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支架预压试验施工方案

高支模支架预压试验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施工总承包Ⅱ标段深圳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施工
总承包Ⅱ标段A6#楼高支模满堂架预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施工
总承包Ⅱ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0年9月
目录
A6#楼高支模满堂架预压施工方案 (2)
一、工程概况 (2)
二、预压准备工作 (2)
三、预压方案 (3)
四、沉降观测 (4)
五、注意的问题 (5)
六、卸载 (5)
七、注意事项及安全保证措施 (6)
A6#楼高支模满堂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A-6#楼观景平台为一层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为大看台,沿新东路外边坡不均匀布置,地面为原土地面或坡面,部分边坡坡度较大,长约500m,宽平均20m,为异型结构,占地面积约10000 2m,最大高度达到20米,最大梁高250×3900(仅一条梁),梁长9.5米,其余梁400×900、500×1000、500×1200、200×900、250×2500、500×1600。

板厚最小120mm,最大200mm,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框架柱为C30。

高支撑模板系统采用Φ48×3.0扣件式钢管搭设满堂家,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钢管Φ48x3.0mm,梁、板下采用钢管立杆为可调支撑顶托节点。

二、预压准备工作
1、支撑体系预压前,应对施工区域内的不良地质的分布情况初步了解。

2、支撑体系基础应设置排水措施,不得被雨水浸泡。

3、支撑体系预压前,支撑体系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体系应经验收合格。

4、预压资源投入
根据《钢管满堂支撑体系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要求,对搭设完成的支撑体系进行预压试验。

1.预压的目的
1)检测本工程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及实际变形量。

2)测量基础弹性沉降为确定底模标高提供参考资料;
3)测量支撑体系的弹性压缩,为确定底模标高提供参考资料。

2.预压区域
根据本工程现场地质及施工情况,综合考虑选取A-6#楼观景平台高支模区域受力最不利位置进行预压实验,选择下列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预压,该处梁高1200mm,板厚为150mm,基础采用砖胎膜分级放坡。

3.观测点的布置
支撑体系预压前,须布置沉降观测点,可在梁底下部钢管上设置半圆球型钢筋头。

整个堆载区域梁下支撑体系上下各设置6个观测点,共计12个观测点,板下支撑体系上下各设置6个观测点,共计12个观测点,总计24个观测点。

4.加载
(1)梁荷载
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钢筋)自重荷载:N1=17.36 KN/㎡
施工荷载:N2=0.7 KN/㎡
(1)板荷载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计算宽度板厚系数设计值
m× 1.0 × 1.2 = 0.36 kN/m
①底模自重 0.30 kN/2
m× 1.0 × 0.20 × 1.2 = 5.76 kN/m
②砼自重 24.00 kN/3
m× 1.0 × 0.20 × 1.2 = 0.26 kN/m
③钢筋荷载 1.10 kN/2
m× 1.0 × 1.4 = 3.50 kN/m
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0 kN/2
(2)加载顺序
梁采用钢筋加载的方法,板采用沙袋加载的办法,每次按预压荷载的60%、80%、100%、110%加载。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每隔3h对支撑体系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

当支撑体系监测点3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 时,进行下级加载。

四、沉降观测
1)预压监测宜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水准仪应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
使用。

2)预压荷载施加前,应监测并记录支撑体系顶部和底部监测点的初
始标高。

3)每级荷载施加完成时,应监测各监测点标高并计算沉降量。

4)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每间隔2h应监测一次并记录各监测点
标高。

5)卸载6h后,监测各监测点标高,并计算支撑体系各监测点的弹性
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

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沙袋法预压,沙袋称量要准确,要设专人记录,沙袋应做好
防水工作。

2)派专人观察支架变法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补救。

3)分级加载,加载的顺序接近混凝土浇筑顺序,不能顺意堆放。

4)通过第一施工段预压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作为一个参数直接运
用。

5)预压工程中,必须随时观测地基、支架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安全。

六、卸载
卸载前必须对支撑体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并仔细检查现场支撑体系下面的基础是否出现异常现象,检查钢管支撑体系本身有无明显的变形等异常情况,检查底模下的木楔块的压缩情况是否正常。

全部检查结束后未发现异常情况时方能做下一道工序的准备工作。

预压荷载采用对称、均衡、同步一次性卸载。

七、注意事项及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时,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作业班组要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3、加载前要仔细检查地基基础上的立杆垫木情况,保证钢管的均匀受力状态。

4、起重设备要专人指挥和专业司机操作,施工中要避免双重作业。

5、堆码钢筋、沙袋时一定要注意不得出现局部超载压重,卸载时要注意分层卸荷,不得出现局部集中卸载的情况,以免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