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概论
总体比较来说,普通音乐教育目标与 专业音乐教育目标二者为一,共同促进整 个人类社会精神的发展进步。
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自学与面授相结合
3、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
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
即“遗传素质”, 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 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
2、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讨论)
1)主体效应 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最佳方式、 有效手段 2)协同效应 辅德、益智、健体 3)文化效应 传递、选择、改造、创新音乐文化
3、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1)纵向——学生个人发展 A. 音乐学习目标(本体目标):即音乐学习的基本任 务,培养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等能力 B .美育目标(终极目标):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 尚完美的人 (2)横向——社会文化发展 文化传承目标(社会目标):民族音乐教育 特点:面向每一位学生
三、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
1、什么是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 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对人的知识技能、 思想情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等实施全面的教育; 以教育为主要活动形式,实现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 展。
学校音乐教育:按照国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 有目的的进行教育活动。它隶属于美育范畴,是国 家教育方针、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 音乐教育概论
一、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音乐教育学 (1)新兴、边缘学科 (2)交叉、分支学科 (3)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整体规律 2、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的区别 (1)音乐教育:整体特征、一般规律(广义) (2)音乐教学:具体经验、领域较窄(狭义)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音乐教育 (家庭音乐教育、社区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
专业音乐教育 (幼师、中师、高师、音乐学院等) 学校音乐教育 普通音乐教育 (学前、基础、高等成人等)
二、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范围、领域、体系)
1、音乐教育哲学(原理、概论) 2、音乐教育简史(纵向研究) 3、比较音乐教育学(横向研究) 4、音乐教育心理学(主体研究) 5、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研究) 6、音乐教学论(方法研究) 7、音乐教育社会论 8、幼儿音乐教育学 9、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10、社会与家庭音乐教育
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 “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
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
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 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 等。”
普通音乐教育目标与专业音乐教育目标 的区别:
普通音乐教育: 对象:整个社会、全体学生 方式:激发、吸引、 集体授课 专业音乐教育: 对象:少数音乐人才 方式:淘汰、选择、 个别授课
目标:提高每个公民的音乐 审美修养,属素质教育
目标:培养职业音乐人才的 专业技能(表演、创作 等),属专门教育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标: 在普通学校中,任何一个学生,无论 他多么缺乏音乐天赋,无论他是否五音不 全,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 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
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
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