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特别提醒】 (1)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 运动特点分析、力做功情况分析是选择解题规 律的关键. • (2)选择解题的方法是优先从功能关系角度考 虑,应用功能关系列式简单、方便,不易出 错.
如下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电势差为U,一电子 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O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 到达A点,然后返回,|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 1.受力分析:仍按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方法分 析,只是多了—个电场力而已,如果带电粒子 在匀强电场中,则电场力为恒力(qE),若在非 匀强电场中,电场力为变力. • 2.运动状态分析 • 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 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 加(减)速直线运动
1 A.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 2 B.使 M、N 间电压加倍 C.使 M、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1 D.使初速度和 M、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 2
解析:
由题意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减速运动,
1 在粒子恰好能到达N板时,由动能定理可得qU=0- mv02. 2 要使粒子到达两极板中间后返回,设此时两极板间电压为 U1 1 U1,粒子的初速度为v1,则由动能定理可得q =0- mv12. 2 2 v12 U1 联立两方程得 = 2 ,可见,选项B、D均符合等式的要 2U v0 求,B、D正确.
• 答案: BD
• 【反思总结】 该电场为非匀强电场,带电粒 子在AB间的运动为变加速运动,不可能通过 求加速度的途径解出该题,但注意到电场力做 功W=qU这一关系对匀强电场和非匀强电场都 适用,因此从能量的观点入手,用动能定理来 求解该题是非常简单的.
• 【跟踪发散】 1-1:在匀强电场中,同 一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有两个带电粒 子先后由静止从A点出发并通过B点.若两 粒子的质量之比为2∶1,电荷量之比为 4∶1,忽略它们所受的重力,则它们由A点 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
• 3.示波管工作时,当水平和竖直偏转电极都 加上电压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怎样的图象? • 提示: 通常情况下,在竖直偏转电极上加上 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在水平偏转电极上加上扫 描电压,如果二者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 会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 ◎ 教材资料分析 • 〔思考与讨论〕 • 上述问题中,两块金属板是平行的,两板间电场是匀强电 场.如果两极板是其他形状,中间的电场不再均匀,上面 的结果是否仍然适用?为什么?
edh A. U eU C. dh
B.edUh eUh D. d
• 解析:
• 答案: D
2.证明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就好像是从极板间 l 处沿直线射出似的? 2
如图所示,粒子射出电场
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
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 O点与电场边缘的距离为x,
y 则:tan θ=x ql2U 2mv02d l y 则 x= = qlU = tan θ 2 mv02d 由此可知,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就好像是从极板 间的 l/2 处沿直线射出似的.
方法2根据(类)平抛运动的规律,电子射出电场时,速 l 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v0方向的交点在 处.根据比例关 2 l L+ 2L+l U2l2L+l 2 OP 系: y = l ,所以OP= l y= 4dU1 2
• 3.偏转运动的分析处理方法(用类似平抛运动的分析 方法):即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分析处理,一 般分解为: • (1)沿初速度方向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 • (2)沿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如下图所示,沿初速度方向为 匀速直线 运动,由 x=l=v0t,可以确定时间.
• 三、示波管原理 • 1.构造 •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外部是一个抽成真空的 玻璃壳,内部主要由 电子 (发射电子的灯丝、加 速电极组成)、 枪 偏转电极 (由一对X偏转电极板和一对Y偏转电极 板组成)和 荧光屏 组成,如下图所示.
(7)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 1 2 1 qU2 L2m L2U2 y= at = · · = . 2 2 md 2qU1 4dU1 (8)离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φ的正切值 vy LU2 tan φ= = . v0 2dU1
• 【特别提醒】 (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经 过一电场的加速和另一电场的偏转后,带电粒 子在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偏移的距离和带电粒 子的m、q无关,只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 场,且侧移距离y是分析粒子能否飞出偏转电 场的关键条件. • (2)初速度为零的电性相同的不同带电粒子经 过一电场的加速和另一电场的偏转后,带电粒 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角和带电粒子的m、q无关, 只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即它们在电场 中的偏转角总相同.
•
如下图所示,在xOy平面上第Ⅰ象限内 有平行于y轴的有界匀强电场,方向如图.y 轴上一点P的坐标为(0,y0),有一电子以垂 A.(0,y0) 直于y轴的初速度v0从P点垂直射入电场中, xA 当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时,电子从A点射出, B. 3 ,y0 A点坐标为(xA,0),则A点速度vA的反向延长 1 线与速度v0的延长线交点坐标为( ) C.2xA,y0
点拨: 如果两极板间不是匀强电场,上面的结果仍然适
用.因为公式 W=qU 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也适用于非匀强电 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的电势差有 1 2 关,所以 qU= mv 可以在任何静电场中适用. 2
• 〔思考与讨论〕 • 如果在电极XX′之间不加电压,但在YY′之间加不变的电压,使 Y的电势比Y′高„„ • 点拨: 1.电子束受电场力的方向指向Y板,电子打在荧光屏 Y轴的正半轴(上半轴)上的某点. • 电子束受电场力的方向指向X板,电子打在荧光屏X轴的正半 轴(右半轴)上的某点. • 2.当电压变化很快时,亮斑移动很快,由于视觉暂留和荧光 屏物质的残光特性,亮斑的移动看起来就成为一条与y轴重合 的亮线.
D.(xA,y0)
• 解析:如右图所示,
vA 的反向延长线与速度 v0 的延长线交于 B 点,由几何 xA 关系可知,yB=y0,xB= .故选项 C 正确. 2
答案:
C
• 3.不同的带电粒子是从静止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加速, 然后再进入偏转电场,其偏转情况如何? • 如图所示,离子发生器发射出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 为q的离子,从静止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获得速度 v0,并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两平行板中央,受偏 转电压U2作用后,以速度v离开电场,已知平行板长 为L,两板间的距离为d,则:
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 是h,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2,板长为L.为了提 h 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 ),可采用的 U2 方法是(
• • • •
)
A.增大两板间的电势差U2 B.尽可能使板长L短些 C.尽可能使板间距离d小一些 D.使加速电压U1升高一些
•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有哪些规律
• 提示:
(1)质量分别为m1 和m2 ,电荷量分别为q1 和q2 的带电
粒子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同一偏转电场后,偏转量之比为 1∶1. • (2)质量分别为m1 和m2 ,电荷量分别为q1 和q2 的带电粒子以同 一速度经过同一偏转电场后,偏转量之比为q1m2∶q2m1.
• 1.带电粒子的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处理方法 • 可以从动力学和功能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比较如下: 两个角度 内容
动力学角度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 速直线运动公式 匀强电场,电场力是恒力
功能关系角度
涉及知识
选择条件
功的公式及动能定理
可以是匀强电场,也可以是 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可以是 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 3.看到的图形是一条与y轴平行的亮线.若 XX′之间的电压是“X正、X′负”,则亮线在 Ⅰ、Ⅳ象限.若XX′之间的电压是“X负、X′ 正”,则亮线在Ⅱ、Ⅲ象限. • 4.作图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M、N 是真空中的两块平行金属 板,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 v0 由小孔进入电场,当 M、N 间电压为 U 时,粒 子恰好能达到 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到达 1 M、N 板间距的 后返回,下列措施中能满足要求 2 的是(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
• (3)质量分别为m1 和m2 ,电荷量分别为q1 和q2 的带电粒子以同
一动能经过同一偏转电场后,偏转量之比为q1∶q2. • (4)带电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末速度与初速度之间的夹 角φ(偏向角)的正切值为tan φ,带电粒子位移与初速度之间的 夹角α的正切值为tan α,二者的关系为tan φ=2tan α.
(1)v0的大小 不管加速电场是不是匀强电场,W=qU都适用,所以 1 由动能定理得qU1= mv02,v0= 2 2qU1 m .
(2)离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t 由于偏转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离子的运动类似平抛运 动.即:水平方向为速度为 v0 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初 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离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L t= =L v0 m . 2qU1
(3)离子在偏转电场中受到电场力F U2 qU2 E= d ,F=qE= d . (4)离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 F qU2 a=m= md . (5)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qU2 vy=at= md · L m LU2 = d 2qU1 q 2mU1
(6)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 v= v02+vy2= 4qd2U12+qL2U22 . 2md2U1
A.1∶ 2 C.1∶2 B. 2∶1 D.2∶1
解析:
设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AB间距离为s,带电 2s a=
qE 1 2 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则a= m ,s= at ,t= 2 2ms t1 qE ,则t2= m1q2 = m2q1 2 1 1 × = . 1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