子,文章选取中外典型事例,紧紧 围绕“梦想为帆,工作为桨”立意,抽取雷阿诺、巴尔扎 克、卡梅隆等事例蕴含的共同因素,有序组合,一线串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中心,形成了奔腾流泻的说理气 势,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逻辑思辨能力。
梦想为帆工作为桨( 梦想为帆工作为桨(59分) 是梦想的指引 ,让我们不辞辛劳的 工作。是因为期待梦想成 为现实,我们才会无所畏惧地执着于自己的工作。让我们以梦想为 帆,工作为桨去迎接美好人生。 袁隆平梦见自己培育的水稻能养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树 下乘凉,是因为有这一份对梦想实现的期盼,才能执着于自己 的科 学事 业。 无独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阿诺以“美会留下”为立志 名言,决心通过自己一切努 力去创造 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 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缠身之际,仍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 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牵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 是值得的,一番执着的工作受得到世人的肯定。 不仅雷阿诺 这样,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有同样的人生经历, 巴尔扎克决心用自己犀利的笔法来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来给受伤的人们的心灵开一剂良药,他曾经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 完成的,我要用笔把它写完。”正 因为这样,他才能在一贫如洗的 小木屋内,数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才能著成人间巨著《人间喜
2.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博收”呢? 首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生活中并不缺少好 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睛。只要你细心观察、 真心体会、用心挖掘,生活就会成为不竭的源头活水。其 次,可以从书籍中挖掘素材。同学们手边的语文课本、文 学读本以及考纲要求读的文学名著,均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从中选取事例作为作文的素材,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妙 处。再则,在广为涉猎的基础之上,还要明于甄别,勤于 摘录,善于整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素材宝库,比如 可以根据语言素材、情节素材、故事素材、人物素材、思 想素材,或按照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历史人物、生活经 历、作者形象,通过列图表、画素材树、建立素材坐标系 等方式来归纳整理。
1.变视角,以小见大,滴水映辉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 因此,当代中学生不应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 读应试书”的书呆子,而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的有心人。写作时,既可以运用“广角镜头”, 从大的背景上猎取社会新闻,亦可聚焦身边凡人小事。 同学们大多喜欢用一些大事件来表现自己的成熟,但由 于思想深度不够,行文难免肤浅,所以用材时切入的角 度宜小不宜大,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滴 水亦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论国人 情有独钟的麻将》,作者撷取人们司空见惯的国人打麻 将这一普通生活细节,以敏锐的思想、批判的视角,表 现出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国民精神状态的忧虑,有 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 作。
低姿态的高贵 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 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 扬着个性,习惯了鲜衣怒马红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身边的花香?那 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 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 世间,馨香流淌。 高中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脚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 漂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 在路旁,待你去发现。 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 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里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在尘埃里, 注意到了世界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 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远而奇绝、凛然而热 切。 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 说一说。 你可知道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 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张大千办画展时, 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徐渭、 朱耷、吴昌硕)门下转轮来”。
一、博收——海纳百川 博收 海纳百川
1. 何谓“博收”?即平时要大量阅读, 广泛涉猎。陆游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 诗外。”意思是写作之前必先潜心体验生活, 用心积累素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只有做好足够的素材储备,才不至 于临场时或望“题”兴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或搜肠刮肚生拉硬拽些文不对题的素材。这 样写出的作文必定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表 达单一,也自然与高分无缘。
土重来未可知”的遗憾。一如空谷幽兰的淡雅,与世无争,张良也 提供卷了功成身退的范例。作为刘邦之手下,他满腹韬略,身居要 位,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 劳。同样是成功者,与众不同的是,淡泊名利,远离纷争,自守一 片净土。当韩信被诛、萧何入狱之时,他依然能从容保身,以至王 安石也不由赞叹:“汉业存亡仰俯中,留侯于此每从容。”试想, 清朝的辅政大臣鳌拜,若敬重君王,低调处世,事业与人生或许又 是另一番情境。 花自飘零水自流,有人衷于独占鳌头,一枝独秀;亦有人倾心 隐于花丛,笑看春风。历史上,有关羽轻敌大意失荆州,也有信陵 君礼贤下士得人心。 生活中,有陈光标高调地“暴力”慈善,也有萨顶顶淡定地感 谢观众。一高一低,反映的是态度,比出的是境界。 ’世间姹紫嫣红,只求身着一抹色彩。不为争奇斗艳,只盼安 静转身,隐于花海,唯我丛中笑。
1.“慎取”要用“本”——立足课本,活用课本素材。课本 素材虽是“近水楼台”,同学们极为熟悉,却也极易忽视。 殊不知,只要找到了课本经典素材与命题材料的契合点, 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就可以出奇制胜。如2011全国卷优 秀作文《诚为锦,信为花》: “是谁,为了践行一个承诺,在萧萧风中,在易水岸边, 举起那一杯离别酒,对邀青天,慷慨洗剑。剑光清冷, 一如他坚定的眼神。剑归长鞘,高歌‘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慷慨而英雄地前行,去赴那一场死亡的悲宴。”
三、作文不但要能运用经典与热点素材,而且要用 得巧用得妙,即为“巧用”。
巧用——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 巧用 何谓“巧用”?即要学会素材的使用技巧,无论是热 点高频素材还是经典实用素材,只要运用恰当,必能妙笔 生花。为什么我们的考场作文扣题不准、角度不新、材料 不丰、叙述不精,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作文选材上的 硬伤——材料的幼稚化、低俗化、陈腐化、单一化、杂乱 化、套作化。那么如何规避用材的误区,写出思想健康、 新颖典型、贴近生活、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呢? 简言之,打好手中的牌——学会让素材“七十二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