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汁稳定剂选择初探
将沙棘果汁产品在常温下放置,按有关标准 进行检验,各种指标符合企业标准后,再贴标签 即是成品。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原胶作为稳定剂的不同使用量及结果(见表 1)
表 1 黄原胶对沙棘果汁稳定性的影响
黄原胶 添加量(%)
静置 7d
稳定效果 静置 30d
上层有少量的清液、 严重分层、
0.1
瓶底部有微量沉淀
果实破碎和压榨过程采用果胶酶(PME)或商业 上常用的水解酶进行处理,以提高果实的出汁率[3]。 2.3.6 榨汁
果实破碎酶解后,利用榨汁机使果肉中的汁 液完全分离出来。压榨沙棘汁一般采用螺旋式榨 汁机,带枝条沙棘果宜采用双螺旋榨汁机。榨汁 时应调整螺旋间隙,要求工艺过程短,以减轻对 果汁色香味的损害,最大限度地防止空气混入。 2.3.7 粗滤
沉淀
无分层、
无分层、
0.2
无沉淀
无沉淀
上部稍微分层、 严重分层、
0.3
瓶底部有微量沉淀
沉淀
静置 120d
无分层、 无沉淀
-
从表 1 可以发现,黄原胶作为沙棘果汁稳定 剂时,当添加量为 0.1%时即可起到一定的稳定作 用,静止 7d 后沙棘饮料上层有少量的清液析出, 瓶底部出现少量的絮状沉淀,30d 后再观察,发现 出现严重分层、沉淀现象,瓶中物质呈絮状悬浮, 上层清液析出较多;当黄原胶的添加量为 0.2%时, 稳定效果较好,静止观察 120d 后,仍无任何悬浮 物和沉淀物,饮料均匀一体,外观形态非常好; 当添加了 0.3%的黄原胶时,稳定效果和 0.1%的添 加量基本相同,静止 30d 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层、 沉淀现象。
表 3 单甘酯对沙棘果汁稳定性的影响
多,并且有大量的絮状物质出现;当单甘酯的添 加量为 0.2%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静止 7d 后沙棘饮料上层有少量的清液析出,瓶底部出现 少量的絮状沉淀,30d 后再观察,发现分层、沉淀 严重,上层清液析出较多,瓶中出现絮状悬浮物 质。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和单甘酯的稳定效果均不理想,可能是 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由于对作用环境的 酸度较为严格,并且对热不稳定,因此稳定效果 不好;而单甘酯由于其特殊的乳化性质,不适合 于沙棘汁的稳定。由此,最终确定沙棘汁的最佳 稳定剂为黄原胶,添加量为 0.2%。
均质与脱气是生产混浊果汁所必需的工艺, 均质采用高压均 质机,将料 液预热至 40~50℃ 左 右,在 25MPa 压力下均质处理,使果汁中的细小 颗粒进一步破碎至微粒状态,果肉粒子大小均匀 且稳定悬浮。 2.3.11 脱气
脱气采用真空脱气机。将经过均质机处理好 的果汁打入真空脱气罐,在 75~80kPa 真空度下进 行脱气,排除果汁中的空气,提高混浊果汁的稳 定性。 2.3.12 杀菌
[1] 高海生. 软饮料工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2~ 114. [2] 周张章,周才琼,阚健全. 沙棘的化学成分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12(2):15~18. [3] 谢春阳,王治同. 沙棘复合果汁加工工艺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04,29(2):55~57. [4] 张佛民. 沙棘果汁澄清方法简述[J]. 沙棘,1997,10(3):24~25. [5] 文连奎,韩光明,谢春阳,等. 沙棘无糖保健饮料研制及保健作 用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01,22(3):69~70.
果实要求达到九成熟,呈金黄色或黄色,剔 除腐烂、病虫果,注意不要损坏果皮。
[收稿日期] 2010-08-12 [作者简介] 韩冬屏(1970-),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讲师。研究方向:饮料教学及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李国庆(1970-),男,汉族,籍贯:内蒙古突泉县,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饮料与营养教学软料及教学及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2011
年 第
14
卷 第
1
期
19
饮料工业
试验报告与理论研究
3.2 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的不同使用量及 结果(见表 2)
表 2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沙棘果汁稳定性的影响
CMC-Na 添加量(%)
0.1
0.2
0.3
稳定效果
静置 7d
静置 30d
有分层、 -
严重沉淀
上部稍微分层、 瓶底部有少量沉淀
严重分层、 沉淀
A preliminary studyon selection of stabilizers for sea buckthorn juice
2011
年 第
14
卷 第
1
期
20
HAN Dong-ping1, LI Guo-qing2 (1 Xing’an League Technical School,Wulanhot 137400,Inner Mongolia,China;
上层清夜析出较多、 严重分层、
和底部有少量沉淀
沉淀
静置 120d -
从表 2 可以发现,CMC-Na 作为沙棘果汁稳定 剂时,当添加量为 0.1%时,稳定效果非常不好, 静止 7d 就出现分层,上层有清液析出,并且有出 现严重的沉淀;当 CMC-Na 的添加量为 0.2%时能 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静止 7d 后沙棘饮料上层 有少量的清液析出,瓶底部出现少量的絮状沉淀, 30d 后再观察,发现分层、沉淀严重,上层清液析 出较多,瓶中出现絮状悬浮物质;当 CMC-Na 的 添加量为 0.3%时,静止 7d 观察上层清液析出较 多,瓶底部沉淀量较大,30d 后出现了严重的分层 和沉淀。 3.3 单甘酯作为乳化剂的不同使用量及结果(见表 3)
4 结论
通过对产品静止贮藏观察,确定了沙棘果汁 饮料的最佳乳化稳定剂为黄原胶,添加量为 0.2%。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单甘酯的稳定效果均 不理想,可能是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由 于对热不稳定,并且对作用环境的酸度较为严格, 因此稳定效果不好;而单甘酯由于其特殊的乳化 性质,不适合于沙棘汁的稳定。
饮料工业
试验报告与理论研究
沙棘果汁稳定剂选择初探
韩冬屏 1,李国庆 2 (1 兴安盟技工学校,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2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年 第
14
卷 第
1
期
18
摘要:目的:选择合适的沙刺果汁稳定剂,以保持沙棘果汁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沙棘果汁稳定剂的选用进 行了探讨。结果:沙棘果汁饮料的最佳乳化稳定剂为黄原胶,添加量为 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单甘酯的稳 定效果均不理想。结论: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关键词:沙棘汁;稳定剂;选择 中图分类号:TS27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7871.2011.01.003
高温短时杀菌采用温度 125℃,杀菌时间 15s,
90℃下热灌装的杀菌工艺。 2.3.13 灌装封口
将所需玻璃瓶和 PET 耐热瓶及瓶盖预先清洗 消毒。灌装顶隙为 5~8mm,灌装料液温度 80℃以 上,灌装后立即封口。 2.3.14 杀菌冷却
玻璃瓶采用 水溶式杀菌 ,杀菌温度为 80℃ , 时间为 20min;PET 耐热瓶采用倒瓶杀盖的杀菌方 法。冷却采用分段快速冷却,将冷水分 3~4 阶段 温差进行喷淋冷却,依次使温度下降,最终冷却 至室温。 2.3.15 检验、贴标及成品
2 Xing’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Wulanhot 137400,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elect suitable stabilizers to keep the stability of sea buckthorn juice. [Method]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election of stabilizers for sea buckthorn juice. [Results] The optimum emulsion stabilizer for sea buckthorn juice was xanthan gum,with a dosage of 0.2%,while CMC-Na and monoglyceride could not stabilize the juice well. [Conclusion] The process is simple,feasible and low-cost with good prospects for market development. Key words:sea buckthorn juice;stabilizer;selection CLC No.:TS275.4 Document code:A doi:10.3969/j.issn.1007-7871.2011.01.003
2011
试验报告与理论研究
饮料工业
2.3.2 清洗 采用浸洗和喷淋相结合的方法。浸泡冲洗时,
要用流动清水反复浸洗,去除叶、枝等杂质。喷 淋时,水管表压不应超过 0.3MPa,以防损坏果皮。 2.3.3 破碎
采用辊式破碎机,压破果皮而不压破种子。 2.3.4 热处理
为防止褐变,钝化酶的活力,使果肉软化、 果胶质水解、促使色素充分溶出,同时降低汁液 粘度,必须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方法是加热至 60~ 70℃,保温 15min。 2.3.5 酶解榨汁
参考文献
单甘酯 添加量(%)
静置 7d
稳定效果 静置 30d
0.1
严重分层、沉淀
-
0.2
上层清夜析出较多, 严重分层、
瓶底部有少量沉淀
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