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
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083203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发扬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方向
1、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
2、果蔬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
3、现代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
4、天然产物分离提取与功能食品
5、乳品加工技术及乳品功能性成分的开发
6、肉制品贮藏保鲜理论与技术
7、肉制品加工技术、蛋类制品加工理论与技术
8、生物能源利用技术
(二)农产品加工工程方向
1、农产品干燥技术
2、农产品加工工程与设备
3、饲料加工工程
三、培养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7年。

学生入学后在指导老师德指导下边学习边开展科研工作,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达到发表科技论文的要求,可以申请论文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准予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全日制的培养方式。

2、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其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3、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博士生导师担任。

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在博士生导师主持下,由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具有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

要因材施教,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本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3学分,其中博士课程学分总数不低于10学分,不包括专业外语、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交流、实践教育等必修环节和第二外语。

课程学习应结合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特点,注意知识结构的连续性。

一般第一学年不得选修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资格考试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与普通博士生相同。

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六级者可免修免考硕士生英语,申请并通过硕士生英语过关考试者可免修硕士生英语,考试通过后方可选修博士生英语课程;其他人员需先选修硕士生外语课程,通过后再选修博士生外语课程;硕士生英语不计入总学分。

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做第二外语,第二外语考试通过计4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不具体设课,要求在资格考试前完成,考试成绩合格计2学分。

(一)、学位课
1、第一外国语学分
2、自然辩证法学分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分
4、食品化学专题学分
5、食品微生物学专题学分
6、食品保藏技术研究进展学分
7、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综合实验学分
8、实验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学分
9、食品科学与工程semina(博) 学分
10、第一外国语(博) 学分
11、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博) 学分
12、食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博) 学分(二)、选修课
化学类:
1、食品添加剂专题学分
2、食品风味专题学分
3、天然产物化学与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学分
4、葡萄酒化学进展学分
生物类:
1、酶雪与酶工程专题学分
2、基因工程专题学分
3、发酵工程专题学分
4、高级葡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分
5、果蔬采后生理研究进展学分
加工类:
1、肉品科学专题学分
2、乳品科学专题学分
3、水产品加工专题学分
4、果蔬加工专题学分
5、粮油加工专题学分
6、大豆加工专题学分
7、植物蛋白研究进展学分
工程类:
1、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1学分
2、食品加工研究进展 1学分
3、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 1学分
4、传热与传质 1学分
5、食品信息技术 1学分
分析类:
1、现代食品分析技术 1学分
2、活性酶蛋白凝胶电泳技术 1学分
3、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卫生类:
1、分子毒理学 1学分
2、医学统计学 1学分
综合类
1、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博)学分
2、营养科学研究进展(博)学分
3、食品安全研究进展(博)学分
4、食品质量管理(博)学分
5、二外(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 学分
6、其它课程(根据学校课程规划在本院导师指导下选修)
(三)跨专业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跨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70分及格,不计入总学分中。

(四)必修环节(不计入总学分)
1、实践教育学分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分
3、学术交流学分
4、专业外语学分
5、综合考试(详见培养环节)学分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学习计划应在入学一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一般于第四学期初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阐述选题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预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计划等。

广泛听取意见,并由指导教师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连同报告材料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存档。

3、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与资格考试:硕博连读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与资格考核一般在第五学期初进行。

综合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

考试内容除应覆盖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涉及2~3个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考查该生的知识面及分析能力。

综合考试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资格考试具体工作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暂行规定》执行。

资格考试通过者,可进入论文阶段;不通过者,由考试小组提出意见,按照硕士生对待或中止学习,经所在学院主管院长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4、论文中期进展研究报告。

为使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专业教师的集体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专业教师做科研报告。

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博连读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进展研究报告后,由硕博连读研究生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进展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5、实践教育:硕博连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活动。

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要求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1、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进步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硕博连读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3年。

3、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的原则;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应是博士生独立完成,体现作者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作者单位为本校)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2篇被SCI等四大检索系统收录。

5、提交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其内容或数据只能一次性用于学位论文申请,并出具保证书;与合作者共同发表的文章要征求对方同意,对方出具承诺函同意放弃该文章申请学位的使用权。

6、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组织论文送审和答辩,论文评审和答辩要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相关主题