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的分析

信息系统的分析


关系的性质:
1、在任一列上,数据项应该属于同一个属性; 2、表中的所有的行都是不相同的,即不允许
有重复的组项出现; 3、行的顺序无关紧要; 4、在一个表中,每一列有不同的名称,并且
列的顺序也无关紧要。
以 “学生情况登记表”为例的关系规范化处理过程
非规范的“学生情况登记表”
性 政治 姓名 别 面貌
第二规范化形式转换为第三规范化形式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学生所在系 系所在地点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学生所在系
*学生所在系 系所在地点
教学管理系统总体方案中的主题数据库方案:
主题数据库标识
DB_ClassRoom DB_Teacher DB_Student DB_Grad DB_Stat DB_Course DB_TeachTask DB_ClassTable
出生年月
籍贯
……
社会关系 与本人关系 姓名 工作单位
张力 男 团员 张力 男 团员 张力 男 团员
1970/10/09 1970/10/09 1970/10/09
广东 广东 广东
…… …… ……
父亲 母亲
张样 王蓝
北京 北京
本人简历
起始至终止年月 所在单位
1976/09—1982/08 1982/09—1988/08 1988/09— 至今
DB_Grad DB_Stat
DB_Course DB_TeachTask DB_ClassTable
学生成绩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
课程管理数据库 教师任课数据库 课表数据库
数据库表标识
DB_ClassRoom_base
DB_Teacher_base DB_Student_base DB_Student_encourage DB_Student_punish DB_Student_update DB_Student_after DB_Grade_base DB_Grade_makeup DB_Stat_task DB_Stat_class DB_Stat_update DB_Course_base DB_TeachTask_base
*学生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第三规范化形式 :
设有一关系如下:
学生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籍贯
学生所在系 系所在地点
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 :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性别 学生学号→出生年月 学生学号→籍贯 学生学号→政治面貌 学生学号→学生所在系 学生学号→系所在地点
学生所在系→系所在地点
学生选课
教务 处 学生
5
排课
课表
教师
教务


院系
4
教室设施 管理
教室信息
“学籍处理”业务的详细调查
对“学籍处理”业务的详细调查,可以了解到其业务 处理有:转专业、休复学、退学。学生的转专业、休 复学、退学(指自动退学)都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 系教学办公室审查初步同意后,报教务处教务科进行 复核,最后报请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教务科负责执行, 相应的执行结果要记入学生情况档案。每学期期末教 师将学生成绩单送交各系院后,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将 学生成绩存档,在新学期的开学初期,各系、院要根 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学籍处理,并报教务科审批实 施。另外每年各教学办公室还要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 业资格审查,确定其毕业资格有三种类型:拥有毕业 证书和学位证书、仅拥有毕业证书、仅拥有结业证书, 然后报教务科复审上报,再将证书下发学生,相应的 结果也要载入学生情况档案。
小学 中学 大学
证明人
数据的依赖关系:
学生姓名→性别;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学生姓名→籍贯;学生姓 名→政治面貌;
学生姓名、与本人关系→姓名;学生姓名、与本人关系→工作单位;
学生姓名、起始至终止年月→所在单位;学生姓名、起始至终止年 月→证明人
非规范化关系转换为第一规范化形式
——(A)转换为(B)、(C)两种方案
*学 生 学 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社会关系 *与 本 人 关 系 姓名 工作单位
本人简历 *起 始 至 终 止 年 月 所在单位 证明人
( A)
*学 生 学 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与本人关系 1 姓名 1 工作单位 1 与本人关系 2 姓名 2 工作单位 2 起始至终止年月1 所在单位 1 证明人 1 起始至终止年月2 所在单位 2 证明人 2
DB_ClassTable_base
数据库表名称
教室基本信息表
教师基本信息表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生奖励信息表 学生处分信息表 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表 学生课外活动信息表 学生成绩表 学生补考或重修成绩表 教师开课统计表 按班级统计信息表 按班级统计异动信息表 课程信息表
教师任课信息表
课表
为每一个关系表定义数据结构

招生
办公
院系


院系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


1.1
1.2
1.3
处 理
学生登记表
核实学生 基本信息
核实后的学生 登记表
建立各院 系学生档

建立学生 档案

教务


1.4
1.5
1.6
务 过
学生
学籍变动申请
初步审查 学籍变动
申请
初审后的学籍 变动申请
审查学籍 变动申请
审查后的学籍 变动申请
审批


院系


主题数据库名称
教室数据库 教师数据库 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 学生成绩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 课程管理数据库 教师任课数据库 课表数据库
对每个主题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处理
——数据一览表
主题数据库标识
DB_ClassRoom DB_Teacher DB_Student
主题数据库名称
教室数据库 教师数据库 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
对教学管理职能域进行调查形成的二级业务流程图
1
学生
学生登记表
学籍处理
教务 处
学生档案
教师任课
校 领导 8
统计报表 处理
统计报表
上级 主管 部门
招生 办公

各 院系
教务 处
各 院系
学生成绩
7
6
2
专业 教学 秘书
教学计划
制订 教学计划
3Hale Waihona Puke 人事教师信息表教师基本

信息管理
教学计划 教师任课
教师信息
成绩管理
( B)
*学 生 学 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学生基本信息 表)
*学 生 学 号 *与 本 人 关 系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生社会关系 表) *学 生 学 号 *起 始 至 终 止 年 月 所在单位 证明人 (学生本人简历 表)
( C)
第二规范化形式:
设有一关系如下:
学生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最后要对各项业务活动和数据载体的名称进行审查,确 认名称定义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不能存在同名异义或同 义异名的现象。
3.2.2 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目前主要采用关系模型来描述 关系是一张二维表,表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
(Tupple),是某个实体或实体之间联系中的 一个具体值,通常称为一条“记录”。每一列 叫做一个属性(Attribute),通常称为“数据 元素”或“数据项”,每一个元组必须用关键 字(Key)来唯一识别元组。
学籍变动通知
学籍处理

“制订教学计划”业务的详细调查
“制订教学计划”业务过程的详细处理是:首先由各 专业教学委员会制订教学计划,各专业的教学秘书将 整理后的教学计划交给院系教学办公室进行汇总、审 核,然后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将各专业教学执行计 划汇总后召开全校教学秘书及院系教务人员协调会, 最终确定本年度的教学计划,并下发各院系。各院系 将教学计划下发给教研室主任安排教学任务,教研室 主任将教学任务安排结果汇总成教师任课表报院系, 各院系再将汇总后的教师任课表报教务处。
其次要检查业务流程图的一致性,即在高层流程图中出 现的各类报表、单证、数据存储等数据载体一定要在低 层的业务流程图中反映出来,相应地表示业务处理单位 或部门或人的业务处理的参与者、完成者也要在低层的 业务流程图中反映出来。
再次要检查低层业务流程图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业务活动, 它没有输入的数据载体或处理完毕不产生输出的数据载 体。如果存在则要仔细调查各项业务活动是确实没有输 入或没有输出的数据载体,还是将某些数据载体遗忘。
对“制订教学计划”业务过程进行详细调查形成的三级业务流程图
专业
教学
院系
秘书
2.1
2.2
院系
专业 教学 秘书
专业教学计划
汇总 审核 教学计划
汇总后的院系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协调会
教学计划
教研

主任
院系
教务 处
教学计划
2.3
2.4
教研 室
教师任课表
汇总 教师任课
汇总后的教师 任课表
汇总全校 教师
主任

第三章 信息系统分析
主要内容:系统分析的任务是针对每一个子系 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制定出每个子系统的 逻辑结构。本章结合教学管理系统介绍信息系 统分析方法。
3.1 信息系统分析概述
3.1.1 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 详细了解每一个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的工作流
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 求,然后运用各类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 法和开发技术确定出系统应具有的逻辑功能, 再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形成这个系统的逻 辑方案,这个方案不但要能够充分反映用户的 信息需求并和用户取得一致的意见,而且要能 够使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由此设计、开发出一 个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