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经济学试题

教育经济学试题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A.《人力资本观》B.《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C.《美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和我们的选择》D.《教育经济学》2.马克思“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这一科学论断概括说明了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C.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发展D.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A.人力投资B.物力投资C.生产投资D.教育投资4.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A.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B.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C.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D.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矛盾5.“经合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正式使用“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三个标志不包括A.有了初步计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B.“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50%以上C.是对近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勾画D.“经合组织”是国际权威机构6.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永久地发挥效用,即使是在工作岗位接受再培训,原有的教育功能,也仍然是基础,仍然发挥着作用,说明教育投资具有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7.下列各项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动态指标的是A.社会总产值B.财政总支出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A.私人B.国家或中央政府C.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9.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由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______年提出。

A.1985B.1986C.1987D.198810.实现师资优化组合,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A.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B.逐步建立起教师劳动力市场C.建立健全的社会激励机制D.建立健全的社会竞争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下列属于教育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主要特点的是A.有了论文及专著,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有了数量化的计算方法,但还没有使用“教育经济学”名称B.有了评价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著作C.有了这门学科理论基础的专门著作D.有了较为详细的计算方法的著作及评价E.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选编书目和资料12.西方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的主要包括A.筛选假设理论B.社会化理论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D.人力资本理论E.社会再生产理论13.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有A.个人天赋能力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C.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D.学杂费的高低E.个人教育未来收益14.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不同之处有A.动力不同B.产业内容不同C.管理重点不同D.生产方式不同E.经济学理论不同15.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A.市场经济是自主和平等经济B.市场经济是竞争和效益经济C.市场经济是公平和法制化经济D.市场经济是服务和网络化经济E.市场经济是开发和动态经济16.经济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一般可划分为A.宏观经济结构B.微观经济结构C.生产关系要素结构D.生产力要素结构E.国民收入分配结构17.下列选项中属于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方法的是A.测推法B.坐标图式法C.余数分析法D.现值折算法E.国际比较法18.义务教育事业费包括A.人员经费B.公用经费C.基建费D.学费E.杂费19.下列项目中属于教育机会成本的有A.已到法定劳动力年龄的学生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B.学校所使用的物质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C.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收入(租金或利息)D.学校所使用的建筑物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收入(租金或利息)E.因已满劳动力年龄学生放弃收入而导致的社会税收的损失20.下列指标中反映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的有A.年合格学生数B.教师利用率C.行政人员利用效率D.工勤人员利用效率E.人才培养质量系数非选择题部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讲座会于______年在北京召开。

22.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______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

23.科学可以通过与______相结合物化为生产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力,现实生产力。

24.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______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

25.我国财政教育拨款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教育事业经费和______。

26.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包括:增长原则、超前增长原则、减缓与稳定原则、______。

27.教育投资最终来源于______。

28.教育物力资源由两部分构成,即学校固定资产和材料、______。

29.规模过大衍生的缺陷最重要的莫过于人际关系的疏离与______两大方面。

30.美国沃尔什教育收益计算法,也称______,该方法是用个人教育费用和预期收入相比计算教育收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教育经济效率 32.教育成本 33.教育规模经济 34.教育投资经济效益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5.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6.简述我国劳动力结构状况。

37.简述教育投资来源构成。

38.简述规定教师工作量的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联系实际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40.结合我国实际说明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最早用数量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__________。

2.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3.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教育的__________。

4.市场经济体制下是通过__________的调节配置教育资源。

5.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是__________结构。

6.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别由人民银行和__________支付。

7.要确定教育投资在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寻求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首先必须确定__________。

8.教育规模过大衍生的最重要缺陷是人际关系的疏离和__________两大方面。

9.沃尔什提出的教育收益计算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是用个人教育费用和预期收入相比计算教育收益。

10.一般情况下,水平较高的教师的个别劳动时间__________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水平较低的教师则相反。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A.社会科学范畴B.自然科学范畴C.经济学范畴D.教育学范畴2.从社会关系角度观察,生产劳动是指()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B.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C.创造消费价值的劳动D.劳务劳动和服务劳动3.认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是()A.筛选假设理论B.社会化理论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D.劳动价值学说4.科技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A.现代机械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现代教育5.《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6.根据弹性系数原则,当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时,如果教育投资水平不低于国际水平,则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教育投资比例增长数应该是()A.3.1%B.2.1%C.1.21%D.1.5%7.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是()A.学校B.个人C.集体D.国家8.学校的单位学生成本和各种分项成本是()A.教育精神成本B.教育部门成本C.教育单项成本D.学校成本9.研究工业规模经济的曲线被称为()A.边际成本曲线B.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C.L型曲线D.U型曲线10.新工资制度规定,凡到边远艰苦地区以及乡以下学校工作的中师以上学校毕业生,可以()A.执行一年见习期工资B.直接定级C.执行半年见习期工资D.执行见习期工资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力资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教育资本B.健康成本C.流动资本D.迁移资本E.企业能力2.教育供求关系的调节方式有()A.市场调节B.政府调节C.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调节D.计划调节E.行政调节3.关于教育产业问题的主要观点有()A.教育特殊产业说B.教育生产要素说C.教育独立产业说D.教育非产业说E.教育准产业说4.我国中等和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方向是()A.多样化B.多层次化C.综合化D.现代化E.大众化5.教育投资的特点主要有()A.弹性大B.间接性C.长效性D.周期长E.多效、高效、特效性6.教育投资比例的动态指标主要有()A.教育投资增长比例B.社会总产值增长比例C.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比较D.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比例比较E.基本建设总投资增长的比例7.义务教育事业费包括()A.人员经费B.公用经费C.基建费D.学费E.杂费8.教育成本等于下列__________之和。

()A.物质成本B.人员成本C.教育直接成本D.教育间接成本E.精神成本9.学校的固定资产包括()A.共同的固定资产B.教学、科研用固定资产C.生活用固定资产D.学校收入E.社会公用设施10.规定教师工作量的原则有()A.科研中心B.教学为主C.贯彻教育方针D.以个别劳动时间为依E.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依据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的个人需求2.教育类别结构3.教育成本4.教育纯收益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社会意义。

2.简述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3.简述教育投资国际比较的主要资料来源。

4.简述教育规模太小的弊端。

六、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义务教育投资的原则。

2.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论述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