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臂段0号块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悬臂段0号块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NO.9合同段
(K117+600~K121+700)
瓦子坡大桥45+80+45连续刚构0号块托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洛宁至卢氏段土建NO.9合同项目部
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
瓦子坡大桥45+80+45连续刚构0号块托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为消除0#块托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复核弹性变形是否和设计相符,检验托支架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瓦子坡大桥45+80+45m连续刚构0#块托支架预压施工,是45+80+45m连续刚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

实际施工时,将根据本施工方案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令做适当调整、补充或修改。

本施工方案包括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预压方案说明、预压方案描述、实施控制要点。

2、编制依据
①瓦子坡大桥45+80+45m连续刚构施工图纸;
②瓦子坡大桥45+80+45m连续刚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③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④相关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资料。

二、工程概况
瓦子坡桥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上戈镇西山岭区,跨越“U”形沟及
省道,桥高76m,与其夹角为90°。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1级的1.3倍,设计时速为80km/h,大桥全长295.32m,跨径为(2×30+(45+80+45)+2×30)m,其中(45+80+45)m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主桥,引桥为2×30m简支箱梁,桥面宽度2×(0.5m 防撞护栏+净11.38m+0.32m防撞护栏)+0.1m中央分隔带=24.5m。

主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主墩采用等截面空心墩,基桩采用群桩基础;引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采用双柱薄壁墩、柱式墩,基桩采用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台和柱式台。

本桥位于曲线桥梁跨径按道路设计线布置,桥墩台径向布置。

瓦子坡桥上部构造采用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C50混凝土),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型截面组成,箱梁顶板宽
12.00m,底板宽6.0m,两侧翼板宽3.00m,箱梁顶板随路面横坡变化,底板水平,腹板铅垂,箱梁高度:主墩支点中心线处梁高6.0m,跨中及边墩支点处梁高2.5m,底板厚130cm,跨中厚32cm,中间按2次抛物线变化设计,顶板厚均为56cm。

腹板在靠近墩顶处为70cm,靠近跨中为50cm,主墩墩顶设置厚1.8m的中横梁,边墩墩顶设置厚1.6m的中横梁,边跨端部设置厚1.4m的端横梁。

主桥箱梁0号节段长8m,混凝土175m3,采用托架施工;两
边跨各有3.4m的现浇段,边跨合拢段根据现场情况钢管支架现浇施工,中跨合拢段为吊篮现浇,其余各跨由挂蓝悬浇施工。

0#块箱梁顶板厚90公分,底板厚100公分,腹板厚70公分,0#块重
175*2.6=453.44吨。

三、预压方案说明
由于托支架弹性,构件连接有缝隙等因素,会引起托支架下沉,因此托支架安装完成后,需加载进行预压,以确定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出弹性变形,预压方法采用钢筋堆载,按照梁段自重的20%、50%、80%、100%、120%分五次加载,压重材料采用成捆钢筋,便于吊装与运输,压重前先在底模板主要受力位置上布设观测点,并测量其标高和平面位置,压重的先后顺序按照混凝土的浇注顺序进行,先预压悬臂段边部,然后从两边向中间进行预压,每级加载完静压3小时后进行变形观测,托支架预压荷载全部加载完成后,按照6h、12h、24h观测3次,相隔24小时的预压沉降量观测平均值相差不大于3mm,认为托支架预压已达稳定,可以卸载。

荷载卸载同加载顺序相反,100%、80%、50%、20%、0%分次卸载,每次间隔两小时,卸载荷载总量,并记录卸载观测数据。

卸载后再次测量标高,根据加载前和卸载后的标高计算托支架的变形量,作为预拱度设置的依据。

四、预压方案描述
1、压重总重确定
0#段托支架承受整个浇注0#段混凝土的重量,在预压前经计算纵向长度单位横断面上荷载分布情况,钢筋堆放时要按照单位横断面荷载分布情况进行堆放,以便能真正模拟混凝土荷载,达到预压的目的,预压根据0#块特点分两悬臂端、墩柱间、墩顶部位,由于墩顶部分由墩身自身承担,墩柱间部位大部重量承受在1m的倒角上,外
侧实际悬空50cm,所以不考虑墩柱间部位的预压。

因此预压只要考虑悬臂段部分,预压荷载值的计算如下。

悬臂端预压总重量:单侧悬臂段浇注混凝土9.6m立方米,重量9.6*2.6=25吨。

预压重量=25*1.2=30吨,两侧悬臂端预压共重:30*2=60吨
2、物资配置
3、人员配置
托支架预压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组织如下:
4、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在箱梁底模上,纵桥向每侧设三个观测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在分别在两侧和梁中各设一个观测点,共12个观测点。

考察现场实际情
况后综合考虑,在墩顶搭设观测操作平台,以满足各观测点均能通视的需要。

观测点须做好测量标记,观测点平面布设示意图如下:
观测要求
加载前应先测量底模观测点数据,并做好记录,作为预压沉降观测的初始数据值。

加、卸载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跟踪测量,平均每3小时观测一次,做好沉降测量记录。

预压总重全部加载以后持荷24小时,观测应不少于三次,应记录好观测数据。

以连续24小时内沉降量不超过3mm为准,即预压试验合格。

整理原始观测数据,根据观测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比较,掌握托支架变形、变位情况,并绘制各测点的沉降走势图。

根据观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对托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度综合评估,并确定托支架的抛高值。

5、堆载布置
经计算,悬臂段范围内须堆载60t。

加载时,钢筋由靠近墩身侧底模低点沿纵桥向分别向两侧堆放,起到找平堆放区域的作用。

然后在腹板的位置纵向各布设一组方木,每组为三根并放。

方木上横向堆放钢筋,方木分配梁作用,达到堆载分布近模拟结构荷载分布的效果。

继续按计算的压重重量堆放剩余钢筋至加载结束。

五、实施控制要点
加载、卸载严格按要求对称进行。

为保证钢筋堆放安全、防止钢筋掉落,须沿钢筋堆放区域四周搭设钢管架围护。

围护须加设对拉钢管,保证围护安全可靠。

堆载时应注意保护沉降观测点,竖直方向上需留有一定空隙,以不影响观测为准。

吊装前须认真检查机械、器具,确保预压实施中使用的机械、器具安全可靠。

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支架上作业人员应佩安全带。

吊车停放地点应平整、坚实、可靠。

吊装时须安排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信号须明确,严禁违令冒进作业。

吊装工作区域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警戒,吊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起吊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防止钢筋脱钩。

夜间作业时须有充分的照明。

六、安全组织措施
托支架预压施工过程中,安全部负责对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工作,具体落实如下:
1)高空作业人员佩带安全带。

2)加载需分级加载,每级荷载稳定后开始下一级加载,加载过程两边两个托支架均匀对称进行,单个托架上下游均匀对称进行,防止倾覆。

3)分级加载过程的外观检查及测量沉降观测等工作安排在每级荷载稳定后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